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基本技能

单选题超声检查发现玻璃体无回声区V字形强回声带,强回声两端与球后相连,当转动眼球可见强回声带飘动如水草。应诊断()A 视网膜脱离B 视网膜肿瘤C 脉络膜血管瘤D 玻璃体出血E 晶状体脱位

题目
单选题
超声检查发现玻璃体无回声区V字形强回声带,强回声两端与球后相连,当转动眼球可见强回声带飘动如水草。应诊断()
A

视网膜脱离

B

视网膜肿瘤

C

脉络膜血管瘤

D

玻璃体出血

E

晶状体脱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47岁,超声检查发现一侧眼球玻璃体内出现双重强回声带,前方的强回声带凸面向前,后面的强回声带凹面向前,两个强回声带下有无回声区。请指出患者患哪种疾病

A、部分视网膜脱离

B、完全视网膜脱离

C、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D、脉脱型视网膜脱离

E、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参考答案:D

第2题:

脉络膜脱离的二维超声表现不包括以下哪点

A、玻璃体内弧形强回声带,与球壁回声相连

B、凹面向前的强回声带

C、强回声带的弧心指向玻璃体的中轴

D、“玫瑰花”征阳性

E、强回声带上可显示血流信号


参考答案:B

第3题:

患者,女,18岁。因突然出现右眼视矇2小时来诊。患者有高度近视。超声检查见右眼玻璃体内与视盘相连的V形带状强回声,一端与视盘相连,另一端与周边眼底回声带相连。CDFI:光带上可见血流信号。考虑诊断为

A、脉络膜脱离

B、玻璃体内机化膜形成

C、玻璃体后脱位

D、部分性视网膜脱离

E、完全性视网膜脱离


参考答案:E

第4题:

脉脱性视网膜脱离的声像图特征是

A.在玻璃体暗区内的光带与眼球壁之间见实性隆起物
B.扁平或低隆起度的脱离
C.可见不规则的机化物与脱离的视网膜相连
D.玻璃体内出现双重强回声带,前方的凸向前,后面的凹面向前
E.视网膜下显示环形光带中强回声斑,并可见蠕动

答案:D
解析:
脉脱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内出现双重强回声带,前方的凸向前,为脱离的脉络膜,后面的凹面向前,是脱离的视网膜。

第5题:

眼科超声检查发现:一侧眼球玻璃体内出现双重强回声带,前方的强回声带凸面向前,后面的强回声带凹面向前,两个强回声带下有无回声区。请指出患者患哪种疾病()。

A.部分视网膜脱离

B.完全视网膜脱离

C.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D.脉脱型视网膜脱离

E.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参考答案:D

第6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膝关节积液的声像图表现 ( )

A、关节囊明显扩张,关节腔增宽,呈无回声区,内有短带状或团块状强回声

B、髌上间隙及髌前囊内有少量无回声区

C、关节滑膜增厚,呈结节状或团块状略强回声突向关节腔

D、半月板间隙宽大,可见两个强回声界面间有一低回声带

E、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参考答案:D

第7题:

临床资料:女,46岁,自述转移性右下腹痛3天,加重1天。临床物理检查: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化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10/L,中性粒细胞0.87。超声综合描述:右下腹可见3.2cm×1.1cm腊肠样管状低回声区,内回声不均,可见0.7cm×0.4cm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管状低回声区与回盲部相连,动态观察内未见蠕动。右髂窝可见无回声区,深度1.7cm。

超声提示:

A、回盲部实性占位腹腔积液(少量)

B、右输尿管结石

C、肠套叠腹腔积液(少量)

D、急性阑尾炎(粪石嵌顿)腹腔积液(少量)


参考答案:D

第8题:

玻璃体在二维超声上表现为近圆形的

A、无回声区

B、低回声区

C、等回声区

D、高回声区

E、强回声区


参考答案:A

第9题:

关于泥沙样胆囊结石的超声特点,不正确的是

A、沉积在胆囊后壁的强回声带

B、胆囊内强回声带不伴有声影

C、结石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

D、结石堆积的形态可以改变

E、强回声带后方伴声影


参考答案:E

第10题:

关于泥沙样胆囊结石的超声特点,不正确的是

A.沉积在胆囊后壁的强回声带
B.胆囊内强回声带不伴有声影
C.结石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
D.结石堆积的形态可以改变
E.强回声带后方伴声影

答案:E
解析:
泥沙样结石表现为颗粒细小、沉积层较薄,仅为胆囊称壁线粗糙,回声较强,声影往往不明显,体位变动仔细观察可见沉积颗粒的移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