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清政府制定了哪些新闻法规?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清政府制定了哪些新闻法规?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民国初年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反动本质?


正确答案: 民国初年新闻法律制度,经袁世凯及其继任者的百般扭曲,形成以下三个十分显明的特点:
(1)在形式上采用自由新闻体制。中华民国成立后,在形式上采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原则承认“主权在民”。
(2)带有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在立法上,辛亥革命胜利后,由于中华民国的法律一时难以出台,因而只能暂时沿用前清的法律中与民国国体无抵触的内容,使新法律仍带有旧时代的痕迹。
(3)滥用军法,惟军阀意志是从。辛亥革命后,地方政权大都为旧封建军阀所窃取,这些旧军人毫无民主观念,横行霸道,鱼肉百姓。
总之民初的新闻法律制度是袁世凯及北洋军阀为维护自身利益,钳制新闻事业而颁布实施的,它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第2题:

新闻活动的渠道有哪些?各自采用方式、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一、亲身传播:
1.采用的方法:言语传播(面对面交谈、远距离电话会谈);文字传播(私人信件、电报、传真、邮件和手机短信);体态语言传播(手势、眼神、表情);信号传播(暗记、旗号等)
2.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3.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4.缺点: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第二、大众传播:
1.方式: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中国只包括前三种)现在再加上网络媒体
2.特点: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所以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3.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4.缺点:反馈很慢,互动性差
第三、群体传播:
1.方式:集会、发布会、讲座、报告会、讨论会
2.特点:既属于无定向传播又属定向,长处和不足节余二者之间。

第3题:

新闻学基础知识解答。专业的。

新闻的特性是什么?

 新闻的特征是什么?

 新闻的特点是什么?

 新闻的功能是什么?

 新闻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理解这一定义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

1.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

“新近发生”是个很容易理解的话语,新闻的“新”主要就体现在这里。

我们又把新近发生区分为“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两种情况,套用英语的时态来解说,“已经发生”是过去时态,“正在发生”是现在进行时态。前者是已经结束了的事件,后者是正在发展变动尚未出现结局的事件。当下的新闻由于传输设备的现代化,报道速度越来越快,正在发生的事件尚未出现结局就已经被报道出来。对一个事件连续追踪报道,甚至干脆进行实况转播,让报道和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时进行,已经是新闻界常常采用的手段。据此,我们在定义中补充了“正在发生”的话语。

还有必要解释一下“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这一话语。现代新闻报道的对象未必都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当时不为人们所知,虽已时过境迁,但一旦发现它的时候,它仍然有很强的报道价值,这样的事件仍然可以被作为新闻报道出来。例如二战期间日本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美军击落,一些详情细节直到80年代才被报刊披露。2000年美国总统竞选,副总统戈尔正努力角逐民主党总统提名时,美国报刊突然披露“戈尔年轻时嗜大麻”,把几十年前的往事也抖搂出来了。1970年中国云南发生强烈地震,当时为了粉饰太平,只报喜不报忧,2000年初还有报纸载文报道其详情。这些事件差不多算是“旧闻”了,但由于是刚刚发现的,仍能给人以新鲜感,所以新闻报道也少不了这样的类型。

2.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

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值得报道,我们强调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有价值的。所谓有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一是有教育作用。就像美国《现代新闻报道》的作者华连所说的那样“教诲”“鼓舞”读者,也就是对读者的思想、道德、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是有认识作用。可以使读者获得有关社会、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是有怡情作用。这里所说的怡情,不包括低级趣味在内。那些对影视明星的私情家事不厌其烦地加以报道的所谓新闻,实在是把肉麻当有趣。我们所说的“情”,是指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趣。

3.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是报道事件的,但事件本身并不就是新闻。一件有价值的事件,还必须通过“报道”才能成为新闻。

报道,指记者或其他新闻工作者、爱好者对有价值的事件进行采集、处理之后,再通过相应的新闻传播途径公之于世的手段和过程。
真实 及时 是特性
真实 及时 是特性
真实 及时 是特性
真实 及时 是特性

第4题:

1906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新闻法规《大清印刷物专律》共6章41条。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正确答案: 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
(1)言论出版及新闻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
(2)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
(3)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
(4)报刊禁载事项
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
(1)资本主义的形式,封建主义的内容
(2)无法取信于民,在实践上缺乏全面实施的社会基础
(3)无权制裁在华外报,染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第6题:

清末制定了哪些基本法律?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1)刑法有《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
(2)民法有《大清民律草案》;
(3)商法有《奖励公司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改订奖励华商章程》等;
(4)诉讼法有《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等;
(5)法院组织法有《大理院审判编制法》、《法院编制法》等。
清末法律的基本内容如下:
(1)保护地主买办阶级的私有财产权;
(2)承认和保护私营工商业;
(3)镇压人民的反抗;
(4)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家庭关系;
(5)保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和利益。
(6)还确认了保护帝国主义侵略分子的领事裁判权制度。

第7题:

简述新闻体制定义、新闻媒介所有制形式、从国家制度看新闻媒介特点。


正确答案:新闻体制指的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新闻媒介所有制有三种:
1)私营媒介: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西方报纸基本上都是私营媒介,以美国为代表。
特点:董事会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依托财团;以盈利为目的;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迎合受众;监督政府有一定力度。
2)公营媒介: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公营电台、电视台,还没有公营报纸,以BBC为代表。
特点: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不受政府控制;半官方机构;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强调对公众负责;不播广告。
3)国营媒介: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部分发达国家为此种体制,以意大利国家电视台为代表。
特点:完全依赖政府;政府宣传机构;节目严肃但呆板。
从国家制度上看:
1)以中国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媒介特点:新闻媒介国家所有;新闻媒介以有利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新闻媒介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党和国家从多方面支持、扶植新闻媒介。
2)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媒介特点:政府没有直接控制媒介;除美国以私营独占媒体外,其他发达国家都存在存在公营、私营并存的格局。私营比例在上升;报纸杂志无需登记,可以自由创办。电台、电视台的创办需经严格审查。
3)其他发展中国家新闻体制比较复杂,特点是:多种所有制并存;新闻媒介大多有政府或政党背景;新闻媒介支持国家发展。

第8题:

新闻道德和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特点各是什么?
新闻道德是新闻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基于新闻工作的特点而形成的行为准则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新闻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特点:
(1)为人民服务的坚定的政治品德;
(2)忠于事实、忠于真理的坚定的思想品德。

第9题:

清政府制定了哪些新闻法规?


正确答案: (1)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
1)言论出版及新闻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
1908年颁发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它第一次在法律性文件中明确做出赋予国民以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规定,具有资产阶级法制的色彩。
2)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
1906年7月,清廷颁布了《大清印刷物专律》,对报刊的注册、审批、处罚等都作了严格规定。同年稍后又颁布了《报章应守规则》,作为前一法律的补充。
1907年颁布了《报馆暂行条规》;
1908年颁行《大清报律》,由批准制改为注册登记制加保证金制。
3)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
主要体现在《大清报律》中。
4)报刊禁载事项
《大清报律》中有严格规定。

第10题:

新闻立法:指的是统治阶级制定、颁布和修订新闻法规的程序的过程,它是新闻法制的首要环节。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