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填空题1942年以前根据地解放区影响较大的报告文学有沙汀的()、丁玲的()和周立波的()等。

题目
填空题
1942年以前根据地解放区影响较大的报告文学有沙汀的()、丁玲的()和周立波的()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代表解放区文艺方向的作家是()。

A.丁玲

B.周立波

C.贺敬之

D.赵树理


参考答案:D

第2题:

小说《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的作者是()

  • A、赵树理
  • B、丁玲
  • C、周立波
  • D、柳青

正确答案:C

第3题:

最能代表解放前小说成就的解放区作家是( )。

A. 李季

B. 丁玲

C. 周立波

D. 赵树理


正确答案:D

第4题:

抗日民主根据地吸引了大批的文艺工作者和青年学生,其中,已经成名的作家先后有田间、荒煤、萧军、周立波、欧阳山、刘白羽和()等。

  • A、丁玲
  • B、何其芳
  • C、艾青
  • D、赵树理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比较分析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暴风骤雨》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异同。


正确答案: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我国现代文坛反映农村土地改革的两部长篇小说。它们在创作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异,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在刻画人物手法上,前者以“静”的表现见长,后者以“动”的描写取胜;在矛盾处理和形象塑造上,前者表现出强烈的真实性,后者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在艺术手法上,《暴》要优于《桑》,而在形象的典型性和矛盾的处理上,《桑》又要高于《暴》。形象展现了农村由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转变的基本面貌,展示了农村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和部分社会习俗的变革。在艺术上具有“新颖独到的大众风格”,小说形式通俗化、大众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绝大部分反映农村的生活和斗争,追求的艺术境界是质朴纯净,被称作“诗化小说”。

第6题:

解放区的优秀报告文学主要有()等。

A.欧阳山的《活在新社会里》

B.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C.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

D.沙汀的《随军散记》


参考答案ACD

第7题:

周立波的()与丁玲的()一起被视为解放区小说的主要收获。


正确答案:《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第8题:

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赵树理

B、丁玲

C、周立波

D、柳青


参考答案:A

第9题:

1942年以前根据地解放区影响较大的报告文学有沙汀的()、丁玲的()和周立波的()等。


正确答案:《贺龙印象记》;《彭得怀速写》;《晋察冀边区印象记》

第10题:

周立波的()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起被视为解放区小说的主要收获。


正确答案:《暴风骤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