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

单选题下列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在试管里溶解少量的固体,应用拇指按住管口后上下用力振荡B 因为烧碱具有腐蚀性,所以称量时应把烧碱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C 振荡试管中液体时,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D 配制1∶5的硫酸溶液时,先在量筒里取5毫升水,再小心地滴入浓硫酸至6毫升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在试管里溶解少量的固体,应用拇指按住管口后上下用力振荡

B

因为烧碱具有腐蚀性,所以称量时应把烧碱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C

振荡试管中液体时,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

D

配制1∶5的硫酸溶液时,先在量筒里取5毫升水,再小心地滴入浓硫酸至6毫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关实验用品的使用或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性,把试纸浸入待检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不能与试管内壁接触

C.称量NaOH时,NaOH可以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砝码加在天平右盘上

D.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与滤纸的边缘齐平


参考答案:B

第2题:

采集血标本时,正确的措施是

A、采血后避免振荡,防止溶血
B、采血后更换针头再注入试管内
C、可在静脉留置针处取血
D、快速将血液注入试管内
E、取血1ml

答案:A
解析: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血清标本用于测定血清酶、脂类、电解质、肝功能等;血清标本:立即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干燥试管内,勿将泡沫注入,并避免震荡,以防红细胞破裂溶血而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全血标本:立即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并轻轻摇动,以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匀,防止血液凝固。

第3题: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溶液时,应注意

A、浓硫酸迅速倒入装有蒸馏水的量筒里

B、把浓硫酸缓慢倒入装有蒸馏水的量筒里

C、把浓硫酸先倒入烧杯中,然后加蒸馏水溶解再移入量筒,加水稀释至刻度

D、把浓硫酸缓慢倒入量筒,再加水稀释至刻度

E、把浓硫酸缓慢滴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然后将其完全移入量筒内,最后加水至刻度


参考答案:E

第4题:

试管使用注意事项()。

  • A、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 B、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l/2,加热时不超过l/2
  • C、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正确答案:A,C

第5题:

下面是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方案。

(1)实验用品:试管、2%的AgNO3溶液、2%的稀氨水、乙醛、玻璃棒、玻璃杯、酒精灯、铁架台和石棉网?
(2)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首先在一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AgN0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如图一所示)。

②再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在试管里同样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向试管内插入一根玻璃棒,再把插有玻璃棒的试管一起放在热水浴中温热(如图二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当试管在热水浴中温热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在图一实验中,试管内壁产生了银镜;在图二实验中,除了在试管内壁产生了银镜外.在玻璃棒外壁也产生了银镜。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
(2)与教材上的实验相比,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乙醛与银氨溶液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由于本对照实验现象明显,对照效果好.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后,都能很顺利地获得这一实验结论.轻松解释了“单质银为什么只在试管内壁上产生,而不在试管内部的溶液中产生”。这与通过使用浓硝酸溶解后.再加入氯化钠检验的方法相比,说理更加透彻,还节约了实验药品.排除了实验中的不安全因素。

第6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B.用剩的药品立即放回原试制瓶

C.在量筒里配制一定百分比浓度的溶液

D.把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上称量


正确答案:A

第7题:

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物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完毕,先移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中取出
B.进行试验时,要将试管夹夹在离管口1/2的位置,再把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中以便收集气体
D.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不能用手拿着酒精灯,要将酒精灯放在适宜的位置

答案:C,D
解析:
加热固体物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完毕后,应该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移酒精灯,防止使水倒流,导致试管破裂,因此A项错误;实验时,试管夹应该夹在离管口1/3的位置而非1/2的位置,因此B项错误。

第8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浓H2SO4慢慢的倒入盛有水的量筒里稀释

B.把烧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C.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

D.将胶头滴管伸进试管里滴加液体


正确答案:C

第9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教学片段实录。
学生实验l:在试管A、B中分别加入少量的Na2C03和NaHC03(各约1 g),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
老师提问1:Na2C03和NaHC03外观上有什么差别,用手摸摸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
学生实验2:向实验l中的试管中继续加入10 mL的水,用力振荡,再滴入1~2滴酚酞。老师提问2:滴加酚酞之后,两支试管中有什么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问题:
(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2)从此教学片段分析说明这些实验内容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写出4点)(3)简述实验2的实验现象,并做解释。


答案:
解析:
(1)培养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培养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①选材与教学目标匹配,将素材与教学目标形成对应关系。
②体现综合化和多元化,打破以学科为中心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选题方式。
③实验选材凸显改进性和创新性,有助于使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产生想象和推理.有利于教师的引导。同时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④选材体现实验的探究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发展学生的能力。
(3)试管A和试管B中均出现红色,但是试管A中的红色比试管B中的深。原因为试管A中的碳酸根和试管8中的碳酸氢根均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试管A中溶液的碱性大于试管8中溶液的碱性,试管A中的红色比试管B中的深。

第10题:

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时,将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
  • B、固体药品都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 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后,先将酒精灯熄灭再把导管从水槽中移除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