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

单选题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浓度的监测对肝硬化愈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是由于()。A 伴有腹水B 伴有食管下静脉破裂反复出血C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下降D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增加E 肝硬化患者肝合成蛋白质功能低下

题目
单选题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浓度的监测对肝硬化愈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是由于()。
A

伴有腹水

B

伴有食管下静脉破裂反复出血

C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下降

D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增加

E

肝硬化患者肝合成蛋白质功能低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有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时( )。

A.血清总蛋白减少,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

B.血清总蛋白减少,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减少

C.血清总蛋白减少,白蛋白增加,球蛋白减少

D.血清总蛋白减少,白蛋白增加,球蛋白增加

E.血清总蛋白增加,白蛋白增加,球蛋白增加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临床意义。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甲亢等均可引起血清总蛋白降低、白蛋白浓度降低。慢性感染性疾病或炎症可引起球蛋白增高,如结核、肝炎、亚急性心内膜炎。

第2题:

因蛋白质合成下降造成总蛋白或白蛋白浓度降低的方法是

A、肾蛋白丢失

B、出血

C、烧伤

D、蛋白丢失性肠病

E、肝衰


参考答案:E

第3题:

下列关于骨骼疾病患者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增高

B.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降低

C.白蛋白浓度增高

D.白蛋白浓度降低

E.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


正确答案:A

第4题:

肝豆状核变性时明显下降的指标是( )。

A.运铁蛋白
B.铜蓝蛋白
C.血清白蛋白
D.γ-球蛋白
E.血清总蛋自

答案:B
解析:
铜蓝蛋白最特殊的作用在于协助诊断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ilson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含量降低(10ml/dl以下),而伴有血浆可透析的铜含量增加,这是本病的特征。

第5题:

某肝硬化病人有黄疸、腹水时,可有( )。

A.血清球蛋白增高

B.血清总胆红素增高

C.淋巴细胞增高

D.白蛋白降低

E.ALT(GPT)增高


正确答案:ABDE
解析:肝硬化病人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第6题:

某肝硬化患者有黄疸、腹水时,可有

A、血清球蛋白增高

B、血清总胆红素增高

C、淋巴细胞增高

D、白蛋白降低

E、ALT(GPT)增高


参考答案:ABDE

第7题: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浓度的监测对肝硬化愈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是由于

A、伴有腹水

B、伴有食管下静脉破裂反复出血

C、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下降

D、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增加

E、肝硬化患者肝合成蛋白质功能低下


参考答案:E

第8题:

关于白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肝细胞合成

B、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

C、严重脱水时血清白蛋白减低

D、正常时白蛋白占总蛋白的40%~60%

E、有广泛的载体功能


参考答案:C

第9题:

男性,66岁、肺癌术后一周,食欲不振;每日胸腔引流有150~250ml黄色较浓稠的液体。患者术后未予输全血、血浆和白蛋白。血化验检查:血清总蛋白50g/L,白蛋白23g/L。

对该患者血清蛋白检查结果正确的判断是A.血清总蛋白正常
B.血清白蛋白正常
C.A/G比值正常
D.总蛋白、白蛋白和A/G比值均减低
E.总蛋白正常,白蛋白减低

答案:D
解析:
1.本题考查血清蛋白检查参考值,总蛋白60~80g/L,白蛋白35~50g/L,正常A/G比值为1~2∶1。2.本题考查蛋白质减低的原因,食欲不振导致蛋白质补充不足,每日胸腔引流有150~250ml黄色较浓稠的液体,导致蛋白质丢失过多。

第10题:

关于血浆白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浆细胞合成
B.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少的蛋白质
C.严重脱水时血清白蛋白浓度减低
D.正常时白蛋白占总蛋白的40%~60%
E.不能与游离脂肪酸结台

答案:D
解析:
血浆白蛋白大部分由肝脏产生,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正常时占总蛋白的60%,在严重脱水时血清白蛋白的浓度会升高,而不是降低。血浆白蛋白的生理作用除了维持血浆渗透压,还参与体内物质运输功能,常与许多物质如游离脂肪酸、胆红素、性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金属离子、磺胺药、青霉素G、双香豆素、阿斯匹林等结合,增加亲水性而便于运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