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概括《从邮局看变化》一文的主题,并分析其主题十如何突出的?
《从邮局看变化》通过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邮电管理局春节前业务繁忙点由忙于分拣从内地寄来的大批副食品包裹到忙于收订大量报刊的转移,反映了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折射出整个国家的面貌和新疆的巨大变化。
本文角度独特,构思巧妙,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作者选择邮局这个不大为人注意的社会窗口,将新闻主题凝聚在一个焦点上,从导语到结尾,紧紧抓住事实的对比展开。运用种种具体而生动的事实和一系列精确数字,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强烈的反差,使新闻主题逐步深化。
略
第2题:
结合你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能力发展规律的认识。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其身心发展阶段性有关,一方面要注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吸引学生写作的题材,一方面要设置一定的阶梯,循循诱导学生不断进步。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写作的总目标和四个学段的目标,并将第一学段(1-2年级)定名为为“写话”,第二(3-4年级)、三学段(5-6年级)定名为“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定名为“写作”。
培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认识世界
这一目标涉及到“阶段目标(1-2年级)”的第1条、“阶段目标(3-4年级)”的第1-2条、“阶段目标(5-6年级)”的第1-2条、“阶段目标(7-9年级)”的第2-3条、“高中(必修)课程目标•表达与交流”的第1-2条。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准确的认识客观世界,这种认识是一种全面的、客观的认识;而所谓的“全面”,是一种辩证的“全面”。在认识过程中,只有选好自己的立足点,才能抓住所要反映的事物的关键,才能相识的占有一切相关资料;在认识过程中,要是自己的观点、看法和主张具有正确性,就要在分析事理时坚持辩证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真切的认识世界,主要有材料的取舍来体现。
第二:整理思路
这一目标涉及到“阶段目标(5-6年级)”的第3条和第6条、“阶段目标(7-9年级)”的第4-7条、“高中(必修)课程目标•表达与交流“的第3条和第5条。文章不是字词句的随意堆砌,应接一定的章法排列。要使文章的条理清楚,就得注意它的开头与结尾、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这就牵涉到学生本身思路的清晰。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整理思路,主要通过材料的安排以及文章的构思(及谋篇布局)来体现。
第三:锤炼语言
这一目标涉及到“阶段目标(1-2年级)”的第2-3条、“阶段目标(3-4年级)”的第5-7条、“阶段目标(5-6年级)”的第5-6条、“阶段目标(7-9年级)”的第8-9条。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锤炼语言,主要有遣词造句(包括标点符号的运用)来体现。如有计划的多做一些造句练习,自然能“下笔如有神“了。
1、入门写作训练:小学进行写通句子的训练;
2、单项写作训练:又称片段写作教学、“小作文”,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为了培养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而进行的教学、训练活动;
3、综合写作训练:也称“大作文”,写成一篇文章的教学、训练活动。
4、强化写作训练:立论训练——提炼分论点训练——寻依据训练——列提纲训练。
略
第3题:
第4题:
《从邮局看变化》的报道内容所涉及的城市是()
第5题:
分析《从邮局看变化》的导语及其特点。
第6题:
《从邮局看变化》一文的导语属于()。
A设问式
B引语式
C直叙式
D对比式
第7题:
下列有关《谏逐客书》说服力来源说法正确的有()。
第8题:
简析《从邮局看变化》一文以小见大的写作特色?
《从邮局看变化》一文角度新颖,小中见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使新疆同全国各地一样,在短短的时间内产生了可喜的变化。如何反映这些形势喜人的变化呢?如用综合消息的形式,从报道诸如农牧业生产、市场供应、群众生活等方面来体现新疆的大好形势,也未尝不可。但本文的作者,避开通常的思路,另辟蹊径,通过邮局这个“小窗口”,抓住内地往新疆寄食品包裹大量减少这个事实,体现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这样,便让读者“窥一斑而见全豹”:地处祖国边睡的新疆尚有如此大的变化,内地的变化便更是不难想见了。
本文对比鲜明,反差强烈。这篇新闻从导语到结尾,正是紧紧抓住事实的对比来展开。同时,消息还运用种种具体而生动的事实和一系列精确数字,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强烈的反差。这种对比衬托,使新闻主题逐步深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略
第9题:
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主题的消息是()
第10题:
谈谈从结构上看,汉字主要发生了哪三项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