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新闻传播有哪些途径?

题目
问答题
新闻传播有哪些途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虚假失实新闻的传播途径包括()。

  • A、人际传播
  • B、组织传播
  • C、群体传播
  • D、大众传播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我国新闻传播法制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1)新闻传播事业的行政管理
(2)特殊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
(3)广告的发布
(4)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
(5)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
(6)新闻传播与公民权益

第3题:

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

A、性传播

B、血液传播

C、虫媒传播

D、母婴传播

正确


答案是:ABD

第4题:

新闻传播有哪些途径?


正确答案: 新闻事实,可以通过三条途径传到受众:
一是通过新闻机构——即通过大众传播工具;
二是听别人告诉——即通过群体传播和亲身传播;
三是自己亲自经历或亲眼目睹。

第5题:

鼠疫传播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媒介传播,跳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
②直接接触传播,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
③飞沫传播。

第6题:

新闻传播失实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1)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把正在进行说成已经完成,庄稼还在地里,就报道增产几成了
(2)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用不真实、不准确的只言片语代替确凿的事实,表扬好就一切都好,批评坏就一切都坏
(3)强扭角度,似是而非:把表面的、毫无联系的事情捏在一起,凑成整体加以描绘,事实成了可以随意捏来捏去的面团
(4)合理想象,夸大渲染:基本事实是真的,细节描写是假的
(5)照抄照写,以讹传讹:拿到材料就抄,不加分析,不加校对,写成稿子就发
(6)添枝加叶,任意拔高:既从具体事实、整体面貌上拔高,也从思想认识、精神境界上拔高,脱离客观实际,美化神化典型
(7)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把张三的事写李四的事,把多人的事写成一人的事,把过去的事写成现在的事(8)事后导演,以假乱真:新闻事件已过去,重新摆布新闻人物,进行“实地”摄影、录相、录音或速写
(9)凭空捏造,无中生有:根本没有发生某人某事,却写出了某人某事,外地读者信以为真,本地读者莫名其妙
(10)篡改事实,颠倒黑白:把好人好事写成坏人坏事,或把坏人坏事写成好人好事

第7题:

请问生物武器传播途径多,主要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空气、水、食物及媒介昆虫。

第8题: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家禽的主要感染途径有哪些?(间接接触传播的媒介有哪些?)


正确答案: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包括病禽和健康禽直接接触传播、病毒污染物和健康禽间接接触传播两种。家禽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都能成为间接接触传播的媒介,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

第9题:

感染沙眼衣原体的症状有哪些?传播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症状表现1: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为半个月至8个月,平均为3个月。最长的潜伏期可达一年。男性患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途径几乎都是通过性接触感染而上的。
症状表现2:在生殖器温度较低而且干燥部位的损害常常表现为小而扁平状,而在温热、湿润部位者常呈丝状或乳头瘤状,初发时为少数微小淡红色丘疹,渐渐增大及增多,表面凹凸不平,湿润而柔软,呈大小不等的乳头样,摹样或融合成大团块呈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
症状表现3:其根部常有蒂,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易出血,皮损裂隙中常有混浊的浆液或脓性分泌物,散发恶臭,自觉有痒感,常因搔抓而引起细菌继发感染。由于局部潮湿与不断受到慢性激刺,往往增长迅速。极少数病人由于治疗不及时,使沙眼衣原体感染长得很大,成为巨大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向深部穿透,产生很多瘘管通向尿道或经5-40年恶变为癌肿。
症状表现4:在早期沙眼衣原体感染主要好发于包皮系带、冠状沟、包皮、尿道、阴茎、肛门周围和阴囊,沙眼衣原体感染在早期为淡红或污红色粟状大小赘生物,性质柔软,顶端稍尖,逐渐长大或增多。可发展成乳头状或囊状,基底稍宽或有带,表面有颗粒。在肛门部常增大,状如菜花,表面湿润或有出血,在颗粒间常积存有脓液,散发恶臭气味,搔抓后可继发感染。
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传染途径:
1、性交感染
2、被动感染
3、接触感染
4、母婴传播

第10题:

传播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经口传染:溶组织阿米巴,猪带绦虫,蛔虫,肝吸虫。
(2)经皮肤感染:血吸虫,钩虫。
(3)接触感染:阴道毛滴虫,疥螨。
(4)经胎盘感染:弓形虫。
(5)输血感染:疟疾,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
(6)经呼吸道感染:蛲虫,肺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