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察岗位考试

问答题排污申报核定的事实依据都有哪一些?

题目
问答题
排污申报核定的事实依据都有哪一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排污申报核定的目的和意义?


正确答案: 申报登记是排污者应尽的法律义务,核定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权利。通过核定,一方面可促使排污者及时准确的申报登记自身的排污情况;另一方面可使环境保护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排污者的实际情况,纠正排污申报登记违法行为,为排污收费、环境统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等环境管理制度提供真实可靠的事实依据。通过申报核定,在提高环境监察人员法律、业务、管理素质的同时,还可起到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节约资源、能源、治理污染减少排污的作用。

第2题:

为准确掌握工作情况,及时汇总报告,便于监督检查,环境监察机构应当建立排污申报核定工作档案,对下列哪几个主要环节进行记录。()

  • A、申报、登记
  • B、审核、核定
  • C、汇总
  • D、报告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排污费征收程序一般分为()、排污申报审核、排污量核定、排污费计算、排污费征收与缴纳等主要步骤。


参考答案:排污申报登记

第4题:

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正确答案:浓度

第5题:

如何对排污申报登记进行核定?


正确答案:在排污单位填写排污申报表后,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应对其填报的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等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排污强度进行审核。排污申报登记表的核定,应该把连续监控数据,监测数据,物料衡算数据结合起来,并通过从水源,能源,统计等部门得到有关的数据资料,核对排污者用水量,耗煤量,产品产量等基础数据。通过分析排污者生产经营活动中原料、物料衡算关系,以及历史排污状况,污染调查资料和污染治理设施的处理水平等因素,对基础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确定排污单位各种环境要素中污染物的排放量。

第6题:

排污申报核定的事实依据都有哪一些?


正确答案: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核定的事实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按国家规定经强制检定并经依法定期校验于何时合格的污染源自动监控仪器检测数据。
(2)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性监测数据。
(3)按国家环保部规定的物料衡算方法计算出的排污数据。
(4)上年度及以往该企业排污情况数据。
(5)其他经环境监察机构认定与排污有关的数据等。

第7题:

排污费征收的工作程序是指()。

  • A、申报登记
  • B、申报登记审核
  • C、申报登记核定
  • D、收费计算
  • E、征收与缴纳

正确答案:A,B,C,D,E

第8题:

对申报表进行审核与核定利用的相关资料通常有哪一些?


本题答案:(1)利用监督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包括国家强制检定并经依法定期校验与认定的污染源自动监控仪器检测数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性监测数据。
(2)利用物料衡算数据等进行审核。包括物料衡算数据、排污系数、相同企业类比数据等。
(3)对照以往资料对申报内容进行审核。包括以往排污申报资料、污染源调查资料、环评与三同时验收资料、排污总量与排污许可证资料、污染设施验收资料、环境统计资料、排污收费资料、以往环境监察部门的现场笔录、录音录像资料等。
(4)利用相关部门资料进行审核。包括利用供水部门(如自来水公司、节水办、水利部门等)、能源部门、统计部门、设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等部门的有关资料审核与校验。

第9题:

环境监察的事实依据应该包括监测数据与物料衡算数据、排污申报登记与统计结果、现场调查取得的人证和物证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如何审核与核定排污申报表?


正确答案: 应主要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审查:
(1)申报时限是否符合要求;
(2)申报内容是否齐全;
(3)供排水量是否平衡;
(4)物料是否平衡;
(5)设计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企业管理水平和排污情况的关系是否平衡;
(6)产污治污和排污的关系是否平衡;
(7)年经营的排污情况和月、日生产经营的排污情况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