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简述介绍戴望舒的创作历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介绍戴望舒的创作历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戴望舒诗歌风格。


正确答案: 从忧郁凄凉的呻吟到民族苦难的悲愤以抗战爆发为界限,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述说个人的悲剧人生体验,呈现出浓郁的忧郁凄凉的情感特征;
后期:内涵扩大,一些作品抒发了民族苦难,把自我与民族融合在一起。

第2题:

简答戴望舒的诗体形式变化和创作方法变化。


正确答案: 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早期诗篇指他的写于抗战前的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思想上多抒发对现实生活的迷惘、失望、厌弃人间的情绪,感伤气息浓重。代表作《雨巷》表现诗人热切的追求与所求不可得的惆怅,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部分知识青年对现实的失望和理想破灭的苦闷、彷徨;因而传颂一时,戴望舒也获得“雨巷诗人”的美誉。
诗体形式上,最早的诗篇受新月格律诗派影响,注重音乐性,句式大体整齐,押韵且韵位固定,如《雨巷》是他的格律诗的代表作,诗中ang韵的词反复出现,且句中有韵,音乐性极强。《我的记忆》第三辑起,向以散文美为特征的自由体涛形式转化,以情绪的节奏代替了字句的节奏,诗风转向“厚朴”。
后期戴望舒诗风转以1939年《元日祝福》为标志。诗风新变表现在从抒写个人感伤情绪转为将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交汇在一起,写出了一些具有强烈爱国精神和沉雄悲壮的诗。《我用残损的手掌》以“繁花似锦”的过去和“血和灰”的现在作鲜明对照,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憎和对祖国深深的爱,并寄深情于那“辽远的一角”坚信那是代表着敌人永远无法侵夺的新生的“永恒的中国”。艺术上,这类诗从内容到创作方法,已属于现实主义,表明戴望舒从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的皈依。在诗体形式上,大都押韵,讲究章法句式,在较高层面上从散文化的自由体向新格律体的回归。

第3题:

“真、善、美”是( )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创作总取向,也成为作者今后创作取向中的重要基石。

A、丁玲

B、徐志摩

C、戴望舒

D、艾青


参考答案:D

第4题:

请谈谈余华整个创作的历程?


正确答案: 1987年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和中篇小说《现实一种》的发表,震动了文坛。此后的作品还有《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等,由于对死亡和暴力的迷恋,令人骇异于他的“残忍的才华”,即是用一种冷静得近乎冷酷的态度来描写人性当中的残酷与丑陋,作家的态度是冷静背后的极端愤怒。
1990年代之后,余华的态度有了变化,从《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余华早期作品中的紧张、愤怒开始得到缓解,这也可以说作家和现实和解了,也可以说他在尝试其他的方法。关于这种变化,余华自己有过阐述,他说自己的愤怒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平息,认识到“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他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都是观念转化之后的产物。叙写的是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但其中有灾难,有痛苦,余华的笔调依旧冷静,但多了包容性的温情和幽默。
此处重点谈一下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这部长篇小说最初发表于《收获》1995年第6期。许三观是一个从乡下来到城里,在丝厂当送茧工的青年,他看到别人卖血能挣钱养家,也就跟着去医院卖血。许三观从少年卖血到老年,一生共卖了九次血,他用第一次卖血的钱娶了媳妇成了家;此后每一次卖血都是为了家庭,为了抵挡突然来临的灾祸。在1960年代初期的自然灾害中,为了让饥肠辘辘的老婆儿子吃上一碗面条,他去卖血;为了讨好儿子插队下乡当地的队长,他卖了两次血;为了给并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大儿子治病,他去卖血。直到他的老年,他想为自己去卖一次血,却被血头骂得一钱不值,许三观在大街痛哭,为将来再有灾祸来临,自己不能卖血养家而伤心。
《许三观卖血记》的风格保持了余华一贯的冷静,他的叙述是相当节制的。小说中最重要的叙事手段是重复。许三观每次卖血的行动是重复,而他卖血之前的准备活动——喝水,和卖血之后的补养——吃炒猪肝、喝黄酒,也是重复的。喝黄酒时的“温一温”的吆喝,也达到了重复的极点。余华以重复的方式表明自己对人生本质的某种认识,人生就是一种简单的重复与轮回。王安忆说过,尘埃也有其舞来舞去尘埃中见智慧的快乐,余华也是要在普通人对于灾难的应对当中,去展现他们虽然渺小如尘埃,却也完整俱足的人生的智慧与快乐。

第5题:

()是戴望舒的名作之一,以至于我们常常将抗战开始以后的戴望舒的创作称为“残损”时期。


正确答案:《我用残损的手掌》

第6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戴望舒的名作之一,以至于我们常常将抗战开始以后的戴望舒的创作称为“残损”时期。


正确答案:戴望舒

第7题:

简述陈凯歌的创作历程及其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陈凯歌的地位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从个人的艺术水平上讲,其电影感觉上是超脱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之外的一种形式,它兼顾了艺术电影的神和商业电影的形,这一点和李安有些相似。
陈凯歌拍的电影不多,出道20余年,他共拍摄电影13部(短片电影除外),虽然不能说部部都是经典,但是对于艺术家而言,一部经典就已经超越千万部平庸。
1.开山之作《黄土地》。
导演陈凯歌,摄影张艺谋,简直就是中国电影的最佳组合。《黄土地》的经典就在于它的开创性,影片的影像冲击力,颠覆了此前中国电影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方式。应该说陈凯歌在适当的时候拍了一部适当的电影。如果拿到现在来看,除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其他方面也不是非常的突出。但是,这部片子在那个年代绝对算得上是创新之作,也正是从此陈凯歌的艺术创作逐步走向了高峰。
2.经典之作《风月》。
一部很多人并不熟悉的影片,却可以说是经典力作。看到如意出场,用顶光和底光塑造的形象,就可以看到鬼一般的身影,这是陈凯歌意念中老上海的形象。张国荣的出演,为忠良这样一个受到社会扭曲的形象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巩俐当时同时与陈、张合作,可以看出她对自己演技的肯定。何赛飞在其中饰演的姐姐,可谓惟妙惟肖。变形的社会形态,昭示着旧社会无疑是逐渐走向了衰败,而新社会的崛起又是那样的混沌。影片已经不单是说鸦片的问题,而是在对社会不断地进行思考,从而给人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3.绝世之作《霸王别姬》。
这是陈凯歌艺术才华最鼎盛时期的巅峰之作。片中,我们看到了时代的烙印,人性的变迁。影片的艺术性和现实性俱佳,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1993年还是一个政治比较敏感的年代,陈凯歌就敢于在电影中加入了文革的元素,并进行了探讨,且贡献了程蝶衣这个完美的艺术角色。
4.褒贬之作《荆轲刺秦王》。
对于这部片子的评价,很有争议。陈凯歌在这部片子里面显现出了深厚的国学功底,也是第一个把目光投向千年之前的导演。从这一点看,不得不说,大师就是大师,他引领着时代的潮流。此片之后,越来越多的历史电影接踵而来。此片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称得上大片的电影,从前期投入到后期发行都是大手笔,大气魄。《英雄》也是向它学习了不少。该片现在也可以说是开创了一种历史电影的风格。
此片从人物刻画到故事情节均属上乘,而且颠覆了以往的人物塑造方法。很难说片中人物到底是对还是错。所以,近几年对此片的评价,逐渐转为褒贬参半。
纵观陈凯歌所有的电影,无论是具有寓意象征的《黄土地》、《边走边唱》,具有较强反思的《大阅兵》、《孩子王》,还是影象华丽的《霸王别姬》、《无极》,其影片都有着他思想的反映。用电影表达自己对文化的反思,一直是陈凯歌电影的灵魂。他一贯的艺术目标就是在史诗格局中注入文化反思,达到超验的理性和哲学的意味。他的创作活动也有一条连贯的主线,就是透过电影阐述中国文化历史的变迁和沉浮。
作为一个有着敏感的电影触觉的导演,陈凯歌从未放弃将他的人生哲学和文化思辩注入电影中。他总是试图把自己对个体与群体,传统与现代,生命与理想的反思以压倒一切的方式体现出来,透露出知识分子深沉的社会责任感与忧患意识。尽管他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之气与肆无忌惮的话语知觉,难免与普通观众拉开距离。但回望整个电影界,又有几人还像他这样沉湎于民族历史,热衷于人性建构?他的创作态度固然有雕琢之嫌,但也有股超然之气。不管怎样,陈凯歌依然走在路上,我们依然期待他为我们奉上厚重的电影礼物。

第8题:

在小说创作中,多采用“自叙体”方式的作家是()

A戴望舒

B巴金

C茅盾

D郁达夫


D

第9题:

以戴望舒诗歌为例分析现代诗派的创作特点。


正确答案: 从内容上看,现代派诗人追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向内转的创作风格,力图充分展现诗人的内在情感而不是表现现实世界,诗歌的主题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彷徨和失落。这个主题在戴望舒诗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诗歌技巧上,现代派继承了初期象征派对“纯诗”的强调,对“契合”与“暗示”的强调,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借鉴。但是,现代诗派排除了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的盲目照搬,将西方的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融合在一起,不仅是诗歌意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更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象单元和主体的人生感悟有机地融纳整合,形成诗歌的整体意象之美。

第10题:

臧克家在诗歌创作上主要受到()的影响。

  • A、郭沫若
  • B、闻一多
  • C、徐志摩
  • D、戴望舒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