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基本技能

问答题问寒热应注意什么?

题目
问答题
问寒热应注意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寒热包括

A:恶寒发热
B:但寒不热
C:但热不寒
D:寒热往来
E:外寒里热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问寒热内容。问寒热包括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故本题答案应选ABCD。

第2题:

问汗应注意什么?


答案:
解析:
应首先询问病人汗出与否。若有汗,则应进一步询问汗出的时间、多少、部位及其主要兼症;若无汗,则应重点询问其兼症。

第3题:

阴疮治疗应注意以下哪方面

A、寒热

B、阴阳

C、表里

D、虚实

E、善恶


参考答案:A

第4题:

建污水处理厂,问资金来源及应注意的的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资金来源应为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2、注意收入来源风险,与政府要达成包括项目的成立条件,收入保证等方面的协议。

第5题:

催乳十问歌首先是问()

A大便

B年龄

C寒热

D饮食


B

第6题:

问寒热


答案:
解析:
问寒热,应询问寒热新久、轻重程度、持续时间长短及其是否同时出现,寒热出现有无时间规律或局部特点,发热与体温的关系及其兼症等情况。
临床上常见的寒热症状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四种类型。
1.恶寒发热指患者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外感表证的特征性症状。
(1)恶寒重发热轻可简称为恶寒发热,是风寒表证的特征。兼见头痛、鼻塞、喷嚏、鼻流清涕等。
(2)发热重恶寒轻可简称为发热恶寒,是风热表证的特征。兼见头痛、鼻塞、鼻流浊涕、口微渴、咽喉肿痛等。
(3)发热恶风有轻微发热、遇风觉冷、避风可缓的症状,是伤风表证的特征。兼见鼻塞、全身酸痛、微有汗出等。
2.但寒不热
(1)新病恶寒见于风寒表证初期。若同时兼有四肢不温、脘腹冷痛、吐泻、咳喘痰鸣,则为表里实寒证。
(2)久病畏寒主要见于里虚寒证。兼见面色白、肢冷以及其他脾、肾阳虚症状等。
3.但热不寒
(1)壮热又称高热或大热。指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属里实热证。兼见面赤、口渴、大汗出等。
(2)微热又称低热。体温在38℃以下,或仅有自觉发热症状。常见于某些内伤杂病。
气虚发热:常因劳累加剧,兼见疲乏少气、自汗等。
血虚发热:常见于产后等失血过多者。兼见头晕、面色淡白或面色萎黄等。
阴虚发热:长期低热,午后或夜间低热。兼见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等。
(3)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及按时热退。
日晡潮热:每于午后3~5时(申时)高热,又称阳明潮热,属阳明腑实证。兼见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
阴虚潮热:长期低热,午后或夜间低热。兼见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等。
温病热入营分则以夜间发热为甚,称身热夜甚。
4.寒热往来
(1)寒热往来无定时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无时间规律。兼见胸胁苦满、口苦、咽干、不思饮食等。
(2)寒热往来有定时见于疟疾。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有时间规律,定时而发。兼见剧烈头痛、多汗、口渴等。

第7题:

问寡热应注意什么?


答案:
解析:
问寒热,首先应该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症状。如有寒热的症状,必须询问怕冷与发热是否同时出现,还应注意询问寒热的新久、轻重程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寒热出现有无时间或部位特点,寒热与体温的关系,寒热消长或缓解的条件,及其兼症等。

第8题:

问寒热是询问病人( )的症状。


参考答案:有无怕冷或发热

第9题:

问汗、问疼痛各应询问些什么?


正确答案: 问汗应首先询问患者汗出与否。若有汗,则应进一步询问汗出的时间、多少、部位及其主要兼症;若无汗,则应重点询问其兼症。问疼痛,应注意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及喜恶等。

第10题:

简述问寒热.


正确答案: 问寒热,应询问寒热新久、轻重程度、持续时间长短及其是否同时出现,寒热出现有无时间规律或局部特点,发热与体温的关系及其兼症等情况。
临床上常见的寒热症状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四种类型。
1.恶寒发热指患者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外感表证的特征性症状。
(1)恶寒重发热轻可简称为恶寒发热,是风寒表证的特征。兼见头痛、鼻塞、喷嚏、鼻流清涕等。
(2)发热重恶寒轻可简称为发热恶寒,是风热表证的特征。兼见头痛、鼻塞、鼻流浊涕、口微渴、咽喉肿痛等。
(3)发热恶风有轻微发热、遇风觉冷、避风可缓的症状,是伤风表证的特征。兼见鼻塞、全身酸痛、微有汗出等。
2.但寒不热
(1)新病恶寒见于风寒表证初期。若同时兼有四肢不温、脘腹冷痛、吐泻、咳喘痰鸣,则为表里实寒证。
(2)久病畏寒主要见于里虚寒证。兼见面色发白、肢冷以及其他脾、肾阳虚症状等。
3.但热不寒
(1)壮热又称高热或大热。指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属里实热证。兼见面赤、口渴、大汗出等。
(2)微热又称低热。体温在38℃以下,或仅有自觉发热症状。常见于某些内伤杂病。
气虚发热:常因劳累加剧,兼见疲乏少气、自汗等。
血虚发热:常见于产后等失血过多者。兼见头晕、面色淡白或面色萎黄等。
阴虚发热:长期低热,午后或夜间低热。兼见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等。
(3)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及按时热退。
日晡潮热:每于午后3~5时(申时)高热,又称阳明潮热,属阳明腑实证。兼见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
阴虚潮热:长期低热,午后或夜间低热。兼见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等。
温病热入营分则以夜间发热为甚,称身热夜甚。
4.寒热往来
(1)寒热往来无定时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无时间规律。兼见胸胁苦满、口苦、咽干、不思饮食等。
(2)寒热往来有定时见于疟疾。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有时间规律,定时而发。兼见剧烈头痛、多汗、口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