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简述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在“五四时期”的报刊活动。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在“五四时期”的报刊活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五四”时期,( )率先提出“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的口号,并与其他知识分子一起倡导和发动“到民间去”的运动。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周恩来


正确答案:C
1919年2月20日—23日《晨报》上,李大钊发表了《青年与农村》一文。李大钊视野里的青年具有特定的含义,所指应当是作为知识分子的青年。他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新青年的使命:“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他还发出了“我们青年应该到农村去”的号召。故本题选C。本题根据题目中的“五四时期”可首先排除B、D两个选项。

第2题:

简述“五四”时期我国新闻工作的重大改革活动。
(1)开创了自由讨论的风气。新旧思潮的激战;三次著名的论战(问题与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伪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学术、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具体问题的讨论。
(2)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常用述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是一大创造。《新青年》的《随感录》专栏发表时评,又称杂文,后来发展成常用文体之一。
(3)新文风的出现。《新青年》提倡白话文,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4)副刊的革新。“四大副刊”。
(5)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头版头条已是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专栏增多。重视直接采访报道。

第3题:

()曾四次担任中央秘书长和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职务。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瞿秋白


参考答案:C

第4题:

简述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在“五四时期”的报刊活动。


正确答案: I、毛泽东: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是五四时期影响很大的新报刊。1919年7月,该刊创刊于长沙,是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五四运动前期,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就深受《新青年》倡导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18年4月,他和蔡和森等青年知识分子组织了新民学会,探索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同年秋,他第一次到北京,在北大任职图书馆助理员,参与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活动,进一步受到新文化运动及其领导人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五四运动前夕回到长沙。五四运动爆发后,毛积极领导进步学生投身运动,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出版报刊,大力开展反帝反军阀的斗争。《湘江评论》名义上是学联机关报,实际上起着指导整个湖南革命运动的作用,而且影响及于全国。《湘》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小型周报,以述评为主,把事实报道和评论相结合。从形式到内容,丰富多彩,引人注目。毛泽东署名发表的政论、述评、杂文将近40篇。他精心编辑这张报纸,新闻、评论,全都用白话文写作。该刊进行了彻底反封建反帝宣传,总结辛亥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中外历史教训,提出了“民众大联合”的革命主张。《湘》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它把无政府主义看作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派别,从而错误地加以赞扬,这表明它正处于一种过度的状态。但是总的说,它在当时的民主主义报刊中是具有特色的,深受广大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的欢迎的。创刊号寄到北京后,李大钊评价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刻的刊物。反动势力十分畏惧《湘》的舆论影响,在第五期被印的时候即遭查封。毛后来又接办了《新湖南》,该刊被称为是《湘》的化身。他还指导新民学会会员掌握《湖南通俗报》的出版,担任长沙《大公报》馆外撰述员,创办长沙文化书社,经销《新青年》等进步书报,他充分利用舆论工具,揭露旧制度,传播新思潮,对于湖南地区的革命运动起到了推进作用。
II、周恩来《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于1919年7月创刊,天津学联机关报,周恩来主编。周恩来在南开时曾经积极参加学生报刊的编辑工作,主编会刊《敬业》杂志,担任南开校刊《校风》的纪事类主任和总经理。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从日本回国投身爱国运动,负责筹办并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把这份报纸办成出色的民主主义报刊,五四运动革命风暴中的战斗号角。《天津》是对开大张报,有时还发行号外,以评述为重点。该报本着民主主义的精神,密切配合政治形势的发展,进行强有力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宣传鼓动,这是该报的特色。广大读者称赞《天津》是天津的新曙光,评价它是全国的学生会报之冠。周恩来在五四时期有着丰富的办报经验,他重视报刊的舆论作用。同时他还以《天津》为中心组成天津各校学生报刊参加的天津学生报社联合会,总只是联络感情,交换意见,造成强有力的言论机关,以指导社会,监督政府及会外各言论机关。1919年9月,周恩来天津进步青年组成觉悟社,主编出版刊物《觉悟》。
III、瞿秋白:瞿秋白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同年11月,同郑振铎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并日益倾向社会主义,向往十月革命的苏俄。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瞿秋白坚持在苏俄采访活动两年,采写《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和通讯,还写了著名的通讯报告集《俄乡纪程》等。他的作品如实的、深刻的报道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的状况,增进了中国人民对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马列主义、布尔什维克党的了解,在一代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苏俄期间1922年2月加入共产党,并于8月中断了同《晨报》《时事新报》的关系。

第5题:

《新青年》杂志——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主编为()、()。


正确答案:陈独秀;李大钊

第6题:

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
)。

A.周恩来
B.朱德
C.毛泽东
D.瞿秋白

答案:C
解析:

第7题:

评述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萧楚女等的报刊活动与贡献。
蔡和森:湖南湘乡人,1918年同毛泽东等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向导》的第一任主编,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能抓住重要的实际问题,提高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具体生动地宣传当的纲领和政策。于1925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1931年在香港被捕后引渡到广州,被反动军阀杀害。
瞿秋白: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他坚持在苏联采访活动两年,辛勤采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通讯,发表在两报上的有五十多篇,他还写了著名散文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瞿秋白在苏俄期间,于192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脱离了与《晨报》、《时事新报》的关系,“五卅”时编辑《热血日报》。是我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
恽代英: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报刊宣传活动家。五四运动后在武汉创办工人和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1921年参加共产党,1923年当选为团中央委员,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者、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恽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发表文章百余篇、通信四五十封。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就是:热情加说理。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有求实精神。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0余种,撰发报刊文章500篇,他具有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
萧楚女:1925年在上海参加团中央工作,担任《中国青年》编辑,主持《新刊批评》专栏。1936年协助毛泽东编《政治周报》,1927年广州“四一五”政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其文情理交融、分析深刻,感人至深。他还长于论辩,写有著名长篇论著《显微镜下之醒狮派》、《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青年读者称他为“真理的战士”、“革命的煽动家”。

第8题:

我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是()。

A.俞颂华

B.毛泽东

C.周恩来

D.瞿秋白


正确答案:D

第9题:

五四时期,毛泽东办了()这一革命学生报刊

  • A、《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 B、《新湖南》
  • C、《湘江评论》
  • D、《少年中国》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毛泽东早期的报刊活动?


正确答案: 1.向《新青年》投稿;
2.主编《湘江评论》和《新湖南》周刊,主写“世界杂评”“西方大事评述”栏目,《民众的联合》,五四时期最具有全国影响的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