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基护士基础理论知识

问答题简述问诊异常语言的临床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问诊异常语言的临床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诊察目形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目窠微肿,状如卧蚕,是水肿初起。上下睑肿,如肿势急而色红者,为脾热;肿势缓而宽软者,为脾虚。目窠凹陷,多属津损或气血大伤之征,一般多见吐泻之后,或失血过多之时。若久病重病之中,目睛下陷窠内,是五脏六腑精气已衰,病属难治或预后不良之兆。眼睛突起而喘者,是肺胀。颈肿眼突是瘿病。

第2题:

简述瞳孔异常的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的原因包括代谢异常和双侧间脑的功能损害;大而固定的瞳孔,且在刺激时出现轻微有节律的收缩与放大,可能为中脑损害;中等固定的瞳孔可能提示中脑功能损害伴有交感或副交感神经通路中断;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应减弱或消失,是颅内出血额诊断依据;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见于吗啡、安眠药、氯丙嗪、有机磷中毒、脑桥出血;双侧瞳孔散大固定是脑疝晚期或脑干功能衰竭的体征,为濒死状态的表现。

第3题:

以下对医生问诊的认识,错误的是()。

A、问诊需要科学准确

B、问诊的目的是让病人证明医生的判断

C、问诊时医生要耐心倾听

D、问诊讲究语言的艺术


参考答案:B

第4题:

什么叫问诊?诊断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医生询问患者有关疾病的情况、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异常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
临床意义:
1.获取的病情资料比较全面;
2.有利于疾病的及时诊断;
3.有助于医患之间的交流。

第5题:

简述腰穿脑脊液糖含量的正常值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脑脊液糖含量正常值为2.5~4.4mmol/L,为血糖的50~70%。通常脑脊液糖<2.25mmol/L为异常。糖明显减少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轻至中度减少见于结核性或真菌性脑膜炎(特别是隐球菌性脑膜炎)以及脑膜癌病。糖含量增加见于糖尿病。

第6题:

简述妇女特殊问诊的内容及其问诊要点。


参考答案:由于妇女有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故除一般内容的问诊外,尚须注意询问月经、带下、胎产、分娩前后的有关内情况。对月经的询问应注意了解月经的周期、行经天数和月经的量、色、质,及有无闭经、痛经等情况,必要时还要询问末次月经的日期,以及月经初潮或停经的年龄。女性在正常情况下阴道会有少量乳白色而无臭的粘液,即为带下。询问带下时要抓住带下的颜色、质地、量、气味以及局部感觉等要点。对胎产的问诊,应根据病情需要,询问其怀孕、生育的次数、时间、有无流产,以往分娩及产后的情况等。

第7题:

简述语言发展异常诊断。
汇集个案基本资料汇集,观察日常行为表现,进行口腔与听觉器官的检查;尽可能详细地确定孩子现有的语言能力,并观察孩子掌握语言新技能的费力程度与速度;了解儿童与其他人的交流及在游戏中的语言表现等情况。

第8题:

简述问饮食口味异常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通过询问饮食口味的情况,可了解体内津液的盈亏与水谷精气的盛衰,识别脾胃及相关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口渴与饮水
口渴指口中干渴的感觉,饮水指实际饮水的多少及喜恶。口渴与否,可反映体内津液的盛衰、输布情况及病性的寒热虚实。
(l)口不渴饮,指不觉口渴,不欲饮水,提示机体津液未伤。
(2)口渴欲饮,指口渴而欲饮水,是体内津液损伤的表现,多见于燥证、热证。
(3)渴不多饮,指虽感口干渴,但饮水不多,多为津液损伤较轻,或津液未伤,但其气化、输布发生障碍,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常见于阴虚证、湿热证、痰饮内停、瘀血及温病热入营分等证。若口咽干燥而不多饮,兼颧红盗汗、舌红少津者,属阴虚证;渴不多饮,兼身热不扬、胸脘满闷、头身困重、苔黄腻者,属湿热证;渴喜热饮,饮水不多,或水入即吐者,为痰饮内停,或阳气虚弱;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兼舌紫暗(或有瘀斑)者,为瘀血内停。口渴饮水不多,也可见于温病营分证。因熟必耗津,故口渴;邪热入营,可蒸腾营阴上承,故饮水不多。
二、食欲与食量
(1)食欲减退,指食欲不振、不思饮食,或食之无味、食量减少,甚至无饥饿感和进食要求。食欲减退多因脾胃虚弱、湿盛困脾所致。
(2)厌食,指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见食滞胃脘、湿热蕴脾、肝胆湿热等证。
(3)消谷善饥,指食欲过于旺盛、食量增多、食后不久又感饥饿者,也称多食易饥。
(4)饥不欲食,指虽有饥饿感,但不想进食,或进食不多,多因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虚火内扰则易于饥饿,阴虚胃弱,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减退,故不欲食。
(5)偏嗜食物或异物,指嗜食某种食物或异物。若偏嗜太过,则可能导致病变。如偏食生冷,易伤脾胃;过食辛辣,易病燥热;偏嗜肥甘,易生痰湿等。嗜食生米、泥土、纸张等异物,兼见消瘦、腹胀痛者,常见于小儿,多属虫病,因饮食不洁,腹内生虫,影响脾胃功能,机体失养所致。此外,在疾病过程中,食欲恢复、食量渐增,是胃气渐复、疾病向愈的征兆;若食欲逐渐不振、食量渐减,是脾胃功能渐衰的表现,提示病情加重。若久病或重病患者,本不欲食,甚至不能食,却突然欲食或暴食,称为“除中”,是中气衰败,脾胃之气将绝的危象,属假神的表现之一。
三、口味
口味,指口中有无异常的味觉。因脾开窍于口,其他脏腑之气亦可循经上至于口,故口味异常,常是脾胃功能失常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反映。

第9题:

简述血清脂蛋白(a)异常的判定标准及其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人群中血浆Lp(a)水平呈偏态分布,个体差异很大,其健康人群血浆含量可达0~1000mg/L范围。一般以300mg/L以上作为病理性增高。Lp(a)升高见于急性时相反应如急性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妊娠等。
在排除各种应激性升高的情况下,Lp(a)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此外,Lp(a)增高还可见于终末期肾病、肾病综合征、l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妊娠和服用生长激素等,此外接受血液透析、腹腔透析、肾移植等时Lp(a)都有可能升高。

第10题:

简述腰穿脑脊液氯化物的正常值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正常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为120~130mmol/L,较血糖水平为高。细菌性和真菌性脑膜炎均可使氯化物减低,尤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明显。氯化物降低还可见于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