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管理

多选题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时的步骤为()A确定差异B确定某项指标的影响因素C确定各个因素与所确定指标的关系D计算并确定各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

题目
多选题
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时的步骤为()
A

确定差异

B

确定某项指标的影响因素

C

确定各个因素与所确定指标的关系

D

计算并确定各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用对比分析法可以揭示产品成本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 )


正确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产品成本分析方法中对比分析法的作用。采用对比分析法可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但不能揭示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第2题:

企业进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时可以使用三因素分析法。下列关于三因素分析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B.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C.效率差异=(实际工时-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D.三因素分析法中的闲置能量差异与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相同

答案:B
解析:
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所以,选项A错误;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产量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所以,选项C错误。

第3题:

进行物流方案评估时,可采用的方法包括有( )。

A、优缺点列举法

B、因素分析法

C、权值分析法

D、成本比较法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可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但不能揭示引起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采用因素分析法则可以进一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揭示相关因素对这一差异的影响程度。


答案:对
解析:
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可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但不能揭示引起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采用因素分析法则可以进一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揭示相关因素对这一差异的影响程度。

第5题:

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按二因素分析法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

A.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B.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C.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D.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答案:C
解析:
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按二因素分析法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按三因素分析法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第6题:

企业进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时可以使用三因素分析法。下列关于三因素分析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C、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D、三因素分析法中的闲置能量差异与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相同

答案:A,C,D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选项A的说法错误;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选项C的说法错误;二因素分析法下,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三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选项D的说法错误。

第7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只生产销售A产品,公司实行标准成本制度,定期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甲公司生产能力为1500件,2018年12月实际生产1200件。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1)标准成本资料



(2)实际耗用材料15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1000小时,其他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元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2)计算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4)采用二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5)采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


答案:
解析:
(1)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1500×(22000/1500-16)=-2000(元)(F)
直接材料的数量差异=(1500-1200×1)×16=4800(元)(U)
(2)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1000×(15000/1000-13)=2000(元)(U)
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1000-1200×1)×13=-2600(元)(F)
(3)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000×(12000/1000-10)=2000(元)(U)
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1000-1200×1)×10=-2000(元)(F)
(4)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6000-1500×1×10=1000(元)(U)
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1500×1×10-1200×1×10=3000(元)(U)
(5)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6000-1500×1×10=1000(元)(U)
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1500×1×10-1000×10=5000(元)(U)
固定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1000×10-1200×1×10=-2000(元)(F)。

第8题:

在进行产品生产成本分析时,采用对比分析法,既可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也能揭示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核对比分析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可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但不能揭示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第9题:

某混凝土工程,目标成本为364000 元,实际成本为383760 元。根据表1F420140-3相关资料进行项目成本分析。



问题:
(1)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有哪几种?
(2)该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差异是多少?
(3)试用因素分析法分析该工程成本差异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有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和比率法。
(2)该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差异为:383760-364000 = 19760 元
(3)商品混凝土成本变动因素分析表(表1F420140-12)。

第10题: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

A.边际成本分析法
B.边际效用分析法
C.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D.有差异曲线分析法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效用。序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