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略论曹植的诗歌的前后期的变化,他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何成就?

题目
问答题
略论曹植的诗歌的前后期的变化,他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何成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最能代表曹植后期诗歌风格的是组诗()


正确答案:《赠白马王彪》

第2题:

曹植后期诗歌的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曹植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其内容可分为四类:
一是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形》
二是以思妇、弃妇形象寄托身世,言志抒情。如《七哀》描写思妇怀念游子的哀怨,主旨在于托男女以喻君臣,吐露作者对曹丕父子压制自己的怨恨。
三是表现壮志难酬的愤激不平之情的述志诗,曹植用世之心,屡屡诉诸诗赋。如《杂诗》表达愿为伐吴效力,但报国无门,充满了感慨之音。吁嗟篇》一诗以转蓬自喻,形象地描写出“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写出漂泊不定的生活,显示了内心的悲愤。
四是游仙诗,曹植在现实中抑郁不得志,于是幻想在神仙世界中得到解脱,
从而写出一些游仙诗。如《远游篇》《游仙诗》、《仙人篇》等,虚构出纯洁明净的神仙境界,与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形成对比,寄托了自己美好的理想。

第3题:

曹植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就。


参考答案:曹植的五言诗脱胎于汉乐府,又对汉乐府有较大的发展与革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诗歌的文人化。乐府诗以古朴见长,大多采用白描手法,人工加工、改造的成份不多。可谓“天然去雕饰”,有一股清新可爱之气。至曹植时代,文学开始了自觉的时期,人们对美的创造成份增多。诗歌在构思的方式、词藻的运用、表现的手法上更细致、更艺术化,因而也更具美感。曹植的五言诗一方面继承了汉乐府的天然古朴,另一方面又向着“词采华茂”的方向做着开拓性的工作,尤其注重篇章结构的剪裁安排,比如曹植的《美女篇》,对主人公形象的描绘,,既惜墨如金,又浓笔重彩,由简入繁,当简则简当繁则繁,繁简得当,详略适宜,细腻敏锐的审美感知力使他的诗篇空前的精巧纤美。诗篇首二句“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即采用简净之笔,对主人公的外貌、内质及其活动场地进行了总的概括和交待,整体上给读者以初步的印象和感受。接着,作者运用繁复之笔,不厌其烦而具体细腻地描写“美女”的外在的美。曹植还善于剪裁,化繁为简。《陌上桑》中有“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六句,运用艺术空白理论,从侧面描绘人们见到的罗敷的情景;而《美女篇》只用两句:“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便十分精炼地烘托出了美女的动人形象。从以上对比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汉乐府的学习、发展和提高。二、从叙事开始转向抒情曹植恰当灵活地运用汉乐府形式抒发自己的身世情怀,具有鲜明的个性。《美女篇》以美女盛年难觅佳偶暗喻志士怀才不遇,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功业不就的苦闷心情。《白马篇》,通过对游侠儿英雄形象的塑造,歌颂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了诗人为国建立功勋的理想和志愿。

第4题:

建安三曹诗歌成就都很高,其中()的诗歌被钟嵘《诗品》称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

  • A、曹操
  • B、曹丕
  • C、曹植
  • D、曹睿

正确答案:C

第5题:

白居易前、后期思想变化对他的诗歌创作有何影响?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要求通过分析诗例指出:白居易的一生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界,大体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①前期思想的主流是“兼济天下。青少年时期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使诗人痛感社会危机与民生疾苦,人仕后曾提出许多进步主张并以诗歌反映现实问题。在任左拾遗期间诗人更深入、广泛认识社会,多次不畏强暴,直言急谏,同时写出《秦中吟》、《新乐府》等大批“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讽谕诗,尖锐揭露政治黑暗及种种社会弊端,是诗人创作的黄金时代,诗人并因此而遭贬。
②后期思想的主流是“独善其身”。诗人刚遭贬时虽还有某些激情,建有政绩,并写出《琵琶行》等力作,便思想已转消沉,逃避政治斗争。最后二十年,诗人对高官厚禄的生活知足保和,终日以醉酒为乐,诗歌中“苦词无一字,忧叹无一声”,以大量闲适诗、感伤诗代替了讽谕诗,再见不到以前那种战斗的光芒。白居易前、后期思想变化对他创作的影响,说明一个作家如果脱离人民,失去了进步的政治理想,便很难坚持进步的创作道路。

第6题:

曹植在诗歌创作上取得的艺术成就,可从哪几个方面来看()。

  • A、他是古代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体诗的作家
  • B、曹植诗歌题材广泛,内容充实,极大增强了五言诗的艺术表现范围
  • C、在诗歌语言艺术上重锤炼字句,表现出自觉
  • D、曹植诗词采华美,改变了汉乐府以来朴素的诗歌面貌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苏轼诗歌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第一,将情、理、事、景融合在一起,理从事出,理从景出,并且理在情中。
第二,苏轼具有一种“触处生春”的本领,因而将诗写得生动异常,富有美感。这种“触处生春”的特点一方面表现在他能从极平常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发掘出深刻的道理,另一方面表现在他能通过新鲜的比喻将难言之事、理、感受等非常形象地写出来。另外,苏轼诗也写得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第8题:

诗歌史上“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曹操。()


正确答案:错

第9题:

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正确答案: 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傲世谁堪千古秀,
清狂自比一秋心。
天罡籁以黄花瘦,
淡眼红尘冷到今。

第10题:

曹操与曹植诗歌所体现的风骨有何差异?


正确答案: (1)他们的诗歌都真实的描绘了汉末真实的社会画面。都具有慷慨的激昂的特点,都体现了“建安风骨”的时代特征
(2)曹操的诗歌则重在写战乱造成的破坏和民生疾苦,侧重遇抒发平定战乱统一天下的志向和深沉的忧患意识。曹操的诗侧重于写建功立业的理想和受压抑的痛苦感受,更赋予浓厚的抒情化个性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