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多选题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表现为()A强烈的变化态势B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C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D坚持对传统的继承E.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题目
多选题
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表现为()
A

强烈的变化态势

B

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

C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

D

坚持对传统的继承E.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被认为真正的文学批评的世纪是指()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


参考答案:C

第2题:

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首先表现为()

  • A、文学批评内部的相互运动
  • B、文艺学内部的相互运动
  • C、文学内部的相互运动
  • D、文学理论内部的相互运动

正确答案:B

第3题:

文学批评由于善于吸收当今文学批评的最新发展,因此其方法论的特征表现为()

A.统一性

B.开放性

C.多声部

D.单一性

E.共同性


参考答案:BC

第4题:

20世纪文学批评具有批判否定的革新态势,(),批评的理论化,()等世纪特征。


正确答案:语言学转向;批评的全球性

第5题:

20世纪文学批评是在怎样的哲学背景下产生的?


正确答案: 在批判古典哲学的前提下,20世纪形成了众多的哲学流派,它们各辟新径,呈现出多元和渗透的趋势。与文学批评关系密切的是分析哲学、现象学和哲学分支中的科学哲学。
(1)分析哲学,主要观点是:一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他们把本体论、认识论乃至伦理学等问题都当作语言问题加以研究;二是推崇分析方法,将分析方法应用于语言,以揭示语言的基本要素及其联系方式。正是在分析哲学的倡导下,20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学转向”。哲学关注的对象由主客关系或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转向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问题成为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代表人物是维特根斯坦。
(2)现象学,其创始人是胡塞尔,现象学倡导“回到事实本身”,一切实在事物都必须按照它们在我们心中的面貌作为纯粹的“现象”来对待,对于文学批评而言,现象学对认识主体的意识的肯定和论证,为文学批评的重心从文本向读者转移提供了理论根据。海德格尔则将历史引入现象学。
(3)科学哲学,波普提出了证伪理论,认为科学的精神不是在坚持不懈的批判过程中寻找真理,科学的特征在于批判思维。批判与探索成为20世纪人文科学包括文学批评的基本精神。20世纪的哲学是一个大分化、大融合的过程,它们相互对峙、抗衡,同时又相互渗透、合流,从而推动了哲学的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更新。

第6题:

20世纪文学批评的特征表现为()

  • A、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
  • B、强调模仿自然的原则
  • C、推崇语言
  • D、严密的思维方式和冷静的科学态度
  • E、全球意识

正确答案:A,C,D,E

第7题:

简述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


正确答案: ①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括了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成分。
②文学批评要把理性思维方式与感性活动方式沟通与融合,把逻辑思维方式艺术思维方式沟通与融合,把思辨性与感悟性沟通与融合。

第8题:

简述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


参考答案:①强烈的变化态势,变化构成了文学批评的生命所在,否定和翻新成为文学批评的发展方式。
②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语言由以往的媒介或工具上升为文学的本体属性,成为文学批评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
③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所关注的重心不再是一些具体的文本,而是文学批评的性质、目的、对象和研究方法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④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20世纪文学批评跨越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成为一种国际性思潮。

第9题:

20世纪文学批评的理论化特征主要表现为()

  • A、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地位
  • B、注重理论建构
  • C、注重文本分析
  • D、严密的思维方式
  • E、冷静的科学态度

正确答案:B,D,E

第10题:

描述20世纪之前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一)古希腊罗马的文学批评。西方文学批评的源头是古希腊和罗马,以柏拉图有关文艺的对话和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为代表,这些著作主要是关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但其中也有一些作家作品评论。他们的文艺思想和批评实践,在欧州产生深远的影响。古罗马文艺理论批评家贺拉斯的《诗艺》在文学批评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批评。14-16世纪欧州文艺复兴构成了近代欧州文学批评的起点。有褒扬作品之美的评论,也有挑剔作品不足的评论,还有一些评论家则开始对作品作历史的、地理的思考。可以说,16世纪的文学评论已具备了今后发展的不同方向。到的是法国人文主义评论家蒙田(1533-1592)的《随笔集》。
(三)17-19世纪的文学批评。
(1)17、18世纪欧州文学批评的主流是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批评崇尚理性,尊重古代传统和权威,提倡适度和均衡,要求作者遵守各种写作规则。英国的约翰逊,法国的布瓦洛、伏尔泰等。约翰逊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集中表达了他的批评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真实,二是“道德真理”。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具有大胆的批判精神,并十分强调文学对民众的宣传和启蒙作用,莱辛的《汉堡剧评》是其代表。
(2)19世纪浪漫主义批评被视为是对传统文学批评的反叛。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的最大特点是标举文学的解放,他们蔑视各种陈规旧律,主张文学要回到自然,强调诗人个性的伸张。诗人的想象和情感成为批评的指归,独特和创新被封为时尚。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
(3)19世纪另一有影响的批评模式是实证主义文学批评。实证主义批评注重搜集和考证与文学有关的各种材料,主要包括传记和环境,斯达尔夫人第一次以专著的形式对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
(4)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的著作标志着文学批评的独立和成熟,代表人物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5)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活动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发展的高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最根本的一点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环境、社会生产关系、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政治生活是解释文学的发展的最终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