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知识竞赛

单选题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错误的是()A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辖区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B 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在3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C 各级人民政府接到事件报告后的2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D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省、地、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视事件性质、波及范围等情况,及时与邻近省、地、市、县之间互通信息。

题目
单选题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错误的是()
A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辖区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

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在3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C

各级人民政府接到事件报告后的2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D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省、地、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视事件性质、波及范围等情况,及时与邻近省、地、市、县之间互通信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突发事件定级首先应该遵循的标准是()。

A、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B、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C、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单项应急预案

D、各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参考答案:A

第2题:

通过科学监测迅速、准确地作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报告,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充分准备,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目标。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错误的是()。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辖区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在3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C、各级人民政府接到事件报告后的2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D、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省、地、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视事件性质、波及范围等情况,及时与邻近省、地、市、县之间互通信息。


答案:B

第4题: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要求是()。

  • A、校长或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 B、设置学校疫情报告人
  • C、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 D、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E、报告属地教育行政部门

正确答案:A,B,C,D,E

第5题:

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基本技能的是()

  • A、填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 B、事件管理的信息报告
  • C、向政府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 D、报告内容核心强调及时,不求全面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与标准


答案:
解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范围包括可能构成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其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按照《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3版)》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包括:
1.重大传染病疫情
(1)发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乱暴发。
(2)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
(3)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
(4)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5)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6)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
2.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
(2)短期内发生3人以上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职业中毒事件。
(3)有毒有害化学品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
(4)有潜在威胁的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异常。
(5)医源性感染暴发。
(6)药品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
(7)预防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
(8)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食品污染和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丢失、泄漏等事件。
(9)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10)发生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
(11)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事件。
(12)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第7题: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在()小时内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正确答案:2

第8题:

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公布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举报电话。

A.信息通报

B.举报

C.报告

D.信息收集


参考答案:B

第9题:

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C、《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如何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正确答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直接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