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考试

判断题深孔一排炮的装药量Q=一排炮孔崩矿量×单位炸药消耗量。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深孔一排炮的装药量Q=一排炮孔崩矿量×单位炸药消耗量。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炮孔布置要特别注意前排炮孔抵抗线变化,防止因抵抗线____出现爆破飞石事故、____会留下根坎。


参考答案:过小,过大

第2题:

井巷掘进爆破参数主要包括( )。

A.炮孔直径
B.炮孔数目
C.炮孔深度
D.布孔方式
E.单位炸药消耗量

答案:A,B,C,E
解析:
井巷掘进爆破参数主要包括:(1)炮孔直径:在井巷掘进中主要考虑断面大小、炸药性能和钻孔速度来确定炮孔直径。目前我国多用35~45mm的炮孔直径。在具体岩石、井巷断面、炸药、孔深、钻孔设备条件下,存在最佳炮孔直径,使井巷掘进所需钻爆和装岩总工时为最小。(2)炮孔深度:炮孔深度是决定掘进进度的重要因素。但究竟是采用浅孔多循环还是深孔少循环,要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具体分析,以掘进每米巷道成本最低时的炮孔深度为最优炮孔深度。(3)炮孔数目:炮孔数目主要同巷道断面、岩石性质及炸药性能等因素有关,通常岩石越坚硬难爆,所需炮孔数目越多,但将导致工时和成本增加。因此,在保证爆破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炮孔数目。(4)单位耗药量:单位耗药量的确定通过普氏公式计算或按单位耗药量定额选取,单位耗药量确定后,每一循环所使用的装药量可按每循环掘进的岩石体积计算,计算出总药量后,按炮孔数目和炮孔类别及作用范围加以分配。掏槽眼爆破最困难.分配较多,崩落眼分配较少。在周边眼中,底眼分配药量最多,帮眼次之,顶眼最少。

第3题:

单位炸药消耗量是指破碎单位体积岩石所需要的炸药量。()


参考答案:√

第4题:

关于立井掘进爆破的爆破参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炮孔直径:手持式凿岩机钻孔时,孔径一般为39~46mm;伞形钻架钻孔时,孔径一般为35~50mm
B. 炮孔深度:手持式凿岩机孔深以3m为宜;伞形钻架孔深以1.5~2.5 m 为宜
C. 炮孔数目:通常先根据单位炸药消耗量进行初算,再根据实际统计资料用工程类比法初步确定炮孔数目,再根据炮孔布置的情况对该数目加以适当调整,最后得到确定的值
D. 单位炸药消耗量:单位炸药消耗量可参考国家颁布的预算定额选定,也可由工程类比选取

答案:B
解析:
对于选项B,炮孔深度:手持式凿岩机孔深以2m为宜;伞形钻架孔深以3. 5~5.0m 为宜。

第5题:

关于露天深孔台阶爆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露天深孔台阶爆破参数包括:孔径、孔深、超深、底盘抵抗线、孔距、排距、填塞长度和单位炸药消耗量等
B. 连续装药结构。炸药沿炮孔轴向连续装填,当孔深超过5m 时,一般设置两个起爆药包
C. 分段装药结构。用空气、岩渣或水为间隔,将孔内药柱分为若干段的装药结构。
D. 孔底间隔装药结构。在孔底留出一段长度不装药,以空气、水等作为间隔介质
E. 混合装药结构。在孔底装填高威力炸药,上部装填普通炸药

答案:A,C,D,E
解析:
连续装药结构。炸药沿炮孔轴向连续装填,当孔深超过8 m 时,一般设置两个起爆药包。

第6题:

与深孔台阶爆破的单位炸药消耗量相比,浅孔台阶爆破的单耗值()。

A.较大

B.相等

C.较小


参考答案:A

第7题:

关于立井掘进爆破的爆破参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炮孔直径:手持式凿岩机钻孔时,孔径一般为3 9~4 6 m m ; 伞形钻架钻孔时,孔径一般为35~5 0 m m
B. 炮孔深度:手持式凿岩机孔深以3m 为宜;伞形钻架孔深以1.5~2.5 m 为宜
C. 炮孔数目:通常先根据单位炸药消耗量进行初算,再根据实际统计资料用工程类比法初步确定炮孔数目,再根据炮孔布置的情况对该数目加以适当调整,最后得到确定的值
D. 单位炸药消耗量:单位炸药消耗量可参考国家颁布的预算定额选定,也可由工程类比选取
E. 炮孔利用率:炮孔利用率一般指每循环的工作面进度与炮孔深度的比值。井巷掘进中较优的炮孔利用率为0. 85~0.95

答案:A,C,D
解析:
对于选项B,炮孔深度:手持式凿岩机孔深以2 m 为宜;伞形钻架孔深以3. 5~5. 0 m 为宜
对于选项E,是巷道钻爆掘进的爆破参数。

第8题:

台阶深孔爆破中,前排炮孔抵抗线过大时,应分别采取加密炮孔、_________、底部装密度大、威力高的炸药或________等方式来避免产生根底。


参考答案:预拉底,孔底扩壶

第9题:

爆堆的推移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爆区岩体在破碎时所获得的初速度的大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要控制爆堆形状和推移距离,使爆堆具有适合的松散性,就必须通过选取适当的
前、后排装药量、装药结构以及起爆顺序来实现。
B. 为提高爆堆的集中程度,应严格控制前排炮孔的装药量或采用间隔装药结构,调整药柱高度,还可以在坡面上留下前次爆破的岩渣进行压渣爆破
C. 若爆堆过高,可以适当增加前排炮孔的装药量或减少后排炮孔的装药量,适当增加前、后排炮孔的间隔起爆时差,使破碎岩体松散充分
D. 采用大抵抗线而减小孔间距的布孔方案,在不增加单位炸药消耗量的条件下,使爆破质量大大改善

答案:D
解析:
采用小抵抗线而加大孔间距的布孔方案,在不增加单位炸药消耗量的条件下,使爆破质量大大改善。

第10题:

关于炸药消耗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每一循环掘进的进尺计算
B.周边孔中底孔装药量最多
C.周边帮眼装药量仅次于周边底孔
D.周边顶眼装药量最少

答案:A
解析:
单位耗药量的确定方法:通过普氏公式计算或按单位耗药量定额选取。单位耗药量确定后,每一循环所使用的装药量可按每循环掘进的岩石体积计算。故A说法不正确。选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