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比较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题目
问答题
比较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比较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文学的真实观上的差异。


正确答案: 注重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现实主义强调关注现实、正视现实、忠于现实,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描写生活、反映生活,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此实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目的。可以说,现实主义的真实是一种本质的真实底蕴的真实,它通过对生活选择、提炼、改造、补充、加工、假定等创造一个更高意义上的现实世界的复本。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在总结自己的创作时说:“法国社会将写它的历史,我只能当它的书记。编制恶习和德行的清册、搜集情欲的主要事实、刻画性格、选择社会的主要事件、结合几个本质相同的人的特点揉成典型人物,这样我也许能写出许多历史家没有想起的那种历史,即风俗史。”巴尔扎克用现实主义文学成就了他的法国社会的“书记”,托尔斯泰也凭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了“俄国革命的镜子”,原因是他们真实地描绘了现实生活,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时代,当然,也流露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是侧重于对生活摹写的真实。
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是密切相关的。自然主义就是根据观察、按照科学的方法对生活的真实描写。真实是自然主义的最高品质,是自然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与前提。在这一点上,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一脉相承。两者的不同在于自然主义要求有更大范围与程度更为彻底的真实,它追求无所不包的真实,绝对的真实,严酷的真实,不带任何粉饰的真实,更注重表面与细节的真实。具体说来,现实生活中任何范畴里的事物都应真实地加以描写,即使是卑污、肮脏,甚至使人感到尴尬、道德感有所难堪的事物,自然主义文学都应该加以描写。由于有了自然主义,文学才超出了沙龙、舞会、林荫道、乡间别墅的天地,而有了矿井、坑道、小酒店、贫民窟、洗衣坊、工场里的车间、农村里的集市、大城市中的菜市场,以及农民在地头的劳动、工人的操作技术、乡间的酿酒的程序、交易所里的各种金融业务这些都不是作为背景被粗略地加以勾勒,而是作为作品的内容被加以细致详尽的描写。因此,自然主义是文学写实主义原则的又一次发展。
与现实主义的写实客观相比,浪漫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向往理想的文学精神。与现实主义的关注现实、正视现实、忠于现实不同,浪漫主义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特别执著于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用主观理想代替客观现实,竭尽全力表现人应有的生活图景,它的真实性更大的体现在情感的真诚上。正如席勒所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它不追求生活的真实、细节的真实,而是竭尽全力表现理想。为此,在诗人笔下,人可以死而复生,鬼可以丽而多情,白发长是“三千丈”,六月可以飘风雪显然,浪漫主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世界已不是生活原有的样式,它变幻无穷,丰富而多端,是一个心灵化的、情感化的空间,充斥着作者的主观感受、感情,张扬着作者的个性、灵性。所以,在真实观上,浪漫主义是迥异于现实主义的,它遵循情感逻辑,理想化原则,而不是像现实主义那样摹写生活,精雕细琢,对现实生活求“形似”。
现代主义文学的真实观。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摹仿、再现现实,反对按客观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追求个体主观感情不受限制的充分表现。它不重视外在的客观现实,而强调非理性的现实、心理化的现实、梦幻的现实、超现实。表现主义文学倾向于对人的心理与精神的向内转、内心的外化。新小说派的纳塔丽·萨洛特认为,旧小说不能展示心理现实,对现代主义作家来说,小说的兴趣中心是要揭示新的“心理要素”。超现实主义力图把现实与梦幻结合成“超现实”,它的实际效应是使现实融入了梦幻之中,使现实梦幻化。现实梦幻曾是浪漫主义的一种表现手法,以实现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超现实主义把梦幻视为对象本身,把虚幻的、无意识的心理因素引入文学,力图从中寻找“最高真实”。现代主义作家不重视现实的整体性,而强调它的碎裂,把微观世界绝对化,认为文学的任务就是描述人的心理要素,把文学归结为自我表现。
总而言之,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哲学基础及自身发展的原因,这四种文学类型或文学思潮在真实观上是有差异的,显出了各自的特征,但它们之间也有联系,比如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等。

第2题:

表现主观理想,抒发自己强烈的个人感情,反映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文学
  • B、现代主义文学
  • C、浪漫主义文学
  • D、现实主义文学

正确答案:C

第3题:

“五卅”以后为创造社后期,后期创造社倡导()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革命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答案:C
解析:

第4题:

0世纪文学是20世纪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折射,它主要包括()。

  • A、新的现实主义文学
  • B、无产阶级文学
  • C、前期现代主义文学
  • D、浪漫主义文学
  • E、后期现代主义文学

正确答案:A,B,C,E

第5题:

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梵第根的三层次说指出,国学、比学与总学,作为各具特色的三个层次,分别构成含义不同的独立学问,但三者彼此关联,相互补充,共同组成文学研究的有机整体。区别在于,国学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现象,比学关注国家之间的文学关系,总学则解决各国文学的共同发展。三者不仅在平行的逻辑上相互补充,而且还在发展的时间纬度上递进关联。如果说国学是比学基础的话,那么总学则是比学的目标2歌德提出世学概念,我们应当看到,比学必将超越语言、文化、政治界限,迈向更广阔的世学。正如钱钟书所说:“比较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及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超越民族界限,融全世界文学为一体的文学,必将随着比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而产生。

第6题:

简要说明“翻译文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翻”和“外”的概念有重合之处,但并不等同。
首先,二者的著作人主体有区别。“翻”是一种再创造。
第二,翻译的结果,即译本,是独立于原作而存在的,并不是原作的简单复制。
第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一个文本的最终完成要由读者来实现。而译本的读者群不是原作的读者群。因此,外是表示文学国别归属的概念,而翻则是由不同语言文本的转换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2翻是翻译学学科的组成部分,由于文学翻译要跨语言、跨文化,所以翻成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沟通传播的桥梁,因此翻属于比学研究的对象3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即具有国际视野,相对于本国文学的外国文学,也必然会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二者也是既有交叉又各自独立。

第7题:

比较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正确答案: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各种以悖逆传统文学为共同特点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⑴从哲学思潮、社会思潮看,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理性主义,非理性化特征。反对用理性来认识事物,主张靠一种直觉。现代主义作家热衷于潜意识、性本能、梦境幻觉、自动写作,意识流方式展示内心心理。
⑵从文艺表现的内容看,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表现人性异化,非人化现象。
⑶从作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态度看,传统与现代主义作家都要反映现实描写社会,但具体表现不一样。如传统的作家,批判人性丑恶、金钱的罪恶。现代主义作家从个人角度、从局外人身份,对社会作笼统的攻击,给人以无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同时又是对社会的全盘否定。
⑷从文学艺术观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是以表现论为基础的,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有两种倾向:
一、是注重表现。
二、是主体客体化。而传统文学强调,文学要再现和模仿生活。
⑸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创造,追求形式主义倾向他们对艺术形式和技巧进行大胆的革新与创造,敢于标新立异,表现反传统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段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20世纪的现实主义跟传统现实主义的较大差异,就在于突出了人物的主观感受和精神探索的描写。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理性信念的失落是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一类是正面人物,他们有对生活目标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内心世界复杂。另一类是有缺陷有弱点的普通人,但他们是好人,是实实在在地干了不少被人忽视、被人不屑却有益于社会的事,世界正是由他们组成的。

第8题:

代表18世纪西方文学主要成就的启蒙文学主要包括()。

  • A、法国启蒙运动文学
  • B、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 C、德国民族文学
  • D、浪漫主义文学
  • E、现代主义文学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二战后,英国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形势开始减弱,现实主义文学则得到蓬勃的发展。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狄更斯的文学创作所属文学流派是()

  • A、批判现实主义
  • B、自然主义
  • C、浪漫主义
  • D、现代主义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