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知识竞赛

多选题雷电击伤后的应急措施包括哪些?()A人工呼吸B心外按压C立即呼叫急救中心D等待急救中心前来救援

题目
多选题
雷电击伤后的应急措施包括哪些?()
A

人工呼吸

B

心外按压

C

立即呼叫急救中心

D

等待急救中心前来救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雷电防护措施包括哪些部分?


正确答案: 主要包括:直击雷防护、侧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三大部分,并采用接闪、分流、屏蔽、均压、等电位、接地等技术措施。

第2题:

防止雷电引入隧道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联系有资质单位对隧道洞口装设避雷装置的。独立避雷针与其它电气设备的空气距离,一般不应小于5m、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一般不小于3m,如果满足不了足够距离,即可采用共同接地方式,要求接地电阻在1Ω以下。
(2)进入隧道内的风水管和架空线路,必须洞口外设两处接地,其接地阻值不得大于2Ω。
(3)进入隧道的压风管、防尘水管和排水管分别在洞口处安设两组绝缘接头,防止将雷电引入隧道。
(4)通讯线路必须在洞口处装设熔断器和避雷装置。

第3题: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目次总则1.目的2.工作原则3.编制依据4.适用范围5.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6.预测,预警7.报告方式8.响应程序与协调内容9.应急结束10.后期评估总则:为建立健全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机制,快速,科学地进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1.目的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迅速,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确保环境安全,特制定本案。2.工作原则2.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公司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2.2全面覆盖。对厂区内大气、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2.3突出重点。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4.适用范围凡属我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4.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事故。4.2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风险事故。4.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4.4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4.5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5.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由生产厂长负责公司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公司应急处置设公室,由车间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责任是: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工作;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收集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适时分析,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6.预测、预警在得知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后,生产厂长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努力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继续扩大,对突发环境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的情况及时上报。7.报告方式与类型7.1通常有口头报告、电话、书面报告等。7.2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在发现和得知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后上报、通常采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和数量、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危害程度等初步情况。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通常通过书面报告,视突发环境风险事故进展情况可一次或多次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突发环境风险事故有关确切数据、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危害程度及采取的应急措施、措施效果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故处理完毕后上报。通常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环境风险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应当在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处理完毕后立即报送。8.响应程序与协调内容8.1基本响应程序发生或即将发生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信息得到核实后,生产厂长要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先期处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应对措施:(1)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2)紧急调配公司应急处置资源用于应急处置;(3)划定警戒区域;(4)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

第4题:

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及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工程建设、雷电灾害防御措施等。


正确答案:雷电灾害状况分析;雷电灾害的防御原则和基本要求;雷电灾害重点防御区

第5题:

雷电的参数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雷电参数有如下几项。
(1)雷电波的速度。
(2)雷电流的幅值。
(3)雷电流的极性。
(4)雷电通道波阻抗。
(5)雷曝日及雷曝小时。

第6题:

在雷电交加的户外,要避免遭雷电击伤应该()


正确答案:双脚并拢蹲下

第7题:

送电线路要防止雷电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防雷措施要根据电压等级、地形地貌、系统运行方式、土壤电阻率、负荷重要性、雷电活动的强弱等条件进行选择,其措施如下:
(1)装设避雷线,降低接地电阻;
(2)增加耦合地线;
(3)加强线路绝缘,增加绝缘子片数;
(4)变电所进线档装设避雷线,减少进线段雷电发生绕击的机会;
(5)加强交叉档保护或尽量采用非直接接地方式;
(6)加强大档距特殊塔的保护;
(7)装设自动重合闸或环网供电。

第8题:

对于雷电应采用哪些不同的防雷措施( )

A.防直接雷电措施

B.防雷电感应措施

C.夜间高处作业

D.抢救高处作业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雷电击伤后的应急措施包括哪些?()

  • A、人工呼吸
  • B、心外按压
  • C、立即呼叫急救中心
  • D、等待急救中心前来救援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如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坏,遇险矿工未受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自救器,帮助撤
出危险区;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米范围内,要设法抬运到新风流中,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
如发生大型爆炸,掘进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阻,但遇险矿工受伤不重时,应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如巷道难以疏通,应坐在支护良好的棚子下面,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相互安慰、稳定情绪,等待救助,并有规律的发出呼救信号。对于受伤严重的矿工要为其佩戴自救器,使其静卧待救。并且要利用压风管道、风筒等改善避难地点的生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