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基础课

问答题屈原作品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题目
问答题
屈原作品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屈原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大纯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积极从政,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屡造小人的馋毁和昏君的贬逐。他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也曾有过迟疑和彷徨,有过忧郁,但坚毅果敢的斗争意志,崇高无私的伟大心灵和不倦的进取精神,始终主导着他的一生,《离骚》《惜诵》《哀郢》等作品都突显了他存君兴国、光明磊落的伟大人格和高大形象。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神》塑造了一个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诗经》作品是如何在抒情诗中塑造人物形象的?


正确答案: 《诗经》中人物形象塑造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通过事件的简要叙述或抓住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描述来塑造人物。如在《卫风•氓》中,诗人通过自己和氓从相识到结婚再到反目的整个事件发展的简要描写,塑造了“氓”这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在求婚时表现得老实忠厚,在结婚初时“信誓旦旦”,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渐渐露出其凶狠的本相。
第二,通过简单的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卫风•硕人》写庄姜容貌,由静态的面容到动态的顾盼,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句,向来被人们所称道,公认为是描述写人物形象的传神之笔。
第三,通过朴实无华的抒情议论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在《廓风•载驰》中,诗人许穆夫人一方面了表达自己对故国的哀伤和要回故国的决心,另一方面对那些只知拘守古礼的许国大夫们进行了批评和谴责。正是通过这种抒情,诗人塑造了自己的形象,她是一个既有政治远见,又有爱国热情,既敢于冲破旧礼教束缚,又敢于和那些迂腐大夫们争理的杰出爱国女性。

第3题:

下列关于《离骚》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骚》没有借鉴和吸收《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B.《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C.《离骚》是屈原心灵的歌唱,它寄寓了诗人“存君兴国”的“美政”思想,体现了诗人深沉执著的忠君爱国之情,塑造了一位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D.《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正确答案:A

第4题:

葛日新形象的塑造成为台湾“觉醒一代”的命运见证,他是张系国哪部作品的主人公()

  • A、《棋王》
  • B、《黄河之水》
  • C、《昨日之怒》

正确答案:C

第5题:

分析《回答》的精神特征及抒情主人公的人格形象。


正确答案: (1)怀疑、理性和批判精神,以及对未来的信念;
(2)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战斗精神和青年战士勇敢不屈的人格力量。

第6题: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作者和抒情主人公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正确答案:抒情主体的个体建构影响着抒情作品的品质,作品中抒情主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正式建立在抒情主体——作者的基础上,所以说,作者和抒情主人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我们决不能断定作者就是抒情主人公。因为作者本身毕竟是现实世界中的人,而抒情主人公却出于虚拟的审美视界中。在审美的世界中,作者总会在更高的审美理想指导下去抒发作为艺术真实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即通过审美提炼后的情感。因此,处于创作状态、艺术世界中的创作者,以现实世界当中的作者的真正人格,或者说作品的艺术风格与作者的实际人格总是有差距的,不能将两者简单的统一起来,或断定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第7题:

举例说明北岛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北岛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总体上具有“战士”的特点,即是非分明,善恶对峙,二元对立。北岛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格调,就是“战士”形象的具体表现。
(2)北岛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还具有“凡人”的特点。如果说战士的一面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那么凡人这一面就是正常人性与生活的细语。
(3)在那个极端压抑的年代,正常的人性与日常生活被各种各样的禁忌与戒律扭曲,诗人的呼喊无疑是充满人性的,而“我”的人性化使战士形象也不再冷若冰霜,或者可以说,战士的战斗,正是为了让自己和人们都能获得正常生活的权利。但这份权利的获得,与战胜黑暗同样艰难。充满人性的细语,在那样的年代不可能优雅或个性起来,终不免又回到战士的呐喊——“我不得不和历史作战”。

第8题:

()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的抒情长诗。


正确答案:《离骚》;自传性

第9题:

屈原作品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正确答案: 屈原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大纯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积极从政,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屡造小人的馋毁和昏君的贬逐。他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也曾有过迟疑和彷徨,有过忧郁,但坚毅果敢的斗争意志,崇高无私的伟大心灵和不倦的进取精神,始终主导着他的一生,《离骚》《惜诵》《哀郢》等作品都突显了他存君兴国、光明磊落的伟大人格和高大形象。

第10题:

结合具体作品,说说你对作者与抒情主人公的关系的理解。


正确答案: 抒情作家在抒情性作品中表达情感时需要通过不同的抒情角色得以实现。抒情主人公就是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
(1)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出现的抒情主人公和以代言的形式出现的抒情主人公。前者多属于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直接抒发情感,表达创作状态中作者的自我审美情感,是抒情主体内在精神的写照,寄情山水,直抒胸臆的抒情作品中见到的较多。而后者是指抒情主人公以其他形式出现,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抒情主人公是诗中一位与丈夫分离,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很显然这不是作者自己,这种抒情效果依旧真实感人,可以说正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放置在孤独女子的身上,作出真实可感的想象的结果。这样的抒情方式可以称之为代言的抒情方式。
(2)作者与抒情主人公的关系。作家借助某个抒情的角色来表达处于创作状态中自我的某种独特的审美情感,因此,无论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或代言的身份出现,我们都不能简单地、绝对化地将之与现实世界中的作者本人画上等号。抒情主体的个体建构影响着抒情作品的品质,作品中抒情主人公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正是建立在抒情主体的基础之上,所以说,作者与抒情主人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我们绝不能以此就确定作者就是抒情主人公。因为作者本身毕竟是现实世界中的作者,而抒情主人公却处于虚拟的审美世界之中。在审美世界中,作者总会在更高的审美理想指导下去抒发作为艺术真实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即经过了审美提炼后的情感。因此,处于创作状态、艺术世界之中的创作者,与现实世界当中作者的真正人格,或者说作品的艺术品格与作者的实际人格总是有差距的,不能将两者简单联系起来,或断定前者与后者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作者本身与抒情主人公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两者之间不能忽视的区别。认识到作者与抒情主人公之间的这种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理解抒情性作品本身,反过来,也使抒情性作品能提供给我们更为广阔的审美欣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