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何谓赋比兴试举例说明。赋比兴是古人对《诗经》最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总结。

题目
问答题
何谓赋比兴试举例说明。赋比兴是古人对《诗经》最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总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论述《诗经》中“赋比兴”


正确答案: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第2题:

赋比兴


正确答案:《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第3题:

从题材、内容上来划分,《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赋比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

第4题:

《诗经》的艺术特色是()。

  • A、现实主义
  • B、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 C、语言朴素简洁
  • D、多为四言体诗,少量杂言体诗
  • E、浪漫主义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朱熹在《诗集传》中对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做了简明通俗的说明,其中阐释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的艺术手法是()

  • A、兴
  • B、诵
  • C、比
  • D、赋

正确答案:A

第6题:

何谓赋比兴?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赋、比、兴”本是古人在谈及《诗经》时使用的三个名词,后来被人们当作《诗经》艺术手法名词使用。通俗点说,赋就是直陈,比就是运用比喻,兴就是借物起兴。直陈者如《采蘩》、《氓》;比喻者如《硕鼠》、《兔爰》;起兴者如《关雎》、《桃夭》。

第7题:

《诗经》的“赋比兴”指什么?


正确答案: “赋比兴”:指《诗经》运用的三种表现手法:
赋:铺叙;
比:打比方。
兴:触景生情、触物动情的联想方法,同时也是烘托环境的手段。

第8题:

赋比兴是中国古代诗歌集《诗经》旳三种表现手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人们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赋比兴”手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诗经》"赋比兴”:采用朱熹的说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及敷陈直叙;比者,以彼物以比此物也,即就是打比方,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触景生情、触物触物动情的联想方式。

第10题:

《诗经》中赋比兴三种手法哪种运用的最少?()

  • A、赋
  • B、比
  • C、比兴一样少
  • D、兴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