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金融专业

单选题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0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 从2010年到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看,该期间的通货膨胀在程度上属于()通货膨胀。A 爬行式 B 温和式

题目
单选题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0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 从2010年到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看,该期间的通货膨胀在程度上属于()通货膨胀。
A

爬行式 

B

温和式 

C

奔腾式 

D

恶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 通货膨胀类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通货膨胀的度量常用的价格指数包括()。

A.生产价格指数

B.经济增长率

C.国内生产总会平减指数

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E.失业率


参考答案:ACD

第2题:

共用题干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上,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2010年前流动性紧缩的滞后影响
B:重要农产品和关键生活品价格涨幅较大
C:共同理性预期放大效应
D:成本推进

答案:B,C,D
解析:
在我国多年的宏观金融调控实践中,由于我国经济转轨的性质,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以防通货膨胀为主的多目标制。在“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律规定下有很大的相机抉择的余地。
爬行式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年率不超过2%~3%,并且在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通货膨胀的预期。温和式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上涨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百分比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达到紧缩信贷规模、削减投资支出、减少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选项A错误。

第3题:

根据图表判断,下列有关2008年1~8月三大价格指数运行情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去年同期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累计涨幅一直在6.7~7.1区间内运行

B.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基本保持上涨趋势,并逐渐逼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总体上呈加快上涨态势

D.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始终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正确答案:D

25.【答案】D。解析∶2008年1月和2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低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项说法错误。

第4题:

共用题干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其政策效果是()。
A: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提高企业借贷成本
B:提高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提高企业借贷成本
C:提高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D: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答案:A
解析: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以防通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从通货膨胀程度来看,爬行式不超过2%~3%,奔腾式上涨率在2位数以上,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特别猛烈且呈加速趋势,可排除选项A、C、D,因此判断属于温和式通胀。
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了企业借贷成本。
选项A,应该是2010年前流动性过剩的滞后影响。

第5题:

共用题干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上,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2010年到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看,该期间的通货膨胀在程度上属于()通货膨胀。
A:爬行式
B:温和式
C:奔腾式
D:恶性

答案:A,B
解析:
在我国多年的宏观金融调控实践中,由于我国经济转轨的性质,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以防通货膨胀为主的多目标制。在“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律规定下有很大的相机抉择的余地。
爬行式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年率不超过2%~3%,并且在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通货膨胀的预期。温和式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上涨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百分比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达到紧缩信贷规模、削减投资支出、减少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选项A错误。

第6题:

共用题干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2010年前流动性紧缩的滞后影响
B:重要农产品和关键生活品价格涨幅较大
C:共同理性预期放大效应
D:成本推进

答案:B,C,D
解析: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以防通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从通货膨胀程度来看,爬行式不超过2%~3%,奔腾式上涨率在2位数以上,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特别猛烈且呈加速趋势,可排除选项A、C、D,因此判断属于温和式通胀。
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了企业借贷成本。
选项A,应该是2010年前流动性过剩的滞后影响。

第7题:

共用题干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上,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其政策效果是()。
A: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提高企业借贷成本
B:提高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提高企业借贷成本
C:提高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D: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答案:A
解析:
在我国多年的宏观金融调控实践中,由于我国经济转轨的性质,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以防通货膨胀为主的多目标制。在“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律规定下有很大的相机抉择的余地。
爬行式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年率不超过2%~3%,并且在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通货膨胀的预期。温和式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上涨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百分比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达到紧缩信贷规模、削减投资支出、减少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选项A错误。

第8题:

下列关于消费价格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货膨胀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方向变动

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

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货币购买力下降

D.消费价格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


正确答案:ABD

第9题:

共用题干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2010年到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看,该期间的通货膨胀在程度上属于()通货膨胀。
A:爬行式
B:温和式
C:奔腾式
D:恶性

答案:B
解析: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以防通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从通货膨胀程度来看,爬行式不超过2%~3%,奔腾式上涨率在2位数以上,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特别猛烈且呈加速趋势,可排除选项A、C、D,因此判断属于温和式通胀。
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了企业借贷成本。
选项A,应该是2010年前流动性过剩的滞后影响。

第10题:

共用题干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我国多年来的金融宏观调控实践和2010年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A:以防通货膨胀为主的单一目标制
B:以促经济增长为主的单一目标制
C:以防通货膨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D:以促经济增长为主的多目标制

答案:C
解析: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以防通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从通货膨胀程度来看,爬行式不超过2%~3%,奔腾式上涨率在2位数以上,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特别猛烈且呈加速趋势,可排除选项A、C、D,因此判断属于温和式通胀。
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了企业借贷成本。
选项A,应该是2010年前流动性过剩的滞后影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