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知识

问答题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筑山;(2)理池(或理水);(3)动植物;(4)建筑;(5)匾额楹联;(6)刻石。

第2题:

中国古代园林分哪几大类?


正确答案: 按占有者身份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按地理位置分: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按园林布局分:自然式园林,规则园林,混合式园林。

第3题:

简述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及组成要素.


正确答案:
5.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1)筑山;(2)理池;(3)植物;(4)动物;(5)建筑;(6)匾额、楹联与刻石.

第4题:

简述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根据中国园林建筑发展轨迹,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时期:是周、秦、汉“聚物为用”的阶段,以奢侈的生活享受为中心旨意。
第二个时期:从三国到南朝的齐梁(约220至479年)“观物为情”阶段。这一时期的园林着重在池山形态的表述。
第三个时期:是从齐梁至晚唐(约479至836年)“美物为境”阶段。这一时期的园林,讲究“形态意境”,山水、田园文学及山水画的发展,使园林渐渐注重于诗情画意。
第四个时期:是晚唐至北宋(约836至1127年)“造物为景”阶段。其时不但造园且有人专门研究园林,山水文学之勃兴,又更助“园林景观”艺术的发展,此时造园之风大盛,是中国园林“形象造景”文化和造园技术文化的典型时期。
第五个时期:是从南宋至元代(约1127至1368年)“状物为意”阶段。这时的园林,推崇“神理兼备”。以追求“出神入化”的“神态意境”而得园林“神韵”,这一阶段是中国园林文化最“神奇”时期。
最后一个时期:即明清(约1368至1911年)“心物为神”阶段。这时的中国园林建造技艺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是中国园林建筑文化的顶峰。重在求“神”,讲究人与园,人与自然的内在哲理。将园林从自然艺术再现深入到人物心性表现的“意味”中。整个中国园林至此,走过了“功用、冶情、美境、景象、出意、化神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体系完成画了一个句号。

第5题: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分隔空间,融于自然;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第6题: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中国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采用“咫尺山林,多方胜景”手法造园。园林不在大小,都强调小中见大、大中有小。园林离不开叠山理水,苏州网师园是一个小型园林,园内仅有半亩方塘,但环水池叠石成山,崎岖有致,形成若干洞穴,使人不感单调。临山池建半亭、水阁和小桥,皆低凌水面,居高临下,可见流水潺潺;立足桥上,会引起寻觅流水源头的意思,望去有广远不尽之意,尺幅天地也就不感局促了。
中国园林还讲究借景,如无锡的寄畅园为山麓园林,身临其境,满法人代表法人代表目是山,正是纳野外自然山景于园内,起到园外有景、景内有景的效果。借景常见以水为镜,水中现景,称为借镜。还有远借、邻借、仰借和俯借等构景手法。通过建筑的门洞、花墙和窗口都可达到借景,以丰富园景。苏州沧浪亭,大门外沿河用黄石假山叠为驳岸,在园内复廊上开数十个花窗,观景仿佛分不出园内园外。这是为实现借景而采取的一种造景方法。
小中见大、实中求虚的造园手法,是中国古典园要的另一特点。扬州园林小盘谷,面积不大,充其量不过一湾池水,一座假山和一幢楼舍。然而造园通过叠石堆山,给人造成一种园景深远的错觉。园中用玲珑湖石临水造景,架起小桥,突兀假山,映带屋宇。细察剔透的湖石,像虎,像狮,像鬼怪,姿态各样。再望山上苔藓斑驳,藤萝掩映,好像幽壑中微露出一条羊肠小径,穿过去又别有洞天,使人越发感到这座小屋的情趣。

第7题: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受儒道两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这种人与自然谐和统一的思想,在中国绘画史上,表现为描绘自然山水景色的山水画,而在设计史上,则表现为集居住休息和游览欣赏双重目的为一体,因地制宜,掘池造山,布置建筑、花、木,并利用自然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设计。

第8题:

中国古代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大自然形象的高度概括。 【 】


正确答案:√

第9题:

中国古代园林中的桥,有拱桥,曲桥、( )桥和( )桥等类型。


正确答案:平,廊(可颠倒)

第10题:

简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情趣。


正确答案:(1)以大自然为蓝本,再现自然意味;
(2)与绘画美学构思的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借鉴,园林成了中国山水画的主体表现;
(3)总体上十分追求意境,首先着眼于环境效果,讲究文人水墨山水画式的飘逸格调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人格品位,从图案到境界都十分注意,追求诗情画意游趣,在园林艺术中表现出“生境”、“画境”、“意境”的三种审美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