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

单选题党员翟某因贪污犯罪被拘役。关于翟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B 应当从党内除名C 拘役期满后如表现突出可以恢复党组织关系D 拘役期满后3年内不得重新入党

题目
单选题
党员翟某因贪污犯罪被拘役。关于翟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B

应当从党内除名

C

拘役期满后如表现突出可以恢复党组织关系

D

拘役期满后3年内不得重新入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属于社区矫正对象的是( )。

A.翟某,因抢劫被判有期徒刑13年

B.尹某,因入室盗窃被判管制2年

C.马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日

D.孙某,因过失罪被法院判决赔偿受害人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8 000元


正确答案:B
 我国《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五种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尹某属于第一种情况。

第2题:

村民罗某与翟某因返还借款发生纠纷,后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在翟某于调解协议 达成后两个月内返还罗某借款10,000元。人民调解委员会就此制作了调解书,并将调解书送给罗某与翟 某。两个月后,翟某未按该调解书履行义务。在此种 情况下,罗某可以怎么办?( )
a.罗某应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b.罗某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
c.罗某持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的借款问题经 调解委员会调解的证明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d.罗某可以直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答案:B
解析:
。《人民调解法》第32条。

第3题:

党员路某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路某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B.对路某应给予留党察看处分

C.路某刑满释放后如因表现突出可以随时入党

D.路某刑满释放后未满5年不得批准入党


正确答案:AD

第4题:

某交警按规范程序对涉嫌交通违法的翟某处理时,遭到翟某言语威胁,该交警在完成相应告知后说道:“如果怕你威胁,我就不戴这个帽子了。”翟某用手机录下现场视频并传到网上,引发网友热议,网友把该交警的执法行为称为“李云龙式执法”。对该交警的行为。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做到执法谦抑,必然激化矛盾
B.坚持了严格执法,依法办事,既未越权也不失职,值得肯定
C.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民警执法有了底气
D.违背交警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宗旨要求,影响了交警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民警咋执法时收到言语威胁依然严格执法完成本职工作,并未越权和失职,不惧怕威胁并树立了警察的形象,值得肯定。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项:表述错误。
C项:表述错误,执法规范化建设并未全面完成。
D项:表述错误,该执法并未违背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宗旨要求。

第5题:

根据《刑法》关于拘役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张某在拘役期间参加劳动并得到了报酬
B.李某因某事被判处拘役八个月
C.王某被判处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D.黄某在拘役期间可以每月回家一天

答案:B
解析:
我国《刑法》第42条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故本题答案选B

第6题:

下列关于管制与拘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管制的最高刑期比拘役的最高刑期长

B.管制和拘役都由公安机关执行

C.管制与拘役都是限制犯罪分子自由的刑罚

D.被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适量发给报酬,被拘役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正确答案:ABC
解析:管制的最高刑期为2年,数罪并罚最高为3年,拘役的最高刑期为6个月,数罪并罚最高为1年,所以A项说法正确。B项也正确。管制和拘役都是主刑中的自由刑,对犯罪分子的自由有不同程度地限制与剥夺,所以C项正确。被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被拘役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适当发给报酬,所以D项错误。

第7题:

翟某从超市买来一台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冰箱突然发生爆炸,致使翟某脸部、头部等多处受伤,根据规定,翟某有权向(  )请求损害赔偿。

A.超市
B.生产厂家
C.运输方
D.如果生产厂家有证据证明自己主观上没有过错,生产厂家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E.如果超市有证据证明自己主观上没有过错,超市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A,B
解析:
产品责任是一种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是一种连带责任。这种责任的构成,不以责任人主观上具有过错为要件。因为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生产者、销售者不得以该责任属于销售者、生产者、运输者、仓储者而加以拒绝。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了这种无过错责任之后,有权向真正的责任制造者追偿。

第8题:

某乡镇一普通党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拘役一年,乡镇党委研究决定给予其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


正确答案:错

第9题:


叶某挪用公款案


叶某,A市交通局副局长,国家在该市B县有一项扶贫修路的项目,叶某利用自己的职权,曾两次挪用该项目资金。 2010年3月23日,叶某挪用3万元用于购买股票,2010年9月6日,叶某又挪用5万元用于走私活动,1个月后叶某归还了2万元。案发后,叶某的妻子翟某找到叶某在法院的朋友高某请求帮助,高某称自己不是该案的经办人,但他可以找该案的主审法官苏某帮忙。翟某遂将12万元送给高某,让高某转交苏某10万元,苏某接受了翟某的10万元钱款,之后翟某又以各种名义多次宴请苏某。苏某在审理叶某案件时尽量为其出罪,在裁判时故意轻判。


【问题】


1.叶某挪用资金的行为构成何罪?是否要数罪并罚?为什么?


2.叶某归还2万元钱的行为对定罪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3.如果叶某在案发后携带挪用的资金潜逃,被抓获后有能力归还而拒不归还,并隐瞒挪用资金的去向,则叶某构成何罪?


4.翟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5.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是,构成何罪?如否,请说明理由。


6.苏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如何处罚?





答案:
解析:

1.叶某的行为只构成挪用公款罪一罪,不需要数罪并罚。叶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不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而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挪用”是限于挪作其他公用,不包括归个人使用的情形。叶某两次挪用行为都构成挪用公款罪,属于同种数罪,犯罪金额累计计算,不需要数罪并罚。


2.叶某的归还行为对定罪没有影响。叶某挪用公款,一次用于营利活动,一次用于非法活动,都不受挪用时间的限制,只需要有挪用行为即可构成犯罪,因此叶某归还2万元钱的行为是犯罪后的归还行为,只可能在量刑时考虑,对定罪没有影响。


3.叶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4.翟某的行为构成行贿罪。


5.高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构成受贿罪。


6.苏某的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同时又构成受贿罪,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挪用公款罪的3种情形对时间、数额有不同要求。挪用7种特定款物的,不同情形以不同罪定罪处罚。注意区分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两者也可能存在转化。构成徇私枉法罪,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10题:

导游员翟某带领旅游团去泰国旅游,在途中,翟某向游客介绍了泰国著名的“红灯区”,并建议大家可以去领略一番,在场的女游客感觉很不自在,一名年长的游客对翟某提出委婉批评,希望他能尊重游客,也尊重自己。谁知翟某不但没有虚心仅售游客的意见,反而恼羞成怒,辩解说他是介绍民族风情,倒是游客对他不尊重,于是扔掉话筒弃团而去,中止了导游,请问在本次案例中,导游翟某有那些不对之处?


正确答案: (1)本案例中,导游翟某语言庸俗,宣扬低级趣味的内容,违反了导游人员不得迎合个别旅游者的低级趣味,在讲解、介绍中掺杂庸俗下流内容的规定。
(2)旅游行程计划,是旅游者与旅行社订立的旅游合同的一部分,因此,导游人员接受旅行社的委派带团旅游时,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中止导游活动。
(3)本案例中,导游员调侃少年游客,引起众人反感,并不是不尊重他的工作,他的弃团而去中止导游违反了《导游管理条例》的规定,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导游员翟某应受到旅游行政部门的相应的处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