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以辛弃疾的作品为例,分析唐宋咏史怀古诗词有什么特征。

题目
问答题
以辛弃疾的作品为例,分析唐宋咏史怀古诗词有什么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结合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举出另外一例送别的诗词作品,并简析。


正确答案:《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首先送行者是谁不得而知,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诗,却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此诗更是被后人所传诵。
全词感情浓郁,忧愤深广。典故虽略嫌过多且僻,此辛词之病。但大都能就景叙情,或即事写景,因此形象鲜明。王国维在谈到辛弃疾词的妙处时说:“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人间词话》卷上),这首词就是这样。词前小序。记述辛、陈二人相会、同游和别后的情思。非常感人。

第2题:

唐宋时期许多文人以乌江亭作为咏史怀古的对象,并留下了大量的相关作品。其中“胜败兵家事不朝,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哪位文人对乌江亭的咏史怀古词?()

  • A、杜牧
  • B、王安石
  • C、李清照
  • D、汪元亮

正确答案:A

第3题:

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论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


正确答案:儿童文学语言运用除了要表达准确、明白易懂、干净利落之外,还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1)、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儿童形象性思维决定了语言的形象性,形象性的语言才能在儿童阅读时产生亲切感和可知性。干枯抽象的词汇往往被儿童文学排斥在外。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一段本罗杰斯扮演一只“大密苏里号”蒸汽轮船。他就想象着自己站在轮船的顶层甲板上发着命令,同时还执行着这些命令。“伙计叮啊铃铃希特希特希特”(模仿着汽门排气的声音。)拟声词的运用,把儿童游戏的场景场面再现出来,很容易和儿童读者产生共鸣。(2)、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性儿童思维还是比较单纯的,对于过于复杂的事情难以理解,对于啰嗦繁杂的语言更是无法接受。儿童文学中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要简洁明了,才容易被儿童喜爱,也便于儿童记诵。如台湾诗人谢武彰的儿童诗阳光“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短短几句话,就把阳光的本质特征表现出来了。(3)儿童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儿童文学的语言要考虑到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和谐流畅。一些儿歌的节奏感非常强,是可以唱的歌,如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4)儿童文学语言的叙述性叙述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故事情节和表现人物,儿童文学作品的叙述性语言表现在各种文体中。如肯尼斯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这样开篇“整个上午,鼹鼠都在勤奋地干活,为他小小的家屋作春季大扫除,先用扫帚扫,再用掸子掸,然后登上梯子、椅子什么的,拿着刷子,提着灰浆桶,刷墙,直干到灰尘呛了嗓子,迷了眼,全身乌黑的毛皮溅满了白灰浆,腰也酸了,臂也痛了。怪不得他猛地把刷子往地下一扔,嚷道烦死人了去它的什么春季大扫除,见它的鬼去吧连大衣也没顾上穿,就冲出家门了。”这一段叙述性的语言从人物性格到故事的开端都形象地描摹出来。(5)儿童文学语言的幽默性幽默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审美追求,语言是表达这种品质的最直接的表现,没有幽默的语言表达,儿童文学的幽默品质很难体现出来。如达尔的女巫中开始写道“女巫永远是女的。我不想说女人的坏话。绝大多数女人是可爱的。但所有女巫都是女的,这依然是事实。女巫没有一个是男的。”这种重复的解释就把作品所要表达主旨体现出来,吸引儿童阅读下去。

第4题:

试结合作品分析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


正确答案: 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结合
"诗"与"史"的结合,也就是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结合。咏史怀古诗词的题材注定了它有诗和史的双重特征,首先,文学性是它的永恒魅力,从形态上来说,它是文学,是诗词,而不是历史。其次,咏史怀古诗词也具有历史性,它有史的依据。
二是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从诗歌的内容上来看,咏史怀古诗词的独特内涵在于"咏史"和"言志"的结合,并最终归结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咏史怀古是动因,而言志抒怀采是最终的旨归。从一定程度上讲,咏史怀古诗词更像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政治诗。
三是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多维的时空组合是咏史怀古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因为题材的关系,咏史怀古诗词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有无限自由伸展的容量,可以在古代与当今、过去与现在中进行转接切换。还可以从眼前之景,遥想往昔的景象,这是跨越历史的空间切割。既有时间的跨度,又有空间的对比转换,这正是咏史怀古诗词独有的艺术特质。

第5题:

著名的怀古咏史诗《西塞山怀古》是谁的作品?


正确答案: 这首诗是刘禹锡的作品。

第6题:

分别以具体作品为例,结合身世、思想,谈谈同为豪放词人的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苏轼:很达观的文人。虽然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很不顺达,但是他的学问他的个性,使他始终能够很洒脱很轻松的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和不满意,所以苏轼的豪放是从心里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给人的感觉是飘逸和洒脱,如行云流水。(参考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辛弃疾:最大的愿望是收复北方失地。但是南宋是一个懦弱的王朝。大部分当权者是主张苟且偷安的主和派,毫无疑问,主战肯定会得罪当权者。他英雄一样直爽的性格,使他的愿望一直不能够实现,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就自然充满了一种冲天的豪放感觉,弥漫着一个爱国战士的悲壮和激情。可是他的不受重用又导致他的失意,这就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杜甫似的沉郁。(参考作品:《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第7题:

以辛弃疾的作品为例,分析唐宋咏史怀古诗词有什么特征。


正确答案: 唐宋咏史怀古诗词的特征表现为:
一、“诗”与“史”的结合,即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首先,它不是对历史小事或事实进行简单的敷写或重复,而是史事的文学化,将史事以文学形式中特有的诗的手段,进行重新的理解和架构,最终成为一种不同于历史的文学样式。其次,又有历史事实作为凭依,而不是空发议论或单纯地抒情。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此词充分表现出英雄心灵世界的丰富和曲折性,深度开掘出词体长于表现复杂心态的潜在功能。
二、“咏史”与“言志”的统一,即借咏写历史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咏史是动因,言志抒怀才是最终的旨归。而这类诗歌中所表达的“志”的内容,大多是建功立业的理想,是对国运兴衰的担忧,无论是李白的《古风》还是王维的《夷门歌》,都隐藏着诗人的心志。辛弃疾的词中歌颂了大批古代的英雄人物:有“悠悠万世功”的大禹,有“隆中卧龙”的诸葛亮;有出师北伐感叹“树犹如此”的桓温;有“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有“石卧山前认虎”的飞将军李广;有“尚能饭否”的老将军廉颇等等。作者歌颂这一大批英雄人物,是为了抒发自己的英雄襟怀和渴望为国立功的抱负。
三、“古”与“今”的结合,即在时空的跨度上具有无限自由伸展的容量。唐宋咏史怀古诗词的创作路数,通常先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然后再由凭吊古人引发对当下的时代社会或者自我生存状态的思考。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占》,此词虽题为“怀古”,但处处针对现实而发,情怀悲愤激烈,却含蓄吐出,极尽沉郁跌宕之致。

第8题:

南宋咏史怀古词有什么特征?试以辛弃疾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辛弃疾是南宋最重要的词人,他的咏史怀古词也写得极具特色,成就也相当高。他的许多咏史怀古之作,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等,吊古伤今,于史事的吟咏中寓托作者的怀抱,咏史和咏怀结合的十分完美,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这正是南宋咏诗词的特色。《八声甘州》中,辛弃疾咏写李广的悲剧性遭遇,一生虽然功勋卓著却不为朝廷所承认,到头来不但没有得到封侯的奖赏,反而屡受打击,最终自杀而亡。辛弃疾这里是咏史,同时也是咏坏,寄托着自己的身世之慨,表明自己不愿闲居田园,而想建功报国的心愿。
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更是一首脍炙人口怀古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此词怀写三国时的英雄孙权,吊古中包含着词人对重整天下的英雄的呼唤,词调慷慨激昂。

第9题:

南宋咏史怀古词有什么特征?试以辛疾弃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1)内容上不以抒写离愁别恨为主,而是在词里抒写对入侵的外敌的仇恨、对朝廷苟安的愤怒、对恢复中原的渴望,并以此来共勉。
(2)风格上摆脱了婉约缠绵的送别词风,表现为激昂、豪放、悲壮。
(3)风格慷慨悲壮。
代表作: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第10题:

为什么说咏史怀古诗词是“古”与“今”的结合?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咏史怀古诗词区别一般抒情诗歌的另一个显性特征,是它的多维时空跨度。因为题材的关系,咏史类诗歌可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具有着无限自由伸展的容量。从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多维的时空跨度。词从眼前所见赤壁之景,写到千年以前潇洒倜傥的少年英雄周瑜,再写到当下华发早生的自我,在时间、空间不断的转移、切换中,完成了对于古人古事的咏怀和自己此时此刻心志的抒写。刘禹锡的名诗《金陵五题》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三《台城》说:“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昔日六朝万户千门的繁华和现在的野草丛生,既有时间的跨度,又有空间的对比和转换,体现了咏史诗作为一类诗歌题材所独有的艺术特质。
咏诗怀古诗词是“诗”与“史”、“咏史”与“言志”、“古”与“今”的结合与统一,这是咏史怀古诗词所独有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