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多选题南社诗人的诗作,从形式上看,主要是旧体诗,但也有一些成员创作过新诗的尝试,写过一些通俗、自由的诗或者可供配曲的歌词,如《新杂谣》、《女子唱歌》、《爱祖国歌》、《华族祖国歌》、《中国公学校歌》、《惜别离》等,这些诗歌的作者有()。A苏曼珠B马君武C马骏声D周实E高旭

题目
多选题
南社诗人的诗作,从形式上看,主要是旧体诗,但也有一些成员创作过新诗的尝试,写过一些通俗、自由的诗或者可供配曲的歌词,如《新杂谣》、《女子唱歌》、《爱祖国歌》、《华族祖国歌》、《中国公学校歌》、《惜别离》等,这些诗歌的作者有()。
A

苏曼珠

B

马君武

C

马骏声

D

周实

E

高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A.拟古诗

B.悼亡诗

C.幽愤诗

D.咏怀诗


参考答案:D

第2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诗与旧体诗有各执一端、________的倾向。一些新诗人强调新诗的自由,自由到谁都看不懂的程度。而有些旧体诗人特别是有些刊物又过分强调格律,不得越雷池一步。他们虽然也同意“求正容变”,但实行起来却只求正、不容变。究其原因,都是正确创作方向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背道而驰丧失
B.格格不入放弃
C.分道扬镳迷失
D.分崩离析背离

答案:C
解析:
第一空,通过横线前文“、”可知,此处与“各执一端”构成并列的关系,“各执一端”指各自坚持各
自的观点或道理,D项“分崩离析”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与文段搭配对象“新诗与旧体诗”搭配不当,排除;其他三项均可,均能体现两者之间各走各的之意。
第二空,搭配“方向”,“迷失方向”为固定搭配,故锁定答案为C项。A项“丧失”指失去,与“方向”搭配不当,且程度过重,排除;B项“放弃”指抛弃,丢掉,可以搭配“财产”等,与“方向”搭配有误。

第3题:

自由体诗在打破旧体诗词格律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缺少节制,造成过于散漫的倾向。()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从《康桥再会吧》到《康桥西野暮色》,反映了徐志摩对()的不断尝试和探索。

  • A、近体诗
  • B、白话新诗
  • C、歌行体
  • D、今体诗

正确答案:B

第5题:

以十四行诗闻名的新诗人是谁?


正确答案: 冯至。

第6题:

①新诗口语化大众化方向是正确的,但旧体诗的优点不能全部抛弃②诗之形式美在于顺应自然取法适中,音乐性则古今中外好诗皆同③主张新诗形式上绝对自由者,在摒弃旧体诗格律化之同时矫枉过正了,将诗的形式美和音乐性一股脑儿抛弃了④20世纪初,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新诗随之而兴起,挣脱了旧体诗束缚思想之清规戒律,涌现出《雨巷》《再别康桥》等名篇⑤诗是最美的文体,形式美和音乐性不可或缺。不过,旧体诗死板的格律化固然不对,新诗在形式上绝对自由也未必妥当⑥看来,新诗要能流传千古,还得在形武美和音乐性方面下功夫,把矫枉过正的过正部分回归原位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②①⑥③
B、④①⑤②③⑥
C、④③②①⑥⑤
D、④⑥⑤②③①

答案:B
解析:
观察选项会发现四个选项首句一致。④句总领全文。在④句中谈论到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新诗不断涌现。比较四个选项,可看出①句衔接④句最为紧密。①句中“口语化、大众化”呼应了④句中“白话文”,后通过转折,引出旧体诗也有优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验证B项,后文③⑥两句谈到“矫枉过正”这个问题,应捆绑在一起。⑥句由“看来”引导出结论,放在结尾总结前文。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知识点】语句排序

第7题:

以通俗易懂见长、有“诗魔”之称的诗人()。


正确答案:白居易

第8题:

中国新诗是如何产生的。

A.从1914年到1917年年底,以胡适为代表一批文化先驱,领时代风气之先,开始有意识地用“白话”尝试诗歌写作,写出了一批“白话”诗。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了徐志摩的白话诗8首,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白话”诗作。以后《新青年》又陆续发表了刘半农、沈尹默等多位作者的一些白话诗,“白话”新诗写作渐为世人瞩目。1920年胡适的《新月集》出版,直接引发了“白话”新诗的创作热潮,新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新月集》也成为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B.从1914年到1917年年底,以胡适为代表一批文化先驱,领时代风气之先,开始有意识地用“白话”尝试诗歌写作,写出了一批“白话”诗。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了郭沫若的白话诗8首,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白话”诗作。以后《新青年》又陆续发表了刘半农、沈尹默等多位作者的一些白话诗,“白话”新诗写作渐为世人瞩目。1920年胡适的《女神》出版,直接引发了“白话”新诗的创作热潮,新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女神》也成为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C.从1914年到1917年年底,以胡适为代表一批文化先驱,领时代风气之先,开始有意识地用“白话”尝试诗歌写作,写出了一批“白话”诗。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了胡适的白话诗8首,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白话”诗作。以后《新青年》又陆续发表了刘半农、沈尹默等多位作者的一些白话诗,“白话”新诗写作渐为世人瞩目。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直接引发了“白话”新诗的创作热潮,新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尝试集》也成为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参考答案:C

第9题:

从新诗发展的角度看,《天狗》在形式上有哪些创新?


正确答案:《天狗》历来被看作是《女神》中最有特色的作品,在内容上,通过毁灭自我、创造新我来表现爱国精神,在表现手法上,借助某一形象来表现主题。《天狗》是豪放风格的代表,“天狗”形象具有彻底摧毁旧世界的豪迈气魄,同时也有彻底的自我否定精神。它的主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情绪饱满地表现了以爱国、反抗和进取为特征的五四精神,而且还在于它以形式上的“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真正做到了“诗体的大解放”,并表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让人们关于“白话能否入诗”的担心成为了多余,使白话新诗真正取代了传统旧诗在中国诗坛上的地位。《天狗》句式参差而短促,韵脚变换自然,全诗首尾相连,一气贯通,充分表现出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特点,特别是全诗一共29句,句句皆以“我”字开头,新奇不俗,不但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反而觉得自然天成,同时也有利于造成一种急不可待的气势和步步紧逼的节奏,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解放的意识,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天狗》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作品那充满理想光耀的自我抒情形象、大胆叛逆精神以及渗透在内容中的彻底解放感,在古诗那种严格的七言、五绝似的苦吟中是很难达到这种释放感的。也只有在高度自由、狂放不羁的诗行中才能得以充分表现。

第10题:

秋瑾写了一些文字极其通俗,在形式上有重大突破的政治鼓动诗,如()等。


正确答案:《同胞苦》、《勉女权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