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简述冯梦龙的文学观。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冯梦龙的文学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非常推崇通俗文学,认为通俗文学比《孝经》、 《论语》更加感人“捷且深”。
(2)重视通俗文学的感染和教育作用。
(3) 看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联系和区别。
(4)非常器重直接来自民间 的通俗文学。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提出尚“真”重“情”、“适俗”文学思想的是()

A.欧阳修

B.冯梦龙

C.吴敬梓

D.苏轼


正确答案:B

第2题:

《滇海曲》的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


答案:错
解析:

第3题:

被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天下四绝”的是( )、( )、( )和( )


正确答案:
广德太极洞、雷州换鼓、登州海市、钱塘江潮

第4题:

简述汤显祖的文学观。


正确答案: 汤显祖有着鲜明进步的文学观。自觉地运用泰州学派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哲学武器,通过文学的形式以情格理。认为“情在而理亡”(《沈氏弋说序》),从而提出了富有挑战意义的“至情”论,并以此作为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在创作实践上,准确抓住了文学描写人性、反映人的生命欲望和生命活力的“真情”这一艺术特征,从而表现了个性解放的可贵精神。因此,汤显祖以显著的创作实绩,赢得了“言情派”代表的美誉。此外,汤显祖以其超人的艺术才华为基础,十分强调发扬作家的个性和创造性,因而在创作方法上,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主张作家在创作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是汤显祖追求文章尚奇的又一特色,并对比他稍后的公安派提倡的“性灵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5题:

简述《三言》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正确答案: 冯梦龙受到明末先进思潮代表人物很大影响,是明末宣传进步的社会文学思潮的健将之一。在《三言》中体现了他的一些文学思想:
1.尚“真”主“情”的文学思想。“情”指的是“男女之情”,“情”与代表封建社会意志的“理”相对峙和抗衡。
2.“适俗”的思想。即“通俗易懂”
3.从时代发展、文学进化的角度阐述通俗文学。

第6题:

重建网络时代的文学观,需要做到()

A. 梳理数字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观

B. 构建网络时代的“大文学”观和“准文学”观

C. 倡导平民化的文学观

D. 提倡精英文学精神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请简述冯梦龙的“三言”的相关内容。


正确答案:(一)冯梦龙“与三言”
冯梦龙是古代杰出的通俗文学作者和研究者。他曾改编长篇小说《三遂平妖传》、《新列国志》,推动书商购印《金瓶梅词话》,刊行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山歌》,编印《笑府》、《古今谈概》、《情史类略》,编辑有散曲集《太霞新奏》,也曾写作传奇剧本,并刻印了《墨憨斋传奇定本》十种。而最重要的成就,是编著“三言”。《喻世明言》(原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分别刊刻于天启元年前后、天启四年和天启七年,各四十种,共计一百二十篇。
(二)“三言”的思想内容
在“三言”中,写恋爱与婚姻题材的占据了很大比重,成就也最高。这类小说常把“情”和“欲”放在“理”或“礼”之上,要求“礼顺人情”。这意味道德规则只有建立在满足人们的正常情感需要的基础上,才有其合理性。在描述感情如何成为美好婚姻之基础的同时,还突出了妇女维护人格尊严的要求。甚至对“失节”的妇女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宽容,反对寡妇守节。
“三言”的素材来源广泛,涉及不同社会阶层的各种类型的人物。但它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则是大量描写了普通市井人物的凡俗生活。“三言”的思想内涵也比较复杂,它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则是肯定人们按照自身意欲追求生活幸福的权利。
“三言”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书中有不少歌颂人与人之间真挚友谊的故事,表现了下层人民在生活中互相帮助的情操。对见利忘义、伪善欺诈的行为,给以批判嘲弄。
“三言”中的一些篇章,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表现了市民阶层对政治生活的关注,以及他们对政治斗争的看法和态度。
(三)“三言”的艺术成就
“三言”推动了古代短篇小说艺术的发展。比起之前的话本,“三言”拟话本故事情节的展开更充分,描写更细致,语言更生动,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第8题:

冯梦龙、凌濛初对俗文学有共同的爱好,入仕前他们都曾用大量时间搜集、整理、创作通俗文学作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简述王韬的文学观及其创作。


正确答案: (1)王韬的文学观与其新闻观密切相关,认为报章文字有代表民众情绪,形成公众舆论的功用。
(2)王韬于《循环日报》刊发大量“社说”和其他文章,使他成为中国首位报刊文章家。
(3)其文章内容关乎时事政务,写作具有时效性,为文感情充溢,文笔奔放。奠定了近代中国报章文体的主体基调,已粗具梁启超“新文体”的一些特点。
(4)其报章文字不是上书当道,而是面对公众,更能秉持公心,畅所欲言。

第10题:

简述冯梦龙的文学观。


正确答案: (1)非常推崇通俗文学,认为通俗文学比《孝经》、 《论语》更加感人“捷且深”。
(2)重视通俗文学的感染和教育作用。
(3) 看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联系和区别。
(4)非常器重直接来自民间 的通俗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