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举例说明辛弃疾的词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

题目
问答题
举例说明辛弃疾的词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举例说明吴均《赠王桂阳》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正确答案:吴均在齐梁之际的文人中,身世地位比较特殊。他出身贫寒,少负高才,又有济世之志,但仕途却很不得意。这首诗题曰《赠王桂阳》,王桂阳,可能是当时桂阳郡太守王嵘。作者以诗赠人,实际上是借咏物以抒怀,用诗明志。诗中以青松自比,虽则位低,但心志甚高;境遇虽差,但不甘屈沉下僚。高远的志向虽未表露,但一旦凌厉直上,定可做出遮天盖地的贡献。这种极思奋发的声音,在诗风颓靡的齐梁时期,带有一种凌厉的风云快感。此诗在咏物中抒情言志,通篇贯穿理趣,但读起来却使人觉得生动有味,甚或为之耳目一振,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因为作者把说理完全融于形象之中,通过形象展示道理,这就不仅深化诗的主题,而且增加了它的艺术魅力。这与吴均的才力和其创作清拔的风格不无关系。

第2题:

对于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A.这首词局布运用比兴手法,个别譬喻,不具总体象征意义

B.这是一首抒情词,寄托词人屡遭排挤、报国无门的悲愤

C.这首词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上阙借物起兴,下阙托古喻今

D.这首词显示了辛词“肝肠似火,色笑如花”两种风格兼备的特色


答案:BCD

第3题: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运用了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通过描写田园之乐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情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对于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这首词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上阙借物起兴,下阙托古喻今
  • B、这是一首抒情词,寄托词人屡遭排挤、报国无门的悲愤
  • C、这首词局布运用比兴手法,个别譬喻,不具总体象征意义
  • D、这首词显示了辛词“肝肠似火,色笑如花”两种风格兼备的特色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举例说明《诗经·氓》一诗比兴手法的运用。


正确答案:比兴手法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方法之一。比,是打比方,兴,是托物起兴。在《氓》诗中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人由新鲜柔嫩的桑树叶起兴,引出女子内心对爱情婚姻的沉痛感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正值青春年华,容颜娇媚,男子对她的爱情也枝繁叶茂;“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此处用“鹘鸠”比喻年轻的女子,抒发女主人公对最初沉溺于爱情的甜蜜随后即遭冷落的人生际遇的深深哀怨,并以切肤之痛语对后世所有女子发出劝诫。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祖尔,三岁食贫”这几句中,诗人用桑树落叶起兴,引出女主人公对多年来贫苦生活的回顾。“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不仅比喻女主人公容颜已逝,年老色衰,也暗含爱情衰败、凋零。比兴合用,一唱三叹,抒发了女主人公对爱情与生活的沉痛感慨以及追悔莫及的怨恨之情。

第6题:

曹操的《短歌行》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简述《短歌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喻义。
曹操《短歌行》诗中多处用了比兴手法。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理想可望而不可即,用暮色苍茫中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贤者的四处奔走。而诗中多处引用《诗经》成句,主要表示作者对贤才的渴慕。

第8题:

论析《离骚》运用比兴手法的特点。


正确答案:《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诗中大量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舍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幻想世界。如诗人写他朝发苍梧,夕至县圃,以望舒,飞廉、鸾皇、凤鸟、飘风、云霓为侍从仪仗,上叩天阍,下求佚女,想象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场面宏伟壮丽,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

第9题:

《何日君再来》的歌词运用了比喻和比兴的手法。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摸鱼儿》结合作品实际,领会此词融贯全篇的比兴手法。


正确答案: 本篇比兴手法的运用不拘限于个别语句或局部的喻譬,而是通贯全篇,在总体上具有象征意义。如全词前后三次写及的残春景象,无疑是南宋局势风雨飘摇的象征;而词中美人之失宠见妒、伤春怀怨,则显然是作者遭际、心境的比况。整首词的外在形象与深层寓意若即若离,寄托深远。
全词以比兴象征手法抒写情怀。上片借物起兴,以江南暮春的衰残景象象征南宋微弱的抗金形势,借美人之伤春、惜春、留春、怨春,表达对抗金复国的满怀热望和深沉惋惜;下片托古喻今,用汉武帝时陈皇后的宫闱旧事比兴,以美人之失宠、见妒、闲愁、苦思,暗示自己南渡以来,长期遭受朝廷冷落、排挤、猜忌的际遇,抒发华年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激愤。全词抒情委婉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