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修课

单选题小红劝自己的70岁的爷爷去参加马拉松比赛,她爷爷不愿意。小红对他说:“您完全可以去参加马拉松比赛,没有问题的。小明的87岁的奶奶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获得第3名。”关于小红的陈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小明的87岁的奶奶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获得第3名”是小红用来说服她爷爷的证据。B 小红的证据“小明的87岁的奶奶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获得第3名”与我们的常识相差巨大,可信度很低。C 小红的证据“小明的87岁的奶奶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获得第3名”缺乏信息来源D 小红的证据“小明的87岁的奶奶参加上海

题目
单选题
小红劝自己的70岁的爷爷去参加马拉松比赛,她爷爷不愿意。小红对他说:“您完全可以去参加马拉松比赛,没有问题的。小明的87岁的奶奶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获得第3名。”关于小红的陈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小明的87岁的奶奶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获得第3名”是小红用来说服她爷爷的证据。

B

小红的证据“小明的87岁的奶奶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获得第3名”与我们的常识相差巨大,可信度很低。

C

小红的证据“小明的87岁的奶奶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获得第3名”缺乏信息来源

D

小红的证据“小明的87岁的奶奶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获得第3名”如果来自权威人士,那就是可信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明家住6楼,发生火灾时,他和爷爷一起逃生,爷爷准备去乘坐电梯下楼,这时小明应该()。

A、和爷爷一一起乘坐电梯

B、从窗户跳下去

C、告诉爷爷不能乘电梯,走安全通道

D、让爷爷乘电梯,自己走安全通道


答案:C

第2题:

最近一段时期,有关要发生地震的传言很多,小明问在院里乘凉的爷爷:“爷爷,他们都说明天要地震了。”爷爷说:“根据我的观察,明天不必然地震。”小明说:“那您的意思是明天肯定不会地震了?”爷爷说不对,小明陷入迷惑。以下哪句话与爷爷的意思最为接近?
A 明天必然不地震
B 明天可能地震
C 明天可能不地震
D 明天不可能地震


答案:C
解析:
首先分析题干。本题考的模态命题,模态命题需要记住的矛盾关系式:不必然等于可能不。
这道题重点理解“明天不必然地震”,“不必然”就是否定“必然”,“必然”的否命题是“可能不”,因此答案为“明天可能不会地震”。
故正确答案为C。

第3题:

:最近一段时期,有关发生地震的传言很多。一天傍晚,小明问在院子里乘凉的爷爷:“爷爷,他们都说明天要地震了。”爷爷说:“根据我的观察,明天不必然地震。”小明说:“那您的意思是明天肯定不会地震了。”爷爷说:“不对。”小明陷入了迷惑。 以下哪句话与爷爷的话最接近?( )

A.明天必然不地震

B.明天可能地震

C.明天可能不地震

D.明天不可能地震


正确答案:C

根据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不必然p等价于可能非P。

第4题:

85岁的刘爷爷独自一人生活,前不久因中风导致行动不便,身体日渐衰弱。
子女担心他发生意外,打算送刘爷爷去养老院生活。但刘爷爷不愿去养老院,
担心养老院的规定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习惯。面对刘爷爷和子女间的意见分歧,
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措施是( )。

A: 引导刘爷爷改变生活习惯,适应养老院生活
B: 尊重刘爷爷的决定。帮助他与子女协商解决问题
C: 尊重子女的决定,劝刘爷爷去养老院
D: 建议子女改变想法。请保姆在家照顾刘爷爷

答案:B
解析:
在老年人个案工作中,应当注意给老年人自决权,尊重老年人的选择。
而且老年人问题的处理常常涉及第三方或者更多方,
一些老年服务对象自己可能难以做协调工作,需要社会工作者出面协助解决。故答案B
项为最佳选项。

第5题:

小明急需要用钱,他跑去跟邻居家的老爷爷借钱。因为老爷爷看起来很和蔼,所以他一定很大方,一定会借钱给他的。关于小明的推论,正确的是()

A.小明对邻居爷爷有正性偏见
B.小明运用了内隐人格理论
C.小明对老爷爷进行了行为归因
D.小明可能犯了基本归因错误

答案:B
解析:
社会心理;社会思维;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当人们对社会世界的本质不甚确定时,就会运用自己的图式来填补这些空缺。当我们尝试了解他人时,我们把对这个人的仅有的一点了解作为起始点,然后运用我们的图式来进行更完整充分的理解。图式让我们得以迅速形成印象,而无需花费大量时间来与人们相处,来了解人们的本性。这一类图式叫做“内隐人格理论”。例如,人们觉得长得乖巧的人也可能会很善良;来自北方的男生喝酒很厉害;等等。

第6题:

小明和小红去操场跑步,同时、同地、同方向跑,小明跑完一圈要6分钟小红跑完一圈要8分钟,()分钟后小明比小红多跑一圈。

A.12

B.16

C.20

D.24


正确答案:D

第7题:

已知“若小明去上海,那么小红或者小青也去上海”为真,则以下选项必定为真的是( )


A. 如果小红不去上海,那么小明不去上海
B. 如果小青不去上海,那么小明不去上海
C. 如果小红和小青不去上海,那么小明也不去上海
D. 如果小明不去上海,那么小红和小青均不去上海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故答案为C。

第8题: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小明父母在车祸中不幸去世,也没有其他亲属能够抚养他,这时民政部门是小明的监护人

B、小明认为父母对自己太严厉,他想让非常宠爱自己的爷爷担任监护人

C、小明的妈妈认为只要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尽到监护人的职责了

D、为了招待客人,爸爸让小明去超市买酒。


参考答案:A

第9题:

(2015年)85岁的刘爷爷独自一人生活,前不久因中风导致行动不便,身体日渐衰弱。子女担心他发生意外,打算送刘爷爷去养老院生活。但刘爷爷不愿去养老院,担心养老院的规定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习惯。面对刘爷爷和子女间的意见分歧,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措施是(  )。

A.引导刘爷爷改变生活习惯,适应养老院生活
B.尊重刘爷爷的决定。帮助他与子女协商解决问题
C.尊重子女的决定,劝刘爷爷去养老院
D.建议子女改变想法。请保姆在家照顾刘爷爷

答案:B
解析:
在老年人个案工作中,应当注意给老年人自决权,尊重老年人的选择。而且老年人问题的处理常常涉及第三方或者更多方,一些老年服务对象自己可能难以做协调工作,需要社会工作者出面协助解决。故答案B项为最佳选项。

第10题:

小明一家人均要乘车出门,其中属于生产性乘车的是:()。

  • A、妈妈乘公共汽车去探亲
  • B、爸爸和同事乘火车旅游
  • C、小明乘公共汽车去上学
  • D、爷爷奶奶坐汽车去超市购物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