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艾青在艺术上是如何借鉴西方象征派诗歌的。

题目
问答题
艾青在艺术上是如何借鉴西方象征派诗歌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论艾青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鲜明深刻的形象:
①善于选择意象
②创造象征性形象
③用色彩、光谱、线条以至构图来增强形象的感染力。
2、语言形式上的散文美:
①散文式的诗句
②高昂旋律和急骤节奏。

第2题:

如何理解艾青诗歌的忧郁风格。


正确答案: 忧郁是艾青诗歌的主要审美风格,它的产生大约有以下三个原因:其一,艾青出生于农村,农民苦难和不幸的生活,使他很早就感染了农民的忧郁。其二,从1929年春到1931年初,青年艾青在巴黎渡过了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三年。当他徘徊于巴黎街头,过着半流浪式的生活,置身于疯狂、怪异、陌生的西方文明世界中,咀嚼异国游子内心孤寂的时候,与表现大都会里个人失落感的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了强烈共鸣。其三,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当艾青辗转于中国的北方时,不仅理解了载负土地痛苦重压的北方农民的现实苦难,而且对这古老国土所养育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种族的感时愤世,忧国忧民的文人传统产生了心灵的契合,“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坦言:“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一种天真的奢望”。他的忧郁,浸染着对人民极其深沉的爱,渗透着对生活的忠实和思索,因而具有了强烈的时代特点,艾青以这种忠实于生活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态度,在忧郁中表示对苦难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使忧郁成为他诗学中具有关键性的美学因素。

第3题:

诗人艾青属于()这一诗歌流派。

A.“象征派”

B.“现代派”

C.“九叶派”

D.“七月派”


正确答案:D

第4题:

西方印象派绘画对艾青诗歌的影响。


正确答案: 艾青是在巴黎时接受印象派绘画的。印象派绘画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他们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陈旧的表现手法强调光和色彩在绘画上的作用,是近代欧洲绘画史上的一次革命。雷阿若、德加、毕加索、尤其是“后印象派”的两位画家高更和梵·高,艾青不仅熟悉他们的生平和艺术风格,而且在诗歌中也留下了他们影响的痕迹。在印象派绘画里最早出现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绘画体系的交融,这就是写意艺术与写实艺术的邂逅,而在更高和梵·高的身上,东方艺术风格的影响最为鲜明。在印象派绘画那里,色彩不再是印象感觉的“记录”,而是“象征”和“暗示”,是激情和“欲望”的表现,是原始生命力的燃烧。这也使艾青在“气质上”与象征派的诗人进一步接近。
艾青感受世界和艺术的再现世界的基本方式,明显地打上了印象派绘画影响的印记。那时,他“开始试验在速写本里记下一些感觉印象和自己的观念之类,学习用语言捕捉美的光、美的色彩、美的形体、美的运动„„”。这就表明艾青开始写诗时是用语言来作“画”,而且是用印象派的画法来“画”的。艾青写诗象印象派画家那样重视感觉的表现,他往往能抓住刹那间得来的新鲜印象,加以渲染,并且用恰当的诗句摹画出来。他说:“诗人应该有和镜子一样的迅速而确定的感受能力,——而且更应该如画家一样的渗合自己情感的构图”。
艾青从印象派绘画中吸取了艺术营养,认为要将自然色彩变为语言色彩,关键是要使诗人头脑变成一个调色板,“语言必须在诗人脑子里经过调匀,如色彩必须在画家的调色板上调匀。在艾青那里既有线条又又色彩,而且是那样地和谐。比如下面这些诗句:黄昏的林子是黑色而柔和的,林子里的池沼是闪着光的”(《黄昏》)。“他的衣服象黑泥一样乌暗,他的皮肤象黄土一样灰黄,阳光从高空照着他的脸,脸上是树皮似的繁杂的皱纹”(《老人》)。无疑,这些诗歌中的意象具有油画般的色彩,雕塑般的质感。正如现代人们常常赞扬的:艾青作品是“彩色的诗”,“诗中的画”。

第5题:

艾青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现实主义艺术精神。艾青的诗歌忠实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始终把时代与自我、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看作现实主义的本质规定,从而使他的创作保持了现实主义本色,忠实于自己对时代、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将自己的爱恨情感真诚地抒写出来。
(2)融会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他继承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发扬中国诗歌以抒情为本,以意境为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诗学传统;同时受西方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的影响。
(3)追求诗歌的散文美:艾青追求诗歌形式的自由性,追求语言的口语美。

第6题:

艾青诗歌的忧郁风格与西方作家的关系。


正确答案: 艾青的忧郁风格尽管是由他的经历和所处环境决定的,但外国作家所给予的影响不能不对他的心灵起催化和促进作用。他的忧郁风格的形成与凡尔哈伦、普希金、叶赛宁、玛雅夫斯基、莱蒙托夫等的忧郁气质和格调有必然的联系。这些作家的精灵,正是发自肺腑的彷徨、痛苦的追求与反抗、抗争的欲望紧紧相连的深沉之音,这与艾青有相通之处,其中,好像艾青与叶赛宁更接近一些,叶赛宁的诗无论是写自然或爱情,都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但这是一种“纯净的忧伤”,因为其中的忧伤似乎是透明的,他不会让人消沉,只会让人体会出一种美感,艾青的诗深受叶赛宁的忧郁风格的诗的影响。

第7题:

在艺术探索上,带着"镣铐""跳舞"的诗派是()

  • A、象征派
  • B、新月派
  • C、中国诗歌会
  • D、中国新诗派

正确答案:B

第8题:

在艺术探索上,带着“镣铐”“跳舞”的诗派是()。

A.“象征派”

B.“新月派”

C.“中国诗歌会”

D.“中国新诗派”


参考答案:B

第9题:

简述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独特的情调以及在诗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


正确答案:思想内容:
①写出了民族的悲哀,人民的苦难。
②在描写苦难的同时,还非常注重从中挖掘在苦难中顽强挣扎、坚韧奋斗的民族精神。
③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的爱。
④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不息的追求。
独特的情调:艾青的诗歌突出的表现着一种独特的情调,这便是浓浓的忧郁情绪。
主要原因有:
①是艾青早年独特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
②是由艾青所秉承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所决定的。
③来自艾青对时代现实生活的忠实与严肃的思索。
④与艾青吸取的西方文化与艺术养分也有关系。艾青的忧郁并不不表示他对生活的绝望,而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认真、执着和信念。
诗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
①注重诗歌意象的选取和诗歌形象的塑造。艾青诗歌的中心意向是“土地”和“太阳”。
②注重感觉印象与所宣泄的主观情感的有机融合。
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的追求。艾青的诗,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第10题:

论艾青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及诗史地位。


正确答案: ①抒发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的深沉的爱,表达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追求;
②丰富的想象,新鲜的比喻,浓郁的诗情,光与色的运用,鲜明深刻的意象,“散文化”的诗体实验,极度的形式张力;
③革命现实主义融入了象征主义等现代主义艺术技巧,实现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合与切换,将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对现实与时代的关切、投入)与对诗歌艺术的探索,对西方现代主义诗艺的借鉴完美的结合起来;
④从而建构了自己的诗学,将新诗推向新的阶段。
⑤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以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标志着中国自由体新诗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