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红军在长征途中办过哪些重要报刊?

题目
问答题
红军在长征途中办过哪些重要报刊?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大约一年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工农红军仍坚持出版屯一些油印报刊及其它宣传品。
《红星报》在长征中已经代替了《红色中华》作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宣传机关。编辑部随中央军委行军,仅有的两条扁担挑着4个铁皮箱子,每期油印七八百份发至连队。不管是在瑞金还是在长征路上,《红星报》都很重视依靠全党全军办报。它的编辑部平常只有三五人,却拥有一支500多人的通讯员队伍。这些通讯员有部队的各级领导,也有战士。它的社论及许多评论文章,大部分由中央党政军的领导和各方面的负责同志撰写。周恩来、朱德、博古、王稼祥、陈云、彭德怀、聂荣臻、洛甫等都曾为《红星报》写过社论和文章。由于《红星报》的宣传对象绝大部分是工农出身的红军战士,因此该报很注意大众化、通俗化,文章短小精悍,版面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易懂,深受红军战士和广大群众的喜爱,被称为“革命的喇叭”。
此外,还有红三军团的《战士报》;红一军团的《战士》及《战士快报》;总政治部机关刊物的《前进》;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红炉》和《红炉副刊》;红二方面军的《前进》和《战丰报》;红四方面军红九军政治部的《不胜不休》等等。这些报刊都是油印的它们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伟大的长征。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红军长征过云南时党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 B、通道会议
  • C、扎西会议
  • D、黎平会议

正确答案:C

第2题:

刘少奇在红军长征途中曾担任过红八军团红五军团党中央代表和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务。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今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请谈谈长征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当下的中国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答案:
解析:
长征使得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战略转移,推动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实现了从南方到北方的军事战略上的转移,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长征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关键一环。在长征途中,党召开了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结束了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征还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准确把握我们的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坚持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是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协调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继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深入研究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长征精神核心在于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而中国梦正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是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也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只有全体人民脚踏实地、辛勤劳动、自强不息,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4题:

红军长征始于哪年哪月,是什么战役失败导致红军被迫长征的?


正确答案: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

第5题:

红军在长征途中办过哪些重要报刊?


正确答案: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大约一年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工农红军仍坚持出版屯一些油印报刊及其它宣传品。
《红星报》在长征中已经代替了《红色中华》作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宣传机关。编辑部随中央军委行军,仅有的两条扁担挑着4个铁皮箱子,每期油印七八百份发至连队。不管是在瑞金还是在长征路上,《红星报》都很重视依靠全党全军办报。它的编辑部平常只有三五人,却拥有一支500多人的通讯员队伍。这些通讯员有部队的各级领导,也有战士。它的社论及许多评论文章,大部分由中央党政军的领导和各方面的负责同志撰写。周恩来、朱德、博古、王稼祥、陈云、彭德怀、聂荣臻、洛甫等都曾为《红星报》写过社论和文章。由于《红星报》的宣传对象绝大部分是工农出身的红军战士,因此该报很注意大众化、通俗化,文章短小精悍,版面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易懂,深受红军战士和广大群众的喜爱,被称为“革命的喇叭”。
此外,还有红三军团的《战士报》;红一军团的《战士》及《战士快报》;总政治部机关刊物的《前进》;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红炉》和《红炉副刊》;红二方面军的《前进》和《战丰报》;红四方面军红九军政治部的《不胜不休》等等。这些报刊都是油印的它们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伟大的长征。

第6题:

什么说石城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


正确答案: 因为石城是红三军团和少共国际师长征的出发地。

第7题:

抗战时期党在解放区办过哪些重要报刊?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事业晚是欣欣向荣。延安成了当时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在这段时间里,党在解放区办了以下几家重要的报刊:
一、《新中华报》。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华》报。1935年11月25日,原来在瑞金出版的《红色中华》在陕北瓦窑堡复刊。193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鉴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势,将《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作为陕甘宁政府的机关报,迁至延安出版。1939年2月7日,正式改组成为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由向仲华、李初黎等主编。
二、《解放》周刊。1937年4月24日在延安创刊,是中共中央的政治理论机关刊物,由张闻天主持。该刊除宣传党在抗日时期的方针政策外,侧生于发表理论文章。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首先在《解放》周刊发表的。
三、《共产党人》杂志。1939年10月20日在延安创刊。这是一份以党的建设为中心的党内刊物。毛泽东为它写了发刊词,指出办这个刊物的目的是“帮助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就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来的。
四、《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当时,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十分困难。为了集中人力财力办好一份主要的报纸,党中央决定将《解放》停刊,合并《新中国报》与新华社办的《今日新闻》,出版《解放日报》。由博古、廖承志相继任社长,杨松、陆定一等相继任总编辑,1947年3月27日停刊。它是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最大、贡献最大的党报。
此外,在陕甘宁边区还办了一批工、农、兵、青、妇和文化团体的报刊,如《中国工人》、《中国文化》、《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边区群众》等。各个抗日根据地也纷纷办起了各种报刊。据统计,仅华北、华中两个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在1939年以前就有700余种小型报刊。

第8题:

红军长征的经过及其伟大意义是什么?在今天怎样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基本经过.
①中央工农红军于1934年10月从赣南、闽西出发开始长征,于1935年6月抵达四川懋功(今小金)地区.与1935年5月初离开川陕根据地实行转移到达那里的由张国焘、徐向前等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会是.由于张国焘反对北上,中共中央决定先行北上,并将北上的中央红军主力改称陕甘支队.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和红十五军团会合.
②红二、六军团(后改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从湘鄂川根据地出发长征,1935年6月在四川甘孜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合编为红二方面军,由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贺龙、任弼时同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一起力争,迫使张国焘同意共同北上.
③到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大会师,从而胜利地结束了长征.
(2)历史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②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③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④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⑤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b.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c.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d.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e.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9题:

在维新运动中改良派办过哪些重要报刊?


正确答案: 从1896年8月至1898年9月,是维新运动的高潮,也是改良派办报活动的高潮。他们在全国各地办起了数十家报刊。在这些报刊中,重要的有以下几家。
《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它是改良派在维新运动中最重要的机关报。由汪康年任经理,梁启超任总撰述,而筹备工作则是在康有为的策划下,由维新派官员黄遵宪主持的。参加编撰工作还有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等人,章太炎、王国维也曾一度参加。《时务报》是旬刊,采用书册式,设有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而尤其重视政论。梁启超以《时务报》为论坛,在该报上发表了60篇政论文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变法通议》一文,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他写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是阐述维新派办报思想的代表作。《时务报》因刊登梁启超的文章而一纸风行,最高发行量达17000多册,在爱国知识分子中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可谓“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梁启超亦因《时务报》的广泛发行而名噪一时,以至“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1897年10月,由子张之洞的干涉,梁启超愤而离去,《时务报》遂为汪康年劫夺.言论日趋保守。1898年8月改名《昌言报》,戊戌政变后停刊。
《知新报》,1897年2月22日创刊于澳门,是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康有为亲自领导了该报的筹备工作,澳门巨商何廷光和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任经理,徐勤、何树龄等人为撰述。初为五日刊,后改旬刊,再改半月刊,与《时务报》南北呼应,大力宣传维新派的主张。因其在澳门出版,言论更为大胆。戊戌改变后幸存下来,坚持出版至1901年1月停刊,共出133期。
《湘学报》和《湘报》,是维新派在华中的重要舆论阵地。《湘学报》(旬刊),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由唐才常主编,侧重于学术理论方面的宣传。后来,由于旬刊已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湖南维新运动的需要,唐才常等人又于1898年3月7日创办日刊《湘报》,言论比《湘学报》更尖锐,文字也更通俗,免费送阅,并在通衢要道张贴,故影响比《湘学报》更大。
《国闻报》,1897月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是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宣传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由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主编。该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宗旨,而更加侧重于后者。因此,该报以重金聘请翻译人员从事外国报纸和书刊的翻译工作。同年12月,又增出《国闻汇编》以刊登一些较长的理论文章。严复翻译的
《天演论》就发表在《国闻汇编》上。《天演论》是赫胥黎的著作,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为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提供了理论依据。百日维新期间,《国闻报》对光绪皇帝和维新派的活动作了详细报道;戊戌政变时,又对谭嗣同慷慨就义的情况作了报道,为我国近代史留下珍贵资料。

第10题: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吴起镇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