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简述李贽“童心说”的具体内含。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李贽“童心说”的具体内含。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明李贽在文学方面提出的观点,他继承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和王充反虚伪、求事实的传统,提出要求恢复人的自由自觉本性,他在《焚书》卷三《童心说》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强调作家保持未被假道学熏染过的真见解、真感情和独立人格。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了()

A、“风骨”说

B、“自然”说

C、“童心”说

D、“境界”说


参考答案:C

第2题:

()的“童心说”在文学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A徐渭

B汤显祖

C李贽

D谭元春


C
李贽猛烈攻击伪道学,张扬自然人性,认为穿衣吃饭就是“道”,呼唤个性精神,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的“童心说”更在文学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3题:

“童心说”的提出者是()

A.程颐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参考答案:D

第4题:

试述李贽童心说的内容及理论意义和影响。


正确答案: 童心说是李贽在他的《童心说》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什么是童心呢?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因此,所谓童心,即童子之心,即不含一丝一毫虚假的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指儒家的正统思想教条)熏染的心。他认为童心是一切作品创作的源泉,最是评价一切作品价值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从这种观点出发,他给矛《西厢记》、《水浒传》等戏曲、小说以很高评价,认为是‚古今至文。
李贽的童心说是与明七子派的复古摹拟诗论观相对立的,并且成为稍后的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理论源头,对当时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发生了巨大影响。

第5题:

李贽文学主张的核心是()

  • A、情真说
  • B、童心说
  • C、性灵说
  • D、神韵说

正确答案:B

第6题:

“童心说”的提出者是 ( ) A.袁枚 B.李贽 C.袁宏道 D.王世贞


正确答案:B

第7题:

提出“童心说”这一文艺思想的是()。

A李贽

B王守仁

C袁枚

D袁中道


A

第8题:

李贽文学思想的中心是强调()

A.“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童心说”

D.“性灵说”


标准答案:C

第9题:

晚明李贽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

  • A、“复古说”
  • B、“童心说”
  • C、“性灵说”
  • D、“肌理说”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代文论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李贽在《童心说》这篇文章中提出了“童心”说。他的所谓“童心”即是真心,是不受道理
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童心”说的内涵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童心是创作的源泉;
二、童心是评价一切作品的价值标准;
三、只要有童心,“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李贽的“童心”说是对封建礼教、儒家正统诗教的叛逆,是对传统的文艺思想的解放,是具有启蒙思想色彩的文艺主张。由此出发,李贽对前后七子的摹拟复古主张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为公安派的“性灵”说提供了理论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