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谈谈词头“老”“阿”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

题目
问答题
谈谈词头“老”“阿”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老国标”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发展成为“新国标”。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现代汉语的“什么”(甚麽)和“怎么”是在什么时代产生的?它的演变情况怎样?


正确答案: (1)“什么”在唐代就产生了,在唐代,“什么”也有写作“是勿”的,但是一般只写作“什么,什没,甚么,甚没,甚末”或者就单写一个“甚”字。
唐:“和尚有什么事?”
元:“我父亲是谁,名唤作甚末?”
(2)现代汉语的“怎么”在唐代只用“争”字来表示。到宋代才用“怎”字,同时产生了“怎么、怎生、怎的”等,“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
“争”的产生时代在第8世纪前后,和“什么”同时,它的来源还不清楚。和“争”差不多的还有个“作么生”,也是表示怎么的意思。“作么生”在唐代禅家语录里很普遍。“狭路相逢时作么生?”

第3题:

简述有关肢体的基本词在汉语史上的应用情况。


正确答案: (1)肢体的名称很早就产生了但是稳固性不强,几千年沿用下来的只有“心、手”等很少的一些词,例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多数肢体的名称,如“耳、身、眉、鼻、发”等,在上古是独立的基本词,到了现代汉语里,都做了双音词的因素: “螓首蛾眉”(螓首,额方广像螓一样。蛾眉,眉弯曲细长,像蛾的触须一样。)
(3)有些肢体名词,如“首、领、面、目、口、齿、足、肌、肤”等,在上古是属于基本词汇的,“借再拜稽首”;“臣作朕肱骨耳目”;“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但是到了现代,“头、颈、脸、眼、嘴、牙、脚、肉、皮”分别将之取代。
①“头”和“首”的声音虽然接近,但是“首”属于审母幽部,“头”属于定母侯部,古音并不相同。战国之前,只有“首”没有“头”,金文里有许多“首”,却没与一个“头”字。到了战国时代,“头”字出现了,它可能是由方言进入普通话的,并且作为同义词,在口语里渐渐代替了“首”,“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②“颈”字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在最初指的是脖子的前面的部分。“颈在前,项在后。”“颈”字普遍用来表示脖子的意义是在汉代以后“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③“脸”字出现较晚,6世纪以后才出现,当时只有“颊”的意思,而不是“面”的同义词,这种意义一直沿用到唐宋时代。后来由“颊”引申到“面”的意义,属于词义扩大。
④战国没有“眼”字,汉代以后才逐渐多见,“眼”在最初只指眼球,“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后来由于词义的转移,“眼”在口语里代替了“目”。
⑤“嘴”本作“觜”(zi,zui),原指鸟嘴,“觜”字大约起源于东汉,《广雅·释亲》说:“㭰,口也”,㭰即觜,可见当时的“觜”已经兼指鸟嘴和人嘴了。
⑥“牙”字起源很早,《诗经》时代已经出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统言之,皆称齿称牙,析言之,则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先秦时代,“牙”字不多见,且常用于“爪牙”这一熟语中,到了中古时代,“牙、齿”的分别已经不存在了,而“牙”也就代替了“齿”。
⑦“脚”《说文》:“脚,胫也”,“脚”的本义是小腿,“羊起而触之,折其腿。”《庄子》和《汉书》“股、脚”连用,就是指大腿和小腿,但是到了中古,“脚”字在基本词汇中已经代替了“足”。
⑧《说文》:“肌,肉也”段玉裁说:“人曰肌,鸟兽曰肉,”但是在和“骨”对称的时候,虽然指人,也可以称“肉”:“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至于“肉刑”也不称“肌刑”,可见“肌”虽然绝对不能用于鸟兽,但是“肉”却不是绝对不能用于人,只是这种应用有条件而已,
⑨“皮”字在先秦是专指兽皮,如:“橐(tuo)以牛皮”;而人的皮叫作“肤”,如:“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分得很清楚,到了汉代,“皮”字才用于人的皮肤。

第4题:

现代汉语中,“老”、“阿”可以充当前缀,不表达具体的词义,如“老师、老虎”和“阿姨、阿爸”。()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上古汉语的形容词有哪些类似词头的附加成分?


正确答案:王力先生认为上古汉语的形容词也像动词一样,有些类似词头的附加成分,但是,某些附加成分是否应认为词头,比动词的“词头”更成疑问,因为它们不是专作形容词的附加成分。如:“其”:“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ang)”(雱,盛大的样子);再如“有”:“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第6题:

谈谈词头“老”“阿”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


正确答案: 【阿】:最初用作疑问代词“谁”字的词头。从魏晋到隋唐,“阿”的应用范围扩大。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表示一种亲密的称呼。卿语阿黑,何敢不逊?
2、置于单音的亲属名词前面,构成双音词。
3、置于一般的名词前表示称呼。阿监、阿尼
4、“阿放在代词之前”如: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敦煌变文集茶酒论》
5、置于数词之前,表示排行。这些“阿”都具有构词的作用,可造成新的词义。词头“阿”自汉代产生以后一直被使用到近代,但现代普通话里不再使用这个词头了。但是在一些南方方言里仍很流行。
【老】“老”原是形容词,意为“年老”。扬雄《方言》中有“老鼠”一词,是蝙蝠的别称,可见此“老”也是实词。秦汉以前“老”—年长(老彭)虚化的“老”在《世说新语》汝讵复足与老兄计“老兄”未必年老,这种加于某种称谓的“老”在后代承继了下来。“老公”老婆”的“老”原也是年老的意思,但到南宋后已作妻子、丈夫的称谓,“老”已虚化为词头。如:你道你有老婆,我便是无老公的?(《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老”还可以用于姓氏前,这种用法也是起于六朝时。白乐天诗„每被老兄偷格律‟,“老”用于名字前比用于姓前略晚,出现于宋代,如苏轼诗“老可能为竹写真”、“不知老奘几时归”,“老可”指文与可,“老奘”指玄奘。“老”用于对动物及食物的称呼更可显出其虚化的词头性质,这种用法起源于唐代,宋以后承用下来。如,耽耽老虎底许来。(王恽诗)近代和现代,“老”字作为名词的词头使用渐渐频繁起来,构词能力日渐增强,可以加在许多词前构成新词。

第7题:

名词词头“阿”字的产生时代及其发展情况。


正确答案: (1)上古末期产生了新的词头“啊”
(2)发展情况:
①“阿”字最初作为疑问代词“谁”字的词头(“阿谁”,上古可能为“伊谁”,现代为“阿谁”)“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十五从军征》)
②后“阿”字用途扩大,可作人名、亲属称呼的词头,也可作人称代词的词头:
人名:刘禅小字“阿斗”;曹操小字“阿瞒”;
亲属:“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人称代词:“阿你酒能昏乱”
③现代汉语里方言里,“阿谁、阿你”除外,其他两种用途保存,有些把“阿”字放在数词前面表示排行,如粤语的“阿三”。

第8题:

上古序数的表示法和现代有什么不同?“第”字是在什么时代怎样演变为表示序数的词头的?


正确答案: (1)在上古时代,序数和基数是没有分别的,“三月不违仁”的“三月”(基数)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七月、九月”(序数)形式上是相同的。关于月份前不加“第”字,这种说法沿用到了今天,此外,我们还说“二等、三等、二楼、三楼”不说“第二等、第三等、第二楼、第三楼”等,这是保存了上古语法,这种以简单的数词作为序数的用途已经渐渐缩小了。
(2)“第”的发展:
①“第”本作“弟”,是次第的意思,有了次第就有了顺序,有了顺序就有了高低。“子夏,门人之高第也。”“高第”就是排在前几名。“第一”最初的意义应该是排在一位,“第”字用为动词,是排位次的意思。“于是孝文帝乃及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
②但是,“第”字在汉代已经作为序数的词头了,“作为周本纪第四。”在“第”字用为词头的初期,虽有“第一、第二”等,但是后面还不带名词,代名词是汉末以后的事。“公第一人,何下坐?”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演变,因为有了名字在后头,序数的性质就更加确定了。

第9题:

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谈谈汉语方言中文白异读的形成与发展。


正确答案:中国很早以来就是统一的国家,由于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汉语就产生了很多方言变体,有些差异很大,完全不能通话。由于汉族人口众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展较早,另一方面由于很早就发明了汉字,汉语通用书面语也很早就形成了。通用书面语相对于方言更为正式,就被赋予了“文”的色彩,因此,书面语系统的读法在方言社会中就成为了“文读”,本地的读法就是“白读”。
“文白异读”就是同一语素,在书面语中的读法与在方言土语中读法不一样,由于二者存在差异,方言使用者一时难以意识到二者是“同一”的,因此就出现了“异读”现象。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王朝更替,书面语的基础方言也可能发生变化,文读系统就会发生变化,不同时代的通用书面语就有可能在方言中造成不同的“文读”。这样就会在一个方言中形成“新文读”“旧文读”等多种系统叠置的状况,这种现象也叫“层次”。

第10题:

从意义上说,处置式在汉语史上有什么发展?


正确答案: 就意义方面说,处置式的用法,到了近代也渐渐超出了处置的范围。特别是在元明以后,它可以用来表示一种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处置式的动词本该是外动词,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是内动词或不表示处置的外动词。如:把姑娘的东西丢了。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这种用法是很不普遍的。在近代后期,处置式有了新的发展,宾语提前,动词后面还有宾语。到了现代汉语里,这种情形的处置式才普遍应用起来。
处置式在汉语语法走向完善的标志之一。由于宾语的提前,宾语后面能有语言的停顿,使较长的句子不显得笨重。还是语言更加有力量。这种语句的力量不是一般的结构形式所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