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如何实现新闻报道的具体真实?

题目
问答题
如何实现新闻报道的具体真实?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即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经过和结果等都能经得起核对。具体真实是新闻真实性的最低要求,对整体真实起保障和制约作用。具体真实的实现,即具体新闻报道真实的实现问题。
保证一篇具体报道的真实,主要在于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1)要素真实。一则具体的新闻,是由一系列新闻要素构成的。因而具体新闻的真实,首先依赖于新闻要素的真实,即构成事实的何人、何时、何地、何事、怎么样和为什么等要素要在新闻作品中得到全面的、真实的反映,其中何人、何时、何地、何事这四个要素是“显在”的,可以直接看得见或感觉得到,因此关于它们的真实反映比较容易,如实、客观描述出来即可;而怎么样和为什么这两个要素处于“显在”和“隐在”之间,有些东西看得见,有些东西看不见,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发现其中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此,一些涉及“怎么样”特别是“为什么”的报道通常被人们称为“深度报道”,其真实性较难实现。
(2)事项真实。任何新闻事实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展开的,而展开的过程必然会形成一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或片断事实,我们把这样的部分或片断称作新闻事实的事项或事实单元。一件完整的新闻事实是由不同的事项构成的。根据各事项在整体新闻事实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我们将新闻事实的事项划分为这样几个基本事项:
①主要事项,指对一件新闻事实性质、形态、结果具有主导作用和影响的事实部分或事实片断;
②次要事项,指对一件新闻事实性质、形态、结果虽有影响,但相对主要事项来说影响较小的事实部分或事实片断;
③边缘事项,指对整个新闻事实的性质、形态、结果影响很小的事实部分或事实片断,其主要作用在于体现新闻事实作为事实的完整性,本身没多大新闻价值;
④背景事项,指构成一件新闻事实的各种背景事实部分,它反映着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烘托着主要事项的价值显现。所谓事项真实,就是指新闻关于这些事项的反映是真实的,且要做到每一事项本身的细节事项的真实。
(3)关系真实。构成新闻事实的不同要素、事项,总是处在一定的客观结构关系中。新闻报道只有把这些关系揭示出来,才能发现事实的真相。因此,新闻能否准确反映不同事实要素之间、事项之间的客观关系,才是新闻能否达到真实的一个关键所在。构成具体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些要素必须有明确的所指和高度的统一性,即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怎么样、为什么等要素要明确、统一。构成新闻事实的要素的内涵是不断变动的,其关系也是不断变动的。因此新闻报道必须把要素之间动态的关系反映出来,以实现关系真实。同时,新闻报道还要正确把握和处理不同事项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并准确反映出不同事项之间的客观关系。新闻报道不能遗漏构成新闻事项的必要事项,否则就会破坏新闻事实的本来结构,导致新闻的真实成为片面的、不周全的真实。新闻报道还不能颠倒不同事项之间的各种客观关系,比如主次关系、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前景与背景的关系、因与果的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等等。如果对事项之间的关系反映错了,即使新闻报道中包含了所有必不可少的新闻事项,新闻报道本身仍然是失实的。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税负转嫁有哪些方式?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参考答案:在经济交易过程中发生税负转嫁的途径是不同的,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前转(顺转)。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与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这可以说是税负转嫁的最典型也最普遍的形式,我们通常所说的税负转嫁主要是指这种情况。前转大多数发生在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上。
②后转(逆转)。在纳税人不能采取提高商品或劳务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税收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可以向后转嫁税收负担。
③散转(混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论税收是向前转嫁还是向后转嫁,转嫁的程度(部分或全部)要取决于许多经济因素和经济条件。有时税负转嫁过程是单纯的前转或后转,但更多的情况是前转和后转兼用,即将税款一部分向前转嫁给商品购买者,另一部分向后转嫁给商品供应者。这种前转和后转的混合即是散转。
④消转。纳税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消转是使税收负担在生产发展和效益提高中自行消失。由于纳税人并没有把税负转嫁给他人,纳税人所缴税款不过是通过提高产出效益而消化的,所以这只能视为一种特殊的税收转嫁方式。
⑤税收资本化。这是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如土地、房屋、股票)的课税,预先从商品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第2题:

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真实准确,体现在()

A.新闻基本要素准确无误
B.概括性事实真实客观
C.所引用的材料准确可靠
D.解释和评论客观公正
E.所使用的背景材料真实可靠

答案:A,C,E
解析:

第3题:

新闻报道侵害隐私权的具体方式有哪几种?如何避免新闻报道侵害隐私权?如果遇到隐私权侵权诉讼,媒体应如何为自己抗辩?


本题答案:1)具体方式:一是在传播内容公布、宣扬隐私;二是在采集信息的活动中侵入私生活区域。
(2)如何避免:要事先预防和规避隐私权诉讼,新闻媒介在思想上要把握三个原则,在技术上认真把好“三道关”:
(一)思想上的三个原则
1)社会政治和公共利益原则:侵害隐私权在公共利益原则下可以免于诉讼。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原则并不是对官员隐私权的剥夺或限制,而是为了保障社会政治和公共利益,牺牲个人某些隐私权。犯罪新闻报道涉及的大多是公共利益,一定程度上报道隐私不构成侵权;但是也不能时时标榜公共利益,报道的却是和公共利益无关的侵权内容。
2)满足受众的合理兴趣原则:满足受众兴趣是新闻媒体的责任,有时候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合理兴趣而对公众人物的私人活动进行公布,不构成侵权。因此新闻媒体进行报道时,应根据社会大多数人的看法和道德标准来决定一个新闻报道是否能符合公众兴趣,并且在主观上应该出于善意和诚意,报道个人隐私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无中生有。
3)人格尊严原则:犯罪新闻报道是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揭露,必要时可以涉及某些隐私,但是不能伤害到人格尊严。犯罪新闻报道不仅仅要维护无辜者的人格尊严,也要避免伤害到罪犯的人格尊严。
(二)技术上的“三道关”
1)把好“采访关”: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树立牢固的隐私意识,坚持做到:未经本人同意,不进入他人的私人空间(跟随警方执行警务活动除外);未经本人同意,不介入他人的私人活动;不偷看、偷拍、偷录他人的私人信息(有严重危害性的犯罪事件除外);在对方拒绝采访的前提下,不对案件的被害者及其相关关系人进行骚扰。
2)把好“写作关”:在犯罪新闻写作过程中,记者应该充分尊重他人的隐私,做到:有关性袭击的新闻报道不应披露受害者姓名身份,也不得发表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材料;不披露罪犯和犯罪嫌疑人和案件无关的性错误或者性关系;不披露未成年罪犯的姓名、住址等身份特征;不披露已经改过的当事人曾经的犯罪经历;不公布和案件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其他私人信息;不披露案件所有当事人及相关人和案件无关的身体精神方面的疾病。
3)把好“编辑关”:新闻编辑是最后的“把关人”,应该对新闻作品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查,对那些涉及隐私的信息要坚决除掉。编辑尤其不能犯“后生错误”,不但没有去掉隐私信息,为了追求刺激性效果,还添油加醋进行煽情,不但降低媒体的品位,也可能导致隐私以外的其他名誉权诉讼。

第4题: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如何避免失实(分析具体报道)


正确答案: (1)报道事实的原因
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
①体制性失实
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
②经济性失实
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
③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1故意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2非故意失实,也称业务性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2)如何避免报道失实
①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②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③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④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⑤描写要有分寸感
⑥要注明新闻来源
⑦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第5题:

实现近期目标的措施要()

  • A、具体
  • B、真实
  • C、生动
  • D、形象

正确答案:A

第6题:

判定能否构成“新闻诽谤”的基础性要件是()。

A.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B.新闻报道的措辞

C.新闻报道的立场

D.新闻报道的针对性


参考答案:A

第7题:

如何实现客观真实原则?


正确答案: 在办理公证事项过程中,为确保客观真实原则的贯彻执行,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查当事人申请办理公证的愿望是否确系本人真实意志的表示;
第二,申请公证的当事人,必须如实地向公证机构陈述需要证明公证的事实、根据和理由,以及证明的具体要求和证明后要达到的目的;
第三,公证员办理公证时,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第四,公证人员必须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

第8题:

逆查法能够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完整性,而顺查法能够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真实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简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表现方面。


正确答案: 1.新闻报道的五要素必须真实。
2.新闻事件的环境、条件、过程必须真实。
3.新闻报道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必须真实。
4.新闻报道引用的资料必须真实。
5.新闻报道的真实必须是全面的,符合社会的本质特征,符合社会的主流方向。

第10题:

如何认识“再现”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 描写性消息的特点就是“再现”。
(1)记录活的,有声有色的历史
(2)发挥形象的感染力、震撼力。描写性消息的功能在于,它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消息中的画面,对读者造成是觉得、感情的冲击,从而以活的事实,去感染、打动、说服读者。
(3)满足读者的视觉需要。“再现”是当代读者的一种心理需求,文字记者可以用笔将细节再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