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带“得”字的紧缩句产生在什么时代?它和递系式的“得”字句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题目
问答题
带“得”字的紧缩句产生在什么时代?它和递系式的“得”字句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紧缩句形式可以充当句法成分,如“高兴得一见人就笑”中的补语。(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基本句式为()

A.七字句

B.五字句

C.八字句

D.六字句


参考答案:A

第3题:

在宋代骈体文在句式上多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带“得”字的紧缩句产生在什么时代?它和递系式的“得”字句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1)“得”字构成的紧缩句(结果式的紧缩)和递系式“得”字句同出一源,也产生于唐代,“太子既生之下,感得九龙吐水,沐浴一身。”到了宋代这种紧缩句更为普遍应用了。“禁不得这般愁闷,直瘦得肌肤如削。”
(2)递系式的“得”字句和紧缩式的分别是:前者是描写性质,后者是叙述性质;前者只表示行为的状况,后者表示行为的结果(多用于夸张);前者在第二系里不能用主语,后者在第二部分可以用主语。

第5题:

京韵大鼓的唱词为上下句形式,基本句式是( )。

A:五字句

B:七字句

C:九字句

D:八字句


参考答案:B

第6题:

“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的句式是()

A.三字句

B.五字句

C.“三三七”字句

D.“三五七”字句


参考答案:C

第7题:

下列句子中哪一组反映了古代作者对锤炼句子的重视的?()①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③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④百炼成字,千炼成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第8题:

“千条紫,万条紫,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的句式是( )。

A、五字句

B、三字句

C、“三五七”字句

D、“三三七”字句


参考答案:D

第9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题目为什么要加"始得"二字?


正确答案: 作者在文章中强调"始得"的意图文章十分强调"始得",目的在于突出西山景是永州风景区最突出的."始"字在文章中四次反复出现,都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如第一段写作者游了高山,深林,回溪,幽泉怪石这是第一次强调"始得"之意.第二段开始,作者叙述发现西山经过时指出:"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表示望中所见开始感到深山不寻常的气象.这是第二次强调"始得"之意.第三次第四次强调"始得"之意,是在游西山胜景之后.作者游览了西山胜景,心神愉快,以致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这次游西山之后才算得上游览永州山水的正式开始.作者文中写"未始知","始指异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都是强调点明"始得"之意,表示游览永州胜景是从"始得"西山开始。

第10题:

什么叫“递系式”?宾语兼主语的递系式从上古到现代起了一些什么变化?


正确答案: (1)递系式:普通的句子只有一次连系,就是把谓语连系在主语的后面;但是有时候,一个句子可以包含两次连系,而第一次连系的谓语的一部分或全部分又兼用做第二次连系的主语,这样的句子结构,我们叫做“递系式”。递系式分为好几类,书中只着重谈宾语兼主语的递系式(“兼语式”的发展),同时也谈到谓语兼主语的递系式的发展。
(2)宾语兼主语的递系式的发展:宾语兼主语的递系式来源很远,结构稳定。
①在先秦时代,“使、令、遣”这一类的词往往用于递系式:
“使身死而为刑戮”;“令彭氏之子御”;“乃遣子贡之齐”
②到了汉代以后:
A.除沿用“使、令、遣”等词外,还使用其他的动词构成递系式,于是递系式的应用范围更加扩大了。“秦王拜斯为客卿”;“羽因沛公饮”;“即唤香儿取酒”;“婆子又劝宋江吃两杯。”
B.“使、令”等词后面的名词虽然处于兼位(宾语兼主语),但是,当古人用人称代词来代替名词的时候,由于没有表示兼位的人称代词,就只能用宾语代词“之”字来表示:“取瑟而歌,使人闻之。”
③中古时期,由于“之”处于兼位,容易被动摇。“之”字在这种地方渐渐让位给“其”字。“修德使其来”。由于“其”在中古时期不限定于用于领位,它还可以用于主位且偏主语性质,这说明:递系式中的两系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的认为处在兼位的名词或代词是宾语或主语。
④“五四”以后,汉语的表达内容丰富了,“使、令、叫、唤”等一类的递系式的使用范围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扩大。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鲁迅《祝福》)
⑤在兼位语显然可知的情况下,它可以被省略,这样就使不同施事者的两种行为并列在一起。从上古到现在都有这种情况:“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这高俅……若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