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单选题反倾销意义上的产业损害不包括 ( )A 实质损害B 实质损害威胁C 实质阻碍国内产业的建立D 预测损害

题目
单选题
反倾销意义上的产业损害不包括 ( )
A

实质损害

B

实质损害威胁

C

实质阻碍国内产业的建立

D

预测损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初步裁定倾销成立的,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下列临时反倾销措施()。

A、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B、要求提供现金保证金;

C、征收反倾销税;

D、要求做出价格承诺。


参考答案:AB

第2题:

关于反倾销,依我国《对外贸易法》和《反倾销条例》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哪几项?( )

A.倾销损害是指进口产品对我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或实质阻碍产业的建立

B.《对外贸易法》有关于第三国倾销、反规避等规定

C.对实施临时反倾销税的期间追溯征收反倾销税的,采取多退少补的原则

D.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能够接受的,可决定中止或者终止反倾销调查


正确答案:ABD
倾销损害是指进口产品对我国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A正确。《对外贸易法》有关于第三国倾销、反规避等规定,B正确。反倾销税对终裁裁定公告之日起进口的产品适用,但在特殊情况下,对实施临时反倾销税的期间追溯征收反倾销税的,采取多退少不补的原则,C错误。如果商务部认为出口经营者作出的价格承诺能够接受并符合公共利益的,可以决定中止或者终止反倾销调查,不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或者征收反倾销税,D正确。

第3题:

下列有关反倾销的说法,正确的有:

A.倾销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

B.损害是指倾销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这与保障措施的损害规定是一样的

C.反倾销调查可以自下而上,由国内产业或代表国内产业的自然人,法人或者有关组织向商务部提出,也可以由上而下,由商务部自主决定立案调查

D.倾销幅度低于3%后可终止反倾销调查


正确答案:C
   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我国市场,故A项错误。损害是指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此外,反倾销条例要求在倾销和损害之间要有因果关系,倾销进口必须是国内产业损害的原因。保障措施是在关税减让使得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导致进口国内相同产品或与其竞争的产品生产者受到严重损害威胁时,由进口国采取的消除或减轻该损害或损害威胁的措施,故与反倾销中的损害是不同的,故B项错误。反倾销的发起方式有两种,即由国内产业或者代表国内产业的自然人、法人或者有关组织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的书面申请,另一种是特殊情形下,商务部有充分证据认为存在倾销和损害以及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可以决定立案调查。故C项正确。终止反倾销调查的情形如下:申请人撤销申请;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倾销、损害或者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倾销幅度低于2%;倾销进口产品实际或者潜在的进口量或者损害可以忽略不计的;商务部认为不适宜继续进行反倾销调查。故D项错误。

第4题:

根据《反倾销条例》,下列有关临时反倾销措施的陈述正确的有:( )

A.对于经初步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l临时反倾销措施

B.临时反倾销措施包括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提供保证金、保函等担保形式

C.临时反倾销税的数额不得超过初步裁定确定的倾销幅度

D.终裁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临时反倾销税的数额的,差额部分不予收取


正确答案:ABCD

【考点】临时反倾销措施
【解析】根据《反倾销条例》第2B条的规定,初裁决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下列临时反倾销措施:(1)征收临时反倾销税;(2)要求提供保证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担保。临时反倾销税税额或者提供的保证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担保的金额.应当不超过初步裁决确定的倾销幅度。根据该条,选项ABC均正确。另外,根据《反倾销条例》第43条,……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高于已付或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收取;低于已付或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部分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退还或者重新计算税额。由此可见,对于已征收过临时反倾销税的情况,终裁反倾销税的征收采取“多退少不补”的原则,所以D项也正确。本题选ABCD项。

第5题:

实施反倾销税的条件之一是倾销进口与国内产业损害间存在因果关系。关于这一条件的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 ) A.倾销进口是国内产业损害的惟一原因 B.倾销进口必须是造成国内产业损害的一个原因 C.其他因素造成的国内产业损害不得归因于倾销进口 D.没有倾销进口,就没有国内产业损害


正确答案:BC
【考点】反倾销措施的适用条件
【详解】实施反倾销税的条件之一是倾销进口与国内产业损害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进1:2商品的倾销与进1:7方国内产业所受损害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有三种类型:(1)一般因果关系,指进口方国内产业的损害是由进口产品倾销和其他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倾销是造成损害的原因之一。(2)主要因果关系,指进口方国内产业的损害完全或主要是由倾销造成的。(3)无因果关系,指进口方国内产业的损害不是倾销产品造成的。现阶段各国在反倾销案件中因果关系的判定标准倾向于“一般因果关系”标准。因此,倾销进口必须是造成国内产业损害的一个原因,而不一定是唯一原因,故B项正确,A项错误。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害不能归因于倾销进口.C项正确,D项错误。

第6题:

根据我国《对外贸易法》和《反倾销条例》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倾销损害是指进口产品对我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或实质阻碍产业的建立

B.2004年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增加了关于第三国倾销、反规避等规定

C.反倾销税对终裁裁定公告之日起进口的产品适用,但在特殊情况下,对实施临时反倾销税的期间追溯征收反倾销税的,采取多退少补的原则

D.商务部认为出口经营者作出的价格承诺能够接受并符合公共利益的,可以决定中止或者终止反倾销调查,不采取I临时反倾销措施或者征收反倾销税


正确答案:ABD
【考点】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解析】本题是考查我国对外贸易法贸易救济中反倾销的规定和《反倾销条例》中的规定,ABD正确,C错误,应该是“采取多退少不补的原则”。

第7题:

在反倾销调查中,对于“损害”的理解包括()

A. 对一国内产业的间接损害

B. 对一国内产业的实质损害

C. 对一国内产业的实质损害威胁

D. 对一国内产业建立的实质阻碍


正确答案:BCD

第8题:

根据我国《对外贸易法》和《反倾销条例》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倾销损害是指进口产品对我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或实质阻碍产业的建立

B.2004年修订《对外贸易法》增加了关于第三国倾销、反规避等规定

C.反倾销税对终裁裁定公告之日起进口的产品适用,但在特殊情况下,对实施临时反倾销税的期间追溯征收反倾销税的,采取多退少补的原则

D.商务部认为出口经营者做出的价格承诺能够接受并符合公共利益的,可以决定中止或者终止反倾销调查,不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或者征收反倾销税


正确答案:ABD
79.答案:A、B、D 考点:反倾销讲解:倾销损害是指进口产品对我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或实质阻碍产业的建立,故A正确。‘2004年修订《对外贸易法》增加了关于第三国倾销、反规避等规定,故B正确。反倾销税对终裁裁定公告之日起进口的产品适用,但在特殊情况下,对实施临时反倾销税的期间追溯征收反倾销税的,采取多退少不补的原则,故C错。如果商务部认为出口经营者做出的价格承诺能够接受并符合公共利益的,可以决定中止或者终止反倾销调查,不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或者征收反倾销税。故D正确。

第9题:

()不是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的条件。

A、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

B、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

C、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造成了严重后果


参考答案:D

第10题:

下列有关我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三种贸易救济措施的比较正确的有、

A、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实质要件都包括损害,但是损害的具体意义不同,前两者的损害包括“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而后者不包括
B、我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调查机关都是商务部
C、临时反倾销措施、临时反补贴措施和临时保障措施的形式不同,前两者包括临时反倾销(或反补贴)税以及保证金、保函等担保;而临时保障措施仅包括提高关税
D、三者终裁后的措施不同,前两者是反倾销或反补贴税,而保障措施则包括提高关税、数量限制等

答案:A,B,C,D
解析:
倾销只有在造成国内产业损害,且损害和倾销之间有因果关系才可以使用反倾销措施。补贴也是只有造成损害,且补贴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才可以使用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针对的是进口产品的数量增加,造成国内产业的损害,且数量增加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时采取的救济措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可以连续使用,而保障措施不能连续采取,再采取时应当有时间的间隔。在救济措施方面,反倾销和反补贴均有临时措施、价格承诺或承诺以及最终措施,初裁后采取的是临时措施,终裁后采取的是最终措施,价格承诺或承诺应在初裁后采取,调查机构只能建议不能强迫出口商接受。反倾销和反补贴的纳税义务人是进口经营者。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