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填空题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题目
填空题
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三教合流,儒道互补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只能学习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要抵制外来文化。


正确答案:

第2题:

2005年12月22日《参考消息》报道:非洲大陆第一所孔子学院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于2005年12月19日正式揭牌。教育部近期宣布,将在2010年前,在全球建成100所孔子学院。材料表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 A、我们既注意对外来文化中有益成分的吸收,也重视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 B、我们既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注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 C、我们既重视对外来文化中优秀部分的引进和吸收,也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 D、我们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坚持取其精华,加以吸收,又做到去其糟粕,移风易俗

正确答案:C

第3题:

作者使用唐朝的例子是为了( )。

A.说明传统观念“有容乃大”对现代社会的适用性

B.说明我们应当继承传统文化观点

C.说明历史上我们也曾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

D.说明我们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正确答案:D
103.【答案】D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出是要继承古文化,但如何继承,这是本质,文中提高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要求我们根据需要来吸收。很显然,答案为D。

第4题:

儒道释三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纵向上的呈现。儒道两家双峰对峙,兼济互补。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指()。


正确答案:儒家、道教、佛教

第6题:

西人有谚:“一颗石子在磨光另一颗石子的同时,也磨光了自己。”几千年来,尤其是在中国特别强盛的汉唐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通过文化的交流、包容、碰撞、磨合,既积极地影响了世界,也成功地发展了自己,其遗泽,至今还让我们受用无穷。如今我们发展时尚,当然不可以忽视对前人成功经验的借鉴:开放包容,消化吸收,汉唐时期如此,今天也应如此,将来仍应如此。
最能概括上述文段主旨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
B. 只有开放包容、消化吸收才能使中华文明绵延不断
C. 发展时尚不可以忽视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纳
D. 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答案:C
解析:
文段行文结构为分总。首句为援引,然后背景陈述,最后引出文段的重点谈论话题,即发展时尚。同义替换后答案选择C项。其他三项主体不符排除。

第7题:

关于本课程内容的基本格局,下面哪两种表述比较合适()

  • A、以儒家经学为核心
  • B、勾勒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
  • C、先秦时代以诸子学说为核心
  • D、秦汉以后以儒道佛三教为框架

正确答案:C,D

第8题:

"洋"盛"土"衰,折射出的是传统文化遭遇到冷落和尴尬。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认为,不应该拒绝"洋节",因为外来节日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但绝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的文化生日。"洋节"不可怕,可怕的是遗忘自己。要教育民众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光大本民族传统。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冷遇

B.我们不应该拒绝洋节

C.我们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

D.我们应该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


正确答案:D
这是一道主旨题。整个文段主要说明的是不拒绝洋节,但也要光大自己的节日。文段最后一句做了总结。

第9题:

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井蓄,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④促进传统文化不断创新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正确答案:三教合流;儒道互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