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学主治医师

单选题为防止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头痛,哪项措施不当()A 采用细穿刺针穿刺,避免反复多次穿刺B 围手术期输入足量液体防止脱水C 轻度头痛者应平卧休息,可服镇痛或安定类药D 严重头痛者可于硬膜外腔内注入生理盐水E 静脉输入高张葡萄糖溶液

题目
单选题
为防止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头痛,哪项措施不当()
A

采用细穿刺针穿刺,避免反复多次穿刺

B

围手术期输入足量液体防止脱水

C

轻度头痛者应平卧休息,可服镇痛或安定类药

D

严重头痛者可于硬膜外腔内注入生理盐水

E

静脉输入高张葡萄糖溶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手术的患者,取去枕平卧位的目的是

A.防止血压下降

B.防止颅内压过低

C.防止呕吐误吸

D.防止头痛

E.防止脑缺血


正确答案:D
去枕平卧位的目的是防止头痛。

第2题:

为防止蛛网膜下隙阻滞后头痛,哪项措施不当

A、采用细穿刺针穿刺,避免反复多次穿刺

B、围手术期输入足量液体防止脱水

C、轻度头痛者应平卧休息,可服镇痛或安定类药

D、严重头痛者可于硬膜外腔内注入生理盐水

E、静脉输入高张葡萄糖溶液


参考答案:E

第3题:

为防止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头痛,哪项措施不当

A、采用细穿刺针穿刺,避免反复多次穿刺

B、围手术期输入足量液体防止脱水

C、轻度头痛者应平卧休息,可服镇痛或安定类药

D、静脉输入高张葡萄糖溶液

E、严重头痛者可于硬膜外腔内注入生理盐水


参考答案:B

第4题: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后头痛的特点和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正确答案: 腰麻后头痛多发生在麻醉后1~3天。当病人企图起床时突然感到头晕头痛,头痛以枕部或顶部居多。其特点是坐起、站立时加重,卧倒后减轻。头痛的发生与所用麻醉药的品种无关,但与穿刺针的粗细和穿刺技术有明显关系。反复刺破硬脊膜者发生率高于一次成功者。脑脊液从穿刺孔漏入硬脊膜外腔可能是产生头痛的主要原因,当脑脊液的漏失超过它的生成速度时,脑脊液压力降低,脑组织失去支撑而下沉,造成对脑膜、颅神经和脑血管的牵拉,因而产生头痛。预防的方法是采用细针穿刺,同时避免多次穿刺损伤硬脊膜,术中、术后注意补液,防止脱水。

第5题:

术后头痛常发生于
A.蛛网膜下腔阻滞 B.硬膜外阻滞 C.臂丛神经阻滞 D.骶管阻滞


答案:A
解析:
头痛为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最常见并发症。常发生于麻醉后2 ~7天,占3% ~30%。头痛的原 因主要是低压性头痛,为蛛网膜下腔麻醉时,穿刺针剌破硬脊膜或蛛网膜,脑脊液从穿刺孔漏入硬膜外 腔,导致颅内压降低所致。

第6题:

对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术后并发低压性头痛的处理,下列哪项是不当的

A、去枕平卧,大量输液

B、使用腹带,捆紧腹部

C、硬膜外腔自家血充填

D、静脉注射高张葡萄糖或甘露醇

E、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右旋糖酐


参考答案:D

第7题:

下列哪项不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并发症

A.全脊麻
B.头痛
C.低血压
D.恶心、呕吐
E.尿潴留

答案:A
解析:

第8题: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去枕平卧的目的是防止

A、血压波动

B、休克

C、呕吐误吸

D、头痛

E、脑缺血


参考答案:D

第9题:

简述对蛛网膜下隙阻滞后头痛的治疗措施。


正确答案: 脊麻后一旦发生头痛,可依头痛程度分别进行治疗。
(1)轻微头痛:经卧床2~3天即自行消失;
(2)中度头痛:病人平卧或采用头低位,每日输液2500~4000ml,并应用小剂量镇静药、镇痛药;
(3)严重头痛:除上述措施外,可行硬膜外自体血充填疗法,即先抽取自体血10ml,在10秒内经硬膜外穿刺针注入硬膜外间隙,注入后病人平卧1小时,有效率达97.5%。如果第一次注血后不能完全消除头痛,可行第2次注血,有效率可达到99%。

第10题:

下列哪项不是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常见并发症()

  • A、低血压
  • B、恶心、呕吐
  • C、腰痛
  • D、头痛
  • E、多尿

正确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