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单选题下列属于符箓派的道教人物是()。A 老子B 陶弘景C 魏伯阳D 葛洪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属于符箓派的道教人物是()。
A

老子

B

陶弘景

C

魏伯阳

D

葛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道教名山中,属于符箓派三名山的是()。

A.广东罗浮山
B.江西龙虎山
C.江苏茅山
D.江西閤皂山
E.四川青城山

答案:B,C,D
解析:

第2题:

什么是符箓?


正确答案: 符箓,也称“符字”、“墨”、“丹书”。为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道教谓可用它来“遣神役鬼”、“镇魔压邪”。东汉时张道陵张角等均曾以符箓为人“治病”或“驱鬼”。后正一派道士盛传其法。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有亲幸道坛受符箓事,魏太武亲受符箓,自是之后,每帝即位,必受符箓,以为故事。

第3题:

现在中国两大道教系统是( ).

A.符篆派

B.丹鼎派

C.全真派

D.正一派


正确答案:CD

第4题:

道教的派别有()。

  • A、内丹派
  • B、外丹派
  • C、逍遥派
  • D、符禄派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为什么道教有符箓?


正确答案: 符箓亦称“符字”、“墨箓”、“丹书”。道教法术一。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指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黄色纸、帛上。道教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符箓术导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载:“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又记:费长房向卖药翁(被称为壶公)学道,卖药翁“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道教在长期传习符箓术的过程中,创造了纷繁的符箓道法,造作了众多的符书。所创符箓难以数计符箓样式千奇百怪。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类:(一)复文。多数由二个以上小字组合而成,少数由多道横竖曲扭的笔画组合成形。主要见于《太平经》。(二)云篆。据说是天神显现的天书,实即模仿天空云气变幻形状或古篆籀体而造作的符箓。主要见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三)灵符、宝符。由更为繁复的圈点线条构成的图形。(四)符图。由天神形象与符文结为一体的符箓。这类符箓也很多,在古墓葬发掘中,亦曾发现过这类符箓。道教符箓使用十分广泛。有用于为人治病者:或丹书符箓于纸,烧化后溶于水中,让病人饮下;或将符箓缄封,令病人佩带。有用于驱鬼镇邪者:或佩带身上,或贴于寝门上。有用于救灾止害者:或将符箓投河堤溃决处以止水患,或书符召将以解除旱灾等。至于道士作斋醮法事,更离不开符箓,或书符于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将请神,令其杀鬼;或用符关照冥府,炼度亡魂。整个坛场内外,张贴、悬挂各式符箓。符箓术的思想基础是鬼神信仰,称其有召神劾鬼、镇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尔称有“小验”者,也并非其驱逐了致病之“鬼”,可能别有原因。据推测,某些病本轻微的患者,因相信符箓,饮符水后,造成一种鬼已驱去、病已脱身的心理态势。这类似于医学上的心理疗法,起作用的不是符箓本身,而是符箓所引发的积极心理状态,促使人体调动防御机制克服了疾病。另一种可能是气功的作用。如某些书符道士有很好的内炼工夫,书符时运气于符上,以之治病,而产生一定疗效。现代气功已经证明能治某些疾病,这种以符载气治病的方法,或许对某些病人有效。道书所谓“符无正形,以气而灵”,正是指此。道教自创始以来,即以符、箓、斋、醮为主要活动方式,其历史源远流长。但究竟何谓符箓,何谓斋醮,众说纷纭。有说纯属封建迷信,不屑一顾,有谓内含科学哲理,需正确对待。根据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保存资料,并采访龙虎山地区终生从事道教事业的老道工,应该讲所谓的符、箓、醮并非像社会上一般人所说的那样,它也有一定哲理,否则就不可能历代相传,延续至今。

第6题:

下列道教名山中,属于符箓派三名山的是()。

A.广东罗浮山
B.江西龙虎山
C.江苏茅山
D.江西閤皂山
E.四川青城山

答案:B,C,D
解析:
符箓派三名山分别是江西龙虎山、江西閤皂山和江苏茅山。

第7题:

道教受箓是怎么回事?


正确答案: 授箓礼仪是道教正一派重要礼仪。箓就是所说的法箓。箓的内容与箓的品位相结合,即是修炼到某种程度的道士只能受相应程度的箓。在科仪上也只能施行某种程度的道法。因此授箓既是正一派道士修炼等级的标志,也是道教正一派内道士教阶的标志。《天坛玉格》将正一道士的箓分为五个等级,即: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正六品,七品衔;升授“正一盟威经箓”,正四品,五品衔;加授“上清五雷经箓”,正三品衔;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经箓”,正二品衔;晋升“上清大洞经箓”,正一品衔。道士必须随着道功修炼和积累善功德行日渐进步,才能依品级逐步晋升。按传统,一般过三年才能晋升一级。如果没有功德和道行就不能晋升,否则会遭到天谴。

第8题:

道教的符箓是怎么回事?


参考答案:
  道教所从事的道术很多,符箓是其重要法术。它是以“符号”的形式把神力附着在规定的“文字”或图形上,并书写于特定的物品上(如纸、绢、木、石)使用的法术。古人想念桃木与缣绢(丝、缯)有驱鬼避邪的神力,并且又与具体的,有特定的含义,附着神力的“文字”相结合,形成了人们通用的“桃印”、“桃符”与“缣绢书字”等形式。这种巫术,后来被道教利用,并把符与谶纬家的图谶合二为一,使其更加神秘,并扩展其使用范围。东晋后,道教成熟,“符”“箓”上的文字越加复杂,用料越加广泛,并区分为“符”与“箓”两类。箓是写有所请神祗请之词不达意的单子,如同“名片”或“介绍信”,有了它,上面所请的神就会对持有者多加关照,而“符”则是画有神秘符号的沟通人神的法宝。

第9题:

正一派(符箓派)跟全真派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全真派重视修炼成仙,重视个人修炼:
1)始于金代初年,王喆号重阳子,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经典。修行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
2)全真派属于神仙道教的内丹派,认为人身即丹鼎,以身中精、气、神为药物,在身中烧炼成丹,就会成仙。
3)在宋元,分为全真南北两宗。南宗先命后性、北宗先性后命
4)全真派建立有传戒和丛林制度,全真派道士要求出家住观修行,不娶妻,不茹荤,不饮酒,其教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谓之“全真”。
经箓派重视符箓道法,主要以斋蘸科仪,画符念咒为主,侧重于借助神灵的力量:
1)正一派又称符箓派,张道陵创于东汉末期。
2)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业,茹荤,饮酒、不蓄发;
3)主要以符箓斋醮,祈福禳灾、去邪僻鬼、超度亡灵为主要宗教活动的道派。

第10题:

符箓道教与丹鼎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的两大类型。下列与符箓道教有关的选项是()

  • A、白莲教
  • B、太平道
  • C、五斗米道
  • D、葛氏道

正确答案: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