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提出了哪些新闻理论问题?这些理论对后来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有何影响?

题目
问答题
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提出了哪些新闻理论问题?这些理论对后来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有何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们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比较大的在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有哪几次新闻改革?


正确答案: 1、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
2、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新闻改革。

第2题:

1957年到1966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解释形成的原因。


正确答案: 特点:我国在57-66年,随着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很不稳定;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曾经不顾经济条件,出现过全国大办县报的局面;在三年经济困难期间,由于纸张供应吃紧,有些报刊不得不合并或者压缩发行数量。完成了经济调整之后,报纸的数量才又缓缓升上来。
形成原因:
(1)新闻界掀起了自身的鸣放和整风运动的宣传报道。
(2)“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反右斗争宣传。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发生的。广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广大知识分子处于对国家的热爱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意见,但由于中共中央片面夸大极少数右派分子的错误言论的严重性,导致反右扩大化。
(3)“大跃进”时期的新闻工作犯下了严重的左倾主义错误,为大跃进推波助澜。首先是,总路线宣传的唯意志论;其次是农业生产大跃进宣传中的浮夸风;然后是工农业生产宣传中的瞎指挥;最后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宣传中的共产风。
(4)60年代初,我国经济出现困难局面,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新闻事业因此也就有了新的发展。新闻工作在探索中前进。
(5)经过60S初期的调整,国家经济略有好转,左倾思潮日益严重泛滥。对新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3题:

1942年,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在党的整风运动中进行了改革,其中具有典范意义的是()。

A.《解放日报》

B.《新华日报》

C.《中央日报》

D.《新华报》


正确答案:A

第4题:

瞿秋白对党的新闻事业有何重要贡献?


正确答案: 瞿秋白(1899-1935)原名霜,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无产阶级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他对我国新闻事业的贡献有如下三点;
一、他领导和主编了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批报刊,先后有《新社会》、《人道》、《向导》、《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布尔什维克》、《红旗日报》、《实话》、《红色中华》等十几种。他还领导过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和中国左翼记者联盟等团体。他用报刊作为武器,在传播马列主义,号召和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民民族解放运动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党报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二、他是我国最早的派驻中外采访的新闻记者之一,是我国新闻记者走向世界的先驱。1920年10月至1923年1月,他作为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的特派员前往苏联采访,为国内报刊撰写了大量通讯,最早向中国人员介绍了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真实情况。这些通讯后来编辑成《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两部著名的通讯集,至今仍是我们学习通讯写作的典范。
三、他开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研究的先河,瞿秋白从苏联带回列宁的办报学说和无产阶级报刊工作的经验,结合自己在长期办报实践中的体会,提出不定期一系列党报工作的主张,如:关于正确地在党报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主张;关于报刊宣传必须联系实际,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主张;关于加强社论和论文写作,强调其对革命的指导作用的主红;关于党报要为党的建设发挥作用的主张;关于依靠群众办报,开展工家兵通讯员运动的主张等。他的这些主张虽然还不成体系,但可以说是我国无产阶级早期的新闻理论的雏型。它引导后人沿着这些路子去思考,去探索,支创立无产阶级完整的新闻理论。

第5题: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有哪些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①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要"促进国内劳动同胞的团结",为他们提供阶级斗争的工具。
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③注意联系群众,并在工人中进行组织活动。改组后的《新青年》,增设了《编辑室札礼》专栏,加强编者和读者的联系,听取读者批评,改进工作。

第6题:

通过《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在整风运动中的命运,分析1957-1966年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背景。


正确答案: 1957年整风开始后,《文汇报》和《光明日报》成为两份最活跃的报纸。这场反右派斗争对于中国新闻事业和中国新闻界影响巨大,教训深刻。1957年5月,宣传报道整风时,全国新闻界一派活跃气氛。其中有极少数人和极少数新闻作品趁机否定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对此进行批判是必要的,但斗争严重扩大化,不少人被错划、错批,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以改正。1956年的新闻工作改革由于反右而中断,新闻工作实践和新闻理论研究中的"左"的色彩日趋严重。

第7题:

延安《解放日报》在改革中提出并且解决了哪些新闻理论问题?


正确答案: 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之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这些文章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理论,包括党报的性质、任务,对党对党报的领导,党报的群众路线和文风,党报的工作方针、编排方针和工作原则等,为党报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个是用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新闻学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I、党报理论方面
1.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1944年陆定一在《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中首次提到“全党办报”的口号。全党办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首先是党的领导机关即各级党委,必须充分重视并善用报纸来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高的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②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切实关系党报、重视党报、经常阅读研究和讨论党报,自觉为党报撰写文章,帮助党报发行,自觉承担对党报应有的责任
③报社工作人员要有坚定的党性原则。
2.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
党报的特征是:党性、群众性、战斗型和组织性。党报的性质是党的喉舌耳目,任务是紧密联系群众。
3.加强新闻弓着这的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思想,批判无冕之王的思想观点
4.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点
5.反对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
6.发扬党报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II、新闻理论方面陆定一于1943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该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了无产阶级有关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方法,阐述了无产阶级有关新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文章主要谈到了新闻本源和新闻如何能真实两个问题。

第8题:

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元化;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第9题:

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提出了哪些新闻理论问题?这些理论对后来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第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观,批判唯心主义的新闻观,主张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第二、确立"全党办报"思想,批判"同人办报"观点。
第三、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批判"无冕之王"的观点。
第四、提倡"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点,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
第五、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反对党八股。
第六、发扬党报的优良作风。
第七、坚持党性原则。
经过整风改革,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学,促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推动了新闻工作的深入改革。

第10题:

1958年大跃进给中国的新闻事业带来了哪些影响?“大跃进”之后,新闻事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


正确答案: I、影响:新闻界也进行了大跃进,此局面是全国的大跃进形式下出现的。其结果是一方面,使得新闻事业在宣传大跃进方面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也使得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广大的新闻工作者凭借着满腔热情创造出了一些新闻工作中的经验。
II、大跃进之后,新闻事业的改进:
①电视事业的创办。
②广播事业的质量有所提高。
③新华通讯社事业发展显著。
③报纸和时事政治性的刊物稳步发展。
⑤新闻教育与新闻研究有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