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疏”与一般的“传”、“注”在训诂旨趣上有什么不同?

题目
问答题
“疏”与一般的“传”、“注”在训诂旨趣上有什么不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从训诂的对象来说,注和疏应分属两类。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训诂专书《尔雅》现存最早的完整注本是()。

  • A、《尔雅义疏》
  • B、《尔雅正义》
  • C、《尔雅注疏》
  • D、《尔雅注》

正确答案:D

第3题:

通行的诗经注本有()

A《毛诗正义》

B《诗集传》

C《诗毛氏传疏》

D《毛诗传笺通释》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古注的阅读对训诂实践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古注在训诂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训诂学起源于对古书的注释。在历代丰富多彩的注解之中,词义的训释所占比重最大,是训诂学的核心内容。
2、前代传注训诂的成果,常常被训诂专书吸收或成为后人训诂论的依据。
3、历代古书的注释的是我们今天训诂工作获得材料的丰富来源。

第5题:

《宋刑统》与《唐律疏议》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宋刑统》的条文只是《唐律疏议》的翻版,除"折杖法"外,很少增损,但增加了209条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范附于律文之后,与之并行。这是《宋刑统》与《唐律疏议》的重要区别之处。其篇目,仍与唐律一样,是12篇,502条;不过在每篇之下设"门",合计213门。

第6题:

简述传注体训诂的类型。


正确答案:(1)从传注的对象来说,可以分为注(对原文的注解)和疏(既注解原文又注解注)。
(2)从传注的作者来分,可分为自注和他注。
(3)从训诂的内容来说,可分为释义类传注和叙事类传注。
(4)从注解之间的关系说,可分为原注、补注、集注。

第7题:

训沽学上“注”和“疏”分属两类,这是从()来说的。

  • A、训诂的对象
  • B、传注的作者
  • C、注疏的内容
  • D、注解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A

第8题:

义疏唐人也称为“疏”,在唐代取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故又称()

A、集解

B、传注

C、正义

D、笺


参考答案:C

第9题:

训诂学上“集注”和“补注”分属两类,这是从()来说的。

  • A、训诂的对象
  • B、传注的作者
  • C、注疏的内容
  • D、注解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墨子间诂》属于()

  • A、传注
  • B、章句
  • C、义疏
  • D、集解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