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诗经》的编定成书又哪几种说法?其各自的依据是什么?《诗经》在汉代的流传情况如何?

题目
问答题
《诗经》的编定成书又哪几种说法?其各自的依据是什么?《诗经》在汉代的流传情况如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汉代传《诗经》者共四家,现在流传的是(  )。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

答案:D
解析:
汉人传诗共有四种版本,分别是鲁诗(申培公所传)、齐诗(辕固生所传)、韩诗(韩婴所传)和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的毛诗。毛诗后起,逐渐取代三家地位。至唐代,《毛诗》成为官方承认的《诗经》注释依据,受到后世推崇。

第2题:

简述《诗经》的流传。


正确答案:秦始皇灭六国后,开始推行“燔灭文章,以愚黔首”的文化专制政策,《诗经》同其他经典一样,遭到了毁灭。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的书籍逐渐被发现。当时流传的《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叫“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30卷,授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后来鲁、齐、韩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第3题: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流传至今的是毛诗。(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诗经》原名()或(),《诗经》的名称始自()代。从内容上分为 ()、()、()三部分。关于其成书,历史上有()说、()说和 ()说。


正确答案:《诗》;《诗三百》;汉(西汉);风;雅;颂;采诗;献诗;删诗

第5题:

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说法?《诗经》采编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说法是献诗说、采诗说。先秦有公卿士大夫献诗的制度,献诗的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谏或者赞誉,表达对政治的评价,《诗经•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卿士大夫的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途径搜集起来的。采诗制度先秦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进行采诗的应该是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乐官,《国风》以及《小雅》中的许多诗就是这样汇集在一起的。
《诗经》采编的日的是多重的,其政治功利目的包括:劝谏君王、补察时政;作为贵族子弟的伦理教科书。其娱乐目的包括参照民间音乐,制礼作乐,满足耳目之娱;作为音乐教程。

第6题:

汉代传《诗经》者共四家,现在流传的是(  )。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

答案:D
解析:
汉人传诗共有四种版本,分别是鲁诗(申培公所传)、齐诗(辕固生所传)、韩诗(韩婴所传)和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的毛诗。毛诗后起,逐渐取代三家地位。至唐代,《毛诗》成为官方承认的《诗经》注释依据,受到后世推崇。

第7题:

柯小刚认为古今《诗》学的大分歧涉及()。

  • A、《诗经》成书年代
  • B、《诗经》的作者
  • C、《诗经》性质
  • D、读《诗》的方法

正确答案:C,D

第8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经》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首
B.《诗经》与《尚书》《乐记》《周易》《春秋》并称为儒家的“五经”
C.《诗经》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部分
D.流传至今的《诗经》以汉代毛亨、毛苌的毛诗为底本

答案:A,C,D
解析:
B项《乐记》不正确,应为《礼记》。

第9题:

汉代有一本很著名的注释《诗经》的书叫()。

  • A、《诗经外传》
  • B、《韩诗外传》
  • C、《诗经注解》
  • D、《诗经注释》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诗经》的编定成书又哪几种说法?其各自的依据是什么?《诗经》在汉代的流传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共有305篇,称为“诗三百”或“诗三百篇”,是举其成数作《诗经》的代称。收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成书,公元前6世纪。到西汉初年,诗三百篇被奉为经典,才尊之为《诗经》。《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诗和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有“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①献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据《国语》、《左传》等先秦等古籍记载,《诗经》主要来自公卿列士的献诗,公卿列士通过献诗的方式进行讽谏或赞颂。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大雅》《小雅》和《国风》中的许多诗可能便是通过献诗的途径搜集出来的。
②采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汉代学者明确提出采诗说,认为周代有采诗制度,周王朝及各诸候国的乐官到民间采集诗歌,借以了解民情。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可能是通过采诗的途径汇集起来的。
③孔子删诗说:孔子删诗说最早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认为《诗经》原有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复,取可施于礼仪”,删定为三百五篇。删诗说长生在汉代,在传统社会一直影响很大。早在孔子的时代已有与今本《诗经》相近的诗三百篇的存在。孔子对诗做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但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孔子删诗说不够可靠。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鲁诗》,为鲁人申培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以上三家为"今文经",西汉时已立于学官,称"三家诗"。《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