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单选题“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2006年真题]A 主观主义的学风B 宗派主义的党风C 党八股的文风D 官僚主义的作风

题目
单选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2006年真题]
A

主观主义的学风

B

宗派主义的党风

C

党八股的文风

D

官僚主义的作风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其中在批评主观主义时说:“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主观主义的学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

B.引用

C.夸张

D.比喻


正确答案:AD

第2题:

判断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问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 B.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借代) C.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比拟)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 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A项中前后两句字数相等,结构也相似,符合对偶的修辞手法,故A项正确。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B项中用“我”一个个体来借代“解放军”,符合借代的修辞手法,故B项正确。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比喻则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相比于比喻,比拟使用时,“本体”和“拟体”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而“拟体”一般不出现。C项中“神州”和“狮子”都不是人,都属于物,而且很明显是将神州比喻成了沉睡的雄狮,是比喻的手法,而非比拟(如果是比拟的话,“睡狮”不应出现),故C项错误。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或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D项中三个小分句句式结构相似,意义上相近,符合排比的修辞手法,故D项正确。故选C。

第3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副对联形象的讽刺了()

A. 主观主义的学风

B. 宗派主义的党风

C. 党八股的文风

D. 官僚主义的作风


参考答案:A

第4题: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④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A.反复对偶设问拟人
B.反复对偶反问拟人
C.拟人排比反问比喻
D.拟人排比设问比喻

答案:B
解析:

第5题:

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把教条主义者比喻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是(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本本主义》
D.《为人民服务》

答案:A
解析: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表述,并在这篇文章中把教条主义者比喻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因此A为本题正确选项。

第6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运用的辞格有()

A、对比

B、对偶

C、比拟

D、比喻

E、夸张


参考答案:BC

第7题:

判断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
B.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借代)
C.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比拟)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答案:C
解析: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格。比 喻又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其中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格式如“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C项“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禾醒的睡狮……” 很明显属于比喻中的暗喻,故本题选C。

第8题:

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整风的方针是什么? (简答题)


参考答案: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第9题:

全党对毛泽东思想有了进一步认识,是在经过了( )以后。

A.遵义会议
B.红军长征胜利
C.延安整风运动
D.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
经过1942年至1945年间的延安整风运动,全党对毛泽东思想有了进一步认识.1945年中共七大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毛泽东思想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标志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熟。

第10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可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出现了冷场。教师看到这一情况,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教师给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由竹子所想到的……”,并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很快学生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变得十分踊跃。
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花那么华贵,它朴实无华,”“竹子中空外直,好像人的品格——谦虚、正直,““由竹子的挺拔想到人的高风亮节,”“竹子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说明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竹子对人无所求—一不需灌溉、不需施肥;给予人的却很多—一竹笋、竹竿、竹叶各有其用处,”还有的学生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尖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说有人华而不实。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抒己见。说完了竹子再来看画,学生对这幅画就有了理解与看法,发言更加热烈,在发言中,学生们谈竹子、谈画,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课后,教师对这次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


答案:
解析: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将学生看作全面发展的。教师通过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启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将学生看作独特的人。教师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将学生看作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
教师的行为符合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借鉴。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材料中,教师针对学生听不懂国画,主动改进教学内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优点。
(2)教师要关怀学生。材料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竹子的形态,进而得出竹子的品格,促进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行程。
(3)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针对竹子,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评价,说明学生之间个性不同,材料中的老师做到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4)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材料中学生最一开始并不懂国画,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对国画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取得了各方面的进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