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问答题急性中毒时洗胃应注意哪些事项?

题目
问答题
急性中毒时洗胃应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导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导尿的注意事项如下:(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2)操作须轻巧,避免损伤尿道或增加病人痛苦。(3)导尿管前端插人部分应涂抹足够润滑剂。(4)导尿管管径大小适当,不宜过粗。男性成年人以F14~18号为宜。(5)膀胱过度充盈的病人,导尿时尿液放出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可能产生休克或膀胱出血,此时应缓慢而分次地放出尿液,每次150~200mL,反复多次,逐渐将膀胱放空。

第2题:

为中毒病人洗胃时应注意

A、毒物进入体内时间在4~6h之内应洗胃,任何毒物在体内超过6h洗胃均无效

B、中毒引起的惊厥未被控制之前禁止洗胃

C、每次灌入洗胃液的量越多,洗胃效果越好

D、洗胃时要注意减低注入液体的压力,防止胃穿孔

E、挥发性烃类化合物口服中毒患者不宜洗胃


答案:BDE

第3题:

经消化道吸收中毒而洗胃时,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通常在毒物进入体内的4~6小时之内洗胃

B.中毒引起的惊厥未被控制之前禁止洗胃

C.每次灌入洗胃液为300-400ml,最多不超过650ml

D.强腐蚀剂中毒患者禁止洗胃

E.挥发性烃类化合物口服中毒者不宜洗胃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为中毒病人洗胃时应注意

A.毒物进入体内时间在4~6h之内应洗胃,任何毒物在体内超过6h洗胃均无效
B.中毒引起的惊厥未被控制之前禁止洗胃
C.每次灌入洗胃液的量越多,洗胃效果越好
D.洗胃时要注意减低注入液体的压力,防止胃穿孔
E.挥发性烃类化合物口服中毒患者不宜洗胃

答案:B,D,E
解析:
注意事项:①中毒毒物进入体内时间在4~6小时之内应洗胃,超过4~6小时毒物大多吸收,但是如果服毒量很大或者毒物过多,或所服毒物存在胃-血-胃循环,尽管超过6小时,仍有洗胃的指征;②深度昏迷,洗胃时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③中毒引起的惊厥未被控制之前禁止洗胃,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惊厥或呼吸停止应立即停止洗胃并对症治疗;④每次灌人洗胃液为300~400ml,最多不超过500ml,过多则易将毒物驱入肠中;⑤强腐蚀剂中毒患者禁止洗胃,因可能引起食道及胃穿孔;⑥洗胃时要注意减少注入液体压力,防止胃穿孔;⑦挥发性烃类化合物(如汽油)口服中毒患者不宜洗胃,因胃反流后可引起类脂质性肺炎;⑧应将胃内容物抽出做毒物分析鉴定。

第5题:

给急性中毒病人洗胃时应注意()

A、选择大口径且有一定硬度的胃管

B、首次抽吸物留取标本

C、洗胃时经常转动身体

D、保持出入平衡

E、胃管插入深度为50-55cm


参考答案:ABCDE

第6题:

急性中毒时洗胃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急性中毒时洗胃应注意:①洗胃应尽早进行,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有效;②强腐蚀剂中毒、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应避免洗胃;惊厥、昏迷病人洗胃应慎重;③插胃管时应避免误入气管;④根据不同毒物选用不同洗胃液,每次注入量200~250mL,总量大于2L;⑤拔胃管时夹住胃管前部,以免拔管过程中管内液体流入呼吸气管。

第7题:

药物中毒后洗胃的注意事项是

A、一般应在中毒毒物进入体内8小时之内洗胃

B、强腐蚀剂中毒患者禁止洗胃

C、中毒引起惊厥未被控制前禁止洗胃

D、口服挥发性烃类化合物的中毒患者不宜洗胃

E、每次灌入洗胃液300~400ml,最多不超过500ml


参考答案:BCDE

第8题:

碘剂中毒洗胃时应注意:

A、观察病人神志

B、洗胃液量300ml

C、病员能大声叫哈

D、洗出液不呈蓝色为止


正确答案:D

第9题:

为中毒病人洗胃时应注意

A.毒物进入体内时间在4~6小时之内应洗胃,任何毒物在体内超过6小时洗胃均无效

B.中毒引起的惊厥未被控制之前禁止洗胃

C.每次灌人洗胃液的量越多,洗胃效果越好

D.洗胃时要注意减低注入液体的压力,防止胃穿孔

E.挥发性烃类化合物口服中毒患者不宜洗胃


正确答案:BDE
解析:为中毒病人洗胃时应注意:毒物进人体内时间在4~6小时之内应洗胃,超过4~6小时毒物大多吸收,但是如果服毒量很大或毒物过多,或所服毒物存在胃-血-胃循环,超过6小时仍有洗胃的指征;中毒弓I起的惊厥未被控制之前禁止洗胃;每次灌人洗胃液为300~400ml,最多不超过500ml,过多则易将毒物驱入肠中;洗胃时要注意减低注入液体的压力,防止胃穿孔,挥发性烃类化合物口服中毒患者不宜洗胃;应将胃内容物抽出做毒物分析鉴定。

第10题:

对怀疑杀虫剂中毒的检验,采取和存放检材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什么?


正确答案: ①对怀疑杀虫剂中毒的检验,应及时送检,需保存时应低温冷冻保存,并避免与碱性物质接触。因为体内各器官存在胆碱酯酶迅速水解有机磷杀虫剂,在长时间死亡的尸体内脏中含量急剧降低,特别是在碱性介质中分解更快。
②有些市售商品同一杀虫剂名称杂乱,为消除地区和产地差异,在接受检验委托时,应要求同时取送与案情相关联的当地杀虫剂作为对照样品。
③当怀疑杀虫剂中毒时应注意收集剩余食物、饮料、现场药瓶和呕吐物等体外检材以及血、尿和洗胃液等检材;对死亡者还可取胃内容物、血、尿、肝、肾和胆汁等生物检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