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魏晋南北朝“作家论”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魏晋南北朝“作家论”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文学论文是指论说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文学理论本身的文章。如刘勰的《()》,包含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文学评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的一个总结。


正确答案:文心雕龙

第2题:

论魏晋玄学、佛学理论对魏晋南北朝美术理论的发展影响。


正确答案: 随着社会的衰微、国家的解体等原因,儒家观念逐渐丧失其作用而趋中衰。以道释儒而实为道家观念的玄学是在魏晋时期产生的,玄学本质是根源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人们为了超越人生的有限而获取对无限的自由的满足,在玄学影响下的文艺对绝对自用的精神境界的向往成为一种强大的时代的趋势。这既是主观精神表现的一个自然发展,同时又是时代精神反映的必然。玄学以其独特的意象、有无、形神等观点,对当时及后世的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绘画美学由于受到玄学影响而表现出对主体精神的强调,又因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才发展并来势发挥重要影响的佛教的刺激而加强。到了东晋时,玄佛已日益合流,而且愈往后,佛学的影响愈强大。可以说,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理论,是直接从玄佛,尤其是佛学肇其端的。如我国美术史上美术理论之奠基顾恺之、宋炳、王微等人就受佛学影响,他们的著作带着明显的佛教思想的痕迹。
不论是玄学对无限精神境界的追求,还是佛学对客观世界的虚无观念,都没有导致对“象”、“形”的绝对的否定。佛学之法身独发类乎形,不出有无,不在有无等观念形成了中国绘画虽然极端重视神情却也并未放弃形、象这一重要而稳固特征的哲学渊源。同时,随着绘画艺术的愈趋精密,这种重精神而不放弃对形的描绘的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甚至出现了对自然造化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及精确描绘的倾向。如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中那种严格依据自然形色所作的类似西方油画式的设计。
齐梁阶段,在佛学大盛的同时,玄学影响减弱,由于取代门阀贵族以纵情声色享受的角度,把魏晋那种高深玄妙的精神内涵降到世俗中来。美术发展的进程中亦出现了与魏晋乃至刘宋时期颇为不同的审美风尚。

第3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墓葬的各期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A.第一期,东汉末至吴初(3世纪初——3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墓葬主要有前后室砖墓、单室砖墓。前后室砖墓,大多为规模较大的大型墓,一般都有前后室。前室平面多近方形,有的在左右附有耳室,墓门之前筑有较短的甬道,甬道之前接长斜坡墓道。后室较大,平面呈长方形,顶部为券顶。全长6-9米。这一时期墓葬与东汉时期墓葬差异不大,表明在孙吴初期东汉旧制没有较大的改变。大中型墓随葬品多陶器;青瓷器数量较少,器类主要有形体扁宽的罐、盘口壶、熏炉和五连罐式谷仓、蚕茧形胡子;另有漆器、铜器和铁兵器。还多随葬砖等之地的买地券、名刺木简、木方和五铢钱。单室砖墓,以长方形券顶砖墓较多,墓前设甬道。这类墓大多为中型墓。随葬品与前后室墓类似。
B.第二期,吴中期至东晋初(3世纪中叶——4世纪初)这一时期墓葬的地方特征显著。墓葬与第一期相似,可分为前后室墓、单室墓。前后室墓,多为前附甬道的前后室砖墓,顶部为四隅券进式的穹隆顶,有的墓室两壁向外砌出弧线,墓壁有的设有灯台或砌出灯龛,墓室之内出现了排水沟、砖棺床和砖塌。东吴中晚期的前后室墓葬,虽然形制上仍然继承了东吴早期的形制,但随葬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较多地使用青瓷器皿和青瓷质的模型器。值得注意的是,墓中出现了反映佛教信仰的遗物,如有些俑的额部出现了类似佛的“白亳相”的装饰,谷仓罐上贴塑佛像,随葬装饰佛像的带扣,甚至还出现了独立的陶制佛像。
单室砖墓,多为中型墓葬。一般前附甬道,墓室呈长方形,券顶。甬道一般位于墓室前端正中,也有一些甬道偏于一侧,个别的还带有耳室。有的墓葬带有斜坡状墓道。一般墓砖上模印有花纹,主要有钱纹、米格纹、人面纹等。也有的模印年号。这一时期的小型墓较前一阶段变化不大,新出现了甬道偏置一侧的做法,随葬品中也有了少量的瓷器,如罐、碗之类。随葬品中青瓷的数量、种类增多,釉色复杂化。出现褐色斑饰,褐色彩绘,甚至还出现褐色釉。
C.第三期,东晋至刘宋(4世纪初——5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墓葬在南京发现多处南迁大族的墓群,多为大中型墓。墓壁有的砌灯龛、直棂窗。壁砖多有纪年铭,纹饰逐渐复杂。大约在这一阶段的晚期,墓壁出现拼砌较大面积的七贤、荣启期等人物砖画。这一时期的墓葬形制有以下几种:前后室砖墓,这种形制是对前期墓葬形制的继承。长方形单室砖墓,结构简单,规模较小,顶部为券顶。带甬道的长方形单室砖墓。这类墓葬之中,形制多样,既有甬道位于墓室正中的凸字形墓葬,也有甬道偏于一侧的刀形墓葬。同时还出现了新流行的形制,主要有墓室接近方形的单室砖墓和甬道加长的单室砖墓。吕字形砖墓,即在甬道前端砌筑出类似小室的双室墓。随葬品减少,罐、壶、瓶类向瘦高发展,以凭几为中心的蹋上用具逐渐成组。
D.第四期,齐、梁、陈三朝(5世纪中叶——6世纪)这一时期的墓葬主要有带甬道的长方形单室砖墓、长方形砖室墓、“吕”字形墓、竖穴土坑墓等几种,墓葬形制基本继承了前期的特征。随葬品主要有陶器、瓷器、铁器、铜器、滑石器等。在一些墓中还发现祭台。


第4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鉴赏论与当时作家才性论的关系。


正确答案: (1)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要求鉴赏者具有杰出的鉴赏才能,另一方面又要克服种种不良的鉴赏偏向。才性兼优,才能产生真正的批评与鉴赏。
(2)作品之“物”对于鉴赏之“心”也有很大的制约作用。鉴赏其实就是对“物”的把握,不从“物”出发或者缺乏对“物”的正确估量,是难以达到真正的鉴赏的。

第5题:

魏晋南北朝“创作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缘情说。
(2)心物交融说。
(3)动静相济说。
(4)言意说。

第6题:

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建安时期的创作最为辉煌,其中代表作家是三曹、()和女诗人()。


正确答案:七子;蔡琰

第7题:

魏晋南北朝诗歌以()的创作最为辉煌,其中代表作家是()、()和女诗人()。


正确答案:建安时期;三曹;七子;蔡琰

第8题:

魏晋南北朝“作家论”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作家才性论的道德意识逐渐淡化,美学意味逐渐增强。
(2)开始认识到文学创作需要特殊的才能,非常看重并系统研究这种才能。
(3)强调作家才性的差异。
(4)注意作家才性的天赋与后天习染的关系。

第9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鉴赏论”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 (1)关于鉴赏才能。
(2)关于鉴赏者的性情。
(3)关于“味诗法”与“意象法”。

第10题:

魏晋南北朝鉴赏论中提出了哪些不良的鉴赏偏向?


正确答案: (1)信伪迷真。
(2)文人相轻,崇己抑人。
(3)贵古贱今,贵远贱近。
(4)名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