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多选题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是()A板报数量大B办报地址广C报刊的种类多D文艺报看多

题目
多选题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是()
A

板报数量大

B

办报地址广

C

报刊的种类多

D

文艺报看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第一次反共高潮


正确答案: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它政策重点由对外抗日转移到对内反共,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之后,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则进一步确定了以军事反共为主、政治反共为辅的方针。在这种背景下,国民党反动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停止了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并把对国民党政府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方针,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统治集团中亲日派和英美派发生分裂,汪精卫亲日集团公开投敌,亲英美的蒋介石集团则继续留在抗战阵营中,但是,他们也表现出很大动摇性。1939年12月,国民党胡宗南部侵占了陕甘宁边区的淳化、正宁、宁县等五个县城和边境的十六个区;中国共产党从抗战大局出发,一再忍让,在对其谈判未果后,被迫自卫反击,坚决打退了来犯之敌,恢复了陇东大部地区。在山西,阎锡山则发动了十二月事变,进攻抗日决死队(新军),新军和八路军协同作战,击退了来犯之敌,并从抗日大局出发,主动提出停止摩擦,后双方达成了停止武装冲突、划区抗战的协议;1940年2月至3月间,国民党石友三、朱怀冰等部配合日伪进攻晋东南太行区的八路军总部,八路军一二九师与晋察冀南下部队相配合,歼灭朱怀冰部主力两个师的大部及反共游杂武装万余人。之后,八路军主动提出休战,双方议定以临(汾)屯(留)公路和长治、平顺、磁县一线为界,该线以北为八路军防区,以南为国民党军队防区。至此,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第2题:

简述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及特色。


正确答案: 1)与外报相反的发展路线;
2)与外报相比,国人所办的这些报刊均属政治家办报;
3)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
4)品种多样;
5)办报与办学会、办学堂相配合。

第3题:

维新运动是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思想启蒙运动,维新人士纷纷创办自己的报纸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办报高潮。在出现的众多报纸中最为著名的有()

A.《中外纪闻》

B.《强学报》

C.《时务报》

D.《蜜蜂华报》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一、他们先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后来又披着商业的外衣在中国办报,实际上是在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和维护这些国家的在华利益摇旗呐喊。
二、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大多数是中国通,这些都为他们办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有些在中国办报的个国人直接参与了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有的干预中国维新运动,有的出面干涉租界的诉讼等。
四、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他们所办的报纸大多中国化。

第5题:

简述第一次国人办报的过程和影响?


正确答案:随着维新派的需要,维新派率先创办中外纪闻和事务报,当然在这之前还维新派在上海出版了强学报,但是事务报才是打向维新东山再起的第一炮。接着促进了国人办报的观念第一次办报的数量大,办报的地区广淡淡然这次办报的主流任然视为新拍的板报活动知新报在澳门建立舆论阵地。国闻报在华北建立舆论阵地,华中地区也出现了想学新报和相报等等因系列的国报使得国人板报出现了一个高潮。使得革命派的报业步步加紧相互促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也使得中国的近代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第6题: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是()

  • A、板报数量大
  • B、办报地址广
  • C、报刊的种类多
  • D、文艺报看多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对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应该如何评价?


正确答案: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和他们所办的报刊,也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分析。首先应该看到,来华办报的外国人,传教士也好,商人也好,外交官也好,慈善家也好,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宣扬自己的观点到中国来的。他们当中,多数是敌视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的。有的是披着袈裟的文化特务,有的是穿着商人外衣的政治间谍,有的还直接参加过对中国的武装侵略。但是,能不能把所有的外籍报人都视为文化特务、政治间谍和侵略者呢?不能。因为有的外籍报人确实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而来,并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如马礼逊和米怜;有的外籍报人来华的动机虽然不好,但他们的办报活动客观上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其影响而成为改革者。其次应该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报刊,多数是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摇旗呐喊的,但也有少数报纸对中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和革命事业是持同情态度的。第三,还应该看到,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譬如,他们将铅字、机器等印刷设备和石印、铅印等印刷技术传入中国,为中国人自办报刊提供了物质条件;他们将西方报刊形式传入中国,改变了我国古代报刊的原始形态;他们把西方言论、出版自由等观念传入我国,促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蓬勃发展等等。此外,中国近代的许多著名报人,象王韬、黄平甫等,都是先在外国人办的报馆工作,有了经验和资本以后才独立办报的。所以,从总体上看,中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是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服务的,但对具体人和具体报刊,要作具体分析。否则,就会陷入狭隘民族主义和盲目排外的泥坑。

第8题: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出现在()。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至甲午战争前

C.1896年至维新变法失败

D.20世纪初年


正确答案:C

第9题: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正确答案:1921年11月爆发的陇海铁路大罢工先于史学界以为的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1922年的香港海员大罢工.这次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铁路工人大罢工,规模大,范围广,表现出工人阶级的团结性和斗争精神,并且得到各地工人广泛的同情和支持,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开展.因此,它是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内容:四次罢工分别是: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2年10月开滦煤矿罢工和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第10题:

国人办报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正确答案: 国人办报首先是从对外报的利用开始的。外报以其内容丰富和传播迅速吸引了大量中国读者,但在政治上替外国说话又为中国人所不满。中国人在同外报打交道中,渐渐地对它熟悉起来,甚至开始为自己所用。这种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官员与商人,从外报上收集情报,了解政治、军事、商业动向;二是在外报工作的华人,从刊发“替华人说话”的文章到利用外报的条件创办华人主编的中文报纸。前者如林则徐主持编译外报,后者如王韬、陈蔼廷主编中文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