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与其思想的关系。

题目
问答题
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与其思想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巴金前期的小说创作与其思想的关系。


正确答案: 巴金在革命民主主义时期的创作有两次高峰,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一次是40年代。这两次高峰,自然地将巴金这一阶段的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从前期的作品看,思想是激进的,艺术是优美的,视野是开阔的。他几乎是以自己整个身心面对客观世界,将人生、社会、历史一起摄入自己的艺术镜头,创作出了中长篇小说《灭亡》、《新生》、《死去的太阳》、《海的梦》、《砂丁》、《春天里的秋天》、《雪》、《爱情的三部曲》、《家》及短篇小说集《复仇集》、《沉默集》(一、二)、《电椅》、《抹布》、《将军》、《神·鬼·人》《发的故事》等。在这些小说中,革命者的人格,知识分子的心态,小人物的遭遇,工人阶级的苦难与反抗,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封建大家庭的罪恶„„丰富多彩。巴金既将艺术的视线对准现实,写现实生活,如《灭亡》、《新生》、《爱情的三部曲》,也将深沉的眼光扫向历史;既回溯中国历史上的林林总总,也以极大的热情反映外国历史人物,如马拉、丹东等的遭遇;既写出了充满着激情的热血青年的人生历程,又尖锐地揭示了不合理制度的罪恶;既以写实的笔调揭示了现实与历史的真实,又以浪漫抒情的笔调,描绘出一串美丽的童话(如《海的梦》)。
这些多姿多彩的小说,以不同的题材、思想以及艺术风貌,将巴金前期的创作辉映得灿烂闪光。
在这些不同形态(长中篇、短篇)、不同风格的小说中,贯穿的主导思想仍是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巴金始终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碍社会的进化和人性发展的人为的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势力”,而将自己的爱和同情,无保留地奉献给热血青年和不幸的人们。《家》是一部控诉旧制度、歌颂青春“激流”的杰作;《海的梦》一方面形象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暴行,另一方面也赞颂了人民反压迫的精神;《神·鬼·人》则写的是“小人物的故事”。

第2题:

下列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中,属于抗战题材的是()。

  • A、《火》三部曲
  • B、《第四病室》
  • C、《寒夜》
  • D、《憩园》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写成于1946年底,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一座高峰的小说是()

A、《寒夜》

B、《家》

C、《灭亡》

D、《子夜》


标准答案:A

第4题:

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与其思想的关系。


正确答案: 巴金后期创作(从抗战开始——1949年)的小说主要有:长篇小说《春》、《秋》、《火》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短篇小说集有《发的故事》、《小人小事》。这些小说以鲜明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优美、成熟的艺术风格,构成了巴金创作道路上的又一座高峰。
与前期相比,这一时期的创作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不在艺术技巧上,而在整个风格情调与思想倾向上。
从风格情调上看,前期风格的特点是“外热内冷,热中带冷”,这一时期则是“外冷内热,冷中带热”。
从思想倾向上看,这一时期的创作尽管仍然承续了前期对旧制度批判的主题,承续了前期追求光明的基调,但此时的批判与追求已不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状态,安那其主义的影响,已基本蜕去,批判与追求这两个极端的“意向”呈现出清晰、通透的状况。
《春》,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秋》预言“并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火》则是一本“宣传的书”;《寒夜》则“不是悲观的书,它是一本希望的作品”。(均见巴金《创作回忆录》)。无论是直接描写中国社会现实的小说,还是宣传抗战的作品,书中所蕴含的思想以及构造的主题,都呈现出清晰、明了的状况,前期作品中所包容的那种浓厚的忧郁气氛,在这里被明朗的心境和时代赋予的乐观精神代替了。小说的各个画面,虽然仍渗透着作者的激情,但,这种激情已不再流向一种悲戚与无可奈何的深渊,而是穿过悲戚,流向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流向“黑暗就要过去,黎明就要到来”的预言。即使是描写旧家庭衰落的小说,如《春》、《秋》、《憩园》和小人物不幸遭遇的作品,如《寒夜》等,在尖锐地鞭挞旧势力,为旧的时代唱起挽歌,对小人物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同情的时候,小说中也处处可见新的时代和民族觉醒带给作者的那种由衷的兴奋和坚定的信心。

第5题:

巴金小说创作与其思想的关系。


正确答案: 巴金的小说创作与他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要较为透彻地理解巴金的小说,就必须结合他当时的思想,否则很多问题和内容是不好解释的。可以说,巴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整个创作,都直接受到了他的信仰——无政府主义和他的社会理想及其具体内容“爱和恨”的影响。这两种思想就像两条堤坝,制约着巴金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内容。
正是在“爱与恨”的社会理想的指引下,巴金形成了自己创作的明确指向:“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控诉’”。因为,这个“悖谬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青年的灵魂。”(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序)几十年来,巴金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讨伐这个制度,他把自己深沉的恨和卓越的智慧凝聚成战斗的檄文,无情地撕开了这个垂死制度的各种假面,把那种在阴郁、秩序面纱掩盖下的血淋淋的罪恶昭示在人们面前。与此同时,他把自己的“爱”,倾注给了一切不幸的人们,为他们哭诉,为他们伸冤,将正义的火种撒向每一个黑暗的角落,在一片苍茫的白色恐怖下,让青春的激流冲开旧时代的闸门,奔向那虽然朦胧,却充满了欢愉色彩的未来。
同时,在“安那其主义”的支配下,巴金一方面热情地歌颂那些反抗的英雄,包括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一方面将自己创作的焦点对准社会的重大问题,关注青年的命运、祖国的命运,乃至人类的命运,从而形成了巴金创作的积极主题:反帝反封建,歌颂叛逆的勇士。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身思想的变化,巴金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安那其主义的信仰对他创作的影响也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向是:民主主义思想意识在巴金创作中的积极作用更明显,而安那其主义的影响,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

第6题:

简要概括巴金创作由“激情小说”走向“生活小说”的变化过程。


正确答案: 巴金小说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从“激情”走向“生活”的过程,但这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不是循序渐进的,也不是螺旋式上升的,更不是前后反复的,而是两类作品相继出现,平行发展,先后完结的。
从1927年至1930年,是“激情小说”时期;
从1931年至1941年是“激情小说”与“生活小说”并存的时期;
从1943年至1946年,是“生活小说”时期。
当然,这两类作品的界限也不是泾渭分明的,特别是在“平行发展”时期的作品,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共同之处,如由《家》、《春》、《秋》组成的“激流三部曲”,一部比一部更强烈地表现出青年人的热情和愤怒,一部比一部更具有激情小说的特点。

第7题:

试谈巴金小说前后期风格的发展。


正确答案:巴金小说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小说主要是青春的赞歌,主要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的作品以及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和走向崩溃的命运。以《爱情三部曲》为代表。后期写没有英雄色彩的小人小事,写社会重压下人们司空见惯的“委顿生命”。
因此小说的风格在前期主要是一种充满浪漫激情甚至有点浮夸的比较来写他的革命青年,甚至不加节制的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心理体验关注到这些人物的身上。总体风格是热烈酣畅。后期小说笔调比较深沉忧郁,由热情奔放的人生咏叹转为深刻冷静的人生世相的揭示。
在风格上,如果说前期的小说,由于情感过份地受到信仰——安那其主义的催化,在整体风格上更多地表现为浪漫主义的气质与形态,那么,后期的创作,则由于理智的作用,使原来汹涌的情感之流,深深地沉入于作品的意蕴之中,小说的风格也由浓郁的浪漫主义转为严谨的写实主义,笔调更扎实了,描写也更为深刻了,前期那喧嚣于作品表面的激情虽然看不见了,而鲜明的人物和深邃的意境,却通过一幅幅客观的社会生活图画、历史图画,呈现出来。巴金在《忆·断片的记录》中曾说,抗战以后,在创作中“我停止了发散热情,却把热情向内贮藏起来,愈积愈多,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与巴金思想意识上的清晰相反,后期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反而更为复杂。如果说,前期小说中人物(如《家》)好人、坏人还泾渭分明的话,那么,在《寒夜》里的几个人物的属性就复杂多了,对这些人物的判断也要复杂得多。仅仅从人物形象的塑造看,巴金后期的小说在艺术上是更成熟了。

第8题:

最能体现巴金后期小说创作成就的,是被称为“人间三部曲”的《憩园》《第四病室》和()。


正确答案:寒夜

第9题:

以《寒夜》等作品为例,论析巴金后期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寒夜》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一个新里程碑。较之以往的创作,其艺术上显示了新的追求和突破,代表了后期创作的风格。
(1)现实主义笔触更加深入细腻。虽仍采用家庭生活题材,但不再写轰轰烈烈的大家庭的重大变故,而反映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但折射出的确是一个矛盾重重、令人窒息的社会。汪家的悲剧不是简单的家庭或爱情悲剧,而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在一个家庭的集中表现。汪家比高家更普遍更有代表性,其悲剧感染力也更大。
(2)艺术结构更浓缩,人物关系更集中,注重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感情起伏。就人物内心的复杂性而言,汪文宣甚于觉新,曾树生又是女性中内涵最丰富、感情最复杂的一个。
(3)从巴金创作的总体风格看,《寒夜》的笔触由巴金以往作品的那种充满激情的呼叫和直接控诉,转变为一种深沉的批判和冷静的剖析,现实主义风格更趋成熟。

第10题:

简析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正确答案: 巴金小说的创作风格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1、1929-941年为早期:主观色彩浓厚,风格多样,热情是他作品中最稳定、最有价值的东西。
2、1942年后:热情有所收敛,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在客观写实的日常生活琐事中寄托人生理想,风格朴素自然。《还魂草》是风格转变的代表作。
这种风格演变有三个标志:
1、“家庭”涵义发生变化。早期“家庭”是黑暗的象征物。后期“家庭”是强权的对立物,作家珍惜的伦理组织。
2、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理想化、类型化的单纯性格转向生活化、立体感的复杂性格。
3、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本色越来越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