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填空题魏晋时期,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动摇,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解放带来了文学的解放,文学创作获得较为自由的发展,()观念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题目
填空题
魏晋时期,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动摇,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解放带来了文学的解放,文学创作获得较为自由的发展,()观念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思想,文学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格局;


正确答案: 此一时期的文学格局是随着战争的进程变化的,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抗战初期(1937年7月—1938年10月),抗战中期(1938年10月—1944年9月),抗战后期及内战三年(1944年9月—1949年9月)。在空间上看,可以分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大后方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各时段和各区域的文学都有各自的特点。

第2题:

赵树理的代表作()等成功开创了文艺大众化的创作方向,对解放区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 A、《小二黑结婚》
  • B、《李有才板话》
  • C、《李家庄的变迁》
  • D、《茶馆》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赵树理

B、丁玲

C、周立波

D、柳青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析解放区文学创作概貌。


正确答案: ①《讲话》以后,解放区文学创作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文学的工农兵方向得到贯彻,文艺对革命事业的配合更为有力,文学创作在民族化大众化方面获得重大进展。
②解放区文学创作的特征:服务于时代政治任务的功利性,艺术追求的乡村化,作家心态的工农兵化。
③解放区文学创作呈繁荣态势:小说、新歌剧、民歌体叙事诗等都有重大收获。

第5题:

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儒家思想的衰落,玄学和佛学的兴起,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摆脱了儒家经学附庸的地位,开始重视文学本身的创作和审美特征,注意对文学的艺术表现技巧的研究,侧重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

第6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表现为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中主要的流派是()等。

  • A、儒家
  • B、法家
  • C、墨家
  • D、道家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解放区文学创作基本上以()的发表为标志,划分为两个阶段。


正确答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8题:

魏晋时期,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动摇,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解放带来了文学的解放,文学创作获得较为自由的发展,()观念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正确答案:思想;文学

第9题:

简评1942年以后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成就特点和新面貌。


正确答案: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文艺在工农兵文艺方向指引下,作家深人工农兵火热的斗争生活,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有影响的作品,形成解放区文艺繁荣的局面。如小说方面有:赵树理的短篇《小二黑结婚》、中篇《李有才板话》等,孙犁的短篇《荷花淀》、《嘱咐》等,丁玲的长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长篇《暴风骤雨》,孔厥、袁静的长篇《新儿女英雄传》,康濯的短篇《我的两家房东》等;诗歌方面有长篇叙事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张志民的《王九诉苦》等;歌剧方面有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阮章竞的《赤叶河》、魏风等人的《刘胡兰》等。
解放区文艺的特点是:
①主题和题材的新开拓,表现和歌颂了解放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奴隶变为主人的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歌颂了解放区新社会、新生活、新人、新风貌。
②创造了工农兵及其干部的新的人物形象,他们真正成为以历史主人面目出现的文学作品的主人公。
③旧形式、民间形式的借鉴、改造和创新,如《新儿女英雄传》对章回体形式的发展,《白毛女》对秧歌剧的创新、发展等。
④群众语言的运用。以上特点形成了解放区文艺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有所不同的新的面貌,也表现了一些作家风格的变化。

第10题:

新时期文学在文学环境、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