水利水电工程

单选题某水闸底板混凝土采用平浇法施工,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m2,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则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 )m3/h。A 64B 70.4C 320D 352

题目
单选题
某水闸底板混凝土采用平浇法施工,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m2,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则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 )m3/h。
A

64

B

70.4

C

320

D

352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水闸底板混凝土采用平浇法,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m2,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则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 )m3/h

A.64
B.70.4
C.320
D.352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临时设施。浇筑生产不均匀系数一般为1.1~1.2,计算式为(1.1~1.2)×400×0.4/(3-0.5)=70.4~76.8。

第2题:

(2011年)某水闸底板混凝土采用平浇法施工,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则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 )m3/h。

A.64
B.70.4
C.320
D.352

答案:B
解析:

第3题:

高温季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采用的温控措施有( )。

A、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口的温度;

B、缩短运输及卸料时间

C、采用喷雾方式降低浇筑仓面温度

D、混凝土拌合时,增加冰片量

E、采用台阶式浇筑法,降低浇筑块快厚度


答案:A,B

第4题:

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时,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 )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A.初凝前
B.初凝后
C.终凝前
D.终凝后

答案:A
解析: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第5题:

某现浇混凝土施工段,在已批准该施工段的施工方案中,混凝土运输时间为2h,连续浇筑时间为24h,浇筑面间歇时间为3h,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h,终凝时间为8h。则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 )。

A.6h
B.8h
C.9h
D.24h

答案:A
解析: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偏差的要求,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以保持计量准确。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当遇雨天施工或其他原因致使含水率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以便及时调整用水量和骨料用量,使其符合设计配合比的要求。混凝土的制备、运输、灌注全部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即6h。

第6题:

关于底板混凝土浇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池底板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 合比应符合设计与有关规范要求
B. 底板混凝土的坍落度。采用吊 斗浇筑机械振捣时,在浇筑地点混凝土 的坍落度宜选用50?70mm。采用掺外加 剂的泵送混凝土时,其坍落度不宜大 于 150mm
C.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尽量 减少间隔时间
D. 对底板混凝土的浇筑,要根据 底板厚度和混凝土的供应与浇筑能力来确定浇筑宽度和分层厚度,以保证间隔时间不超过 初凝时间的要求
E. 池壁八字吊模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应在底板平面混凝土浇筑30min后进行,防止 八字腋角部分的混凝土由吊模下部底板面压出后造成蜂窝麻面,为保证池壁腋角部分的混 凝土密实,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压实混凝土表面,同时对八字吊模的根部混 凝土表面整平


答案:A,B,C,D,E
解析:

第7题:

某水利枢纽由混凝土重力坝、引水隧洞和电站厂房等建筑物组成,最大坝高123m,水库总库容2x108m3,电站装机容量240MW。本工程在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二:施工单位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先按高峰月浇筑强度初步确定了混凝土生产系统规模,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m2,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 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同时又按平层浇筑法计算公式Qh≧Kh*S*D/(t1-t2)复核了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小时生产能力。
问题:指出事件二Qh 的计算公式中Kh、S、D、t1、t2 的含义,并计算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多少?


答案:
解析:
Kh—小时不均匀系数;S—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D—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分层厚度;t1—混凝土初凝时间;t2—混凝土出机后到浇筑入仓的时间。混凝土初凝条件校核小时生产能力(平浇法施工)计算公式:
Qh =1.lSD/(t1-t2)=1.1*400*0.4/(3-0.5)=70.4m3/h。

第8题:

请教:2011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命题权威试卷9第1大题第14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4 题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按平浇法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8000m3/月,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4,每月工作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为200mz,浇筑分层厚度为0.25m,所用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h,终凝时间为8h,混凝土熟料从出机到人仓经历0.1h,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实际小时生产能力需达到(  )m3/h。

 


正确答案:D

第9题: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 )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A.初凝之后
B.终凝之前
C.初凝之前
D.终凝之后

答案:C
解析: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t。

第10题:

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整体分层浇筑时,层间最长的间歇时间为( )。

A.不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
B.不小于混凝土初凝时间;
C.不大于混凝土终凝时间
D.不小于混凝土终凝时间

答案:A
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宜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连续浇筑时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