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学高级)

问答题简述慢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分级以及每一级的主要临床表现。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慢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分级以及每一级的主要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视网膜动脉对高血压的反应是血管痉挛,变窄,血管壁增厚,严重时出现渗出、出血和棉绒斑。临床上,根据病变进展和严重程度,将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为四级:
Ⅰ级主要是血管收缩和变窄。视网膜动脉普遍轻度变窄,特别是小分支,动脉反光带增宽,有静脉隐蔽现象,在动静脉交叉处透过动脉看不到其下的静脉血柱。
Ⅱ级主要是动脉硬化。视网膜动脉普遍和局限性缩窄,反光增强,呈铜丝或银丝状,动静脉交叉处静脉表现为;偏移(Salus),远端膨胀(静脉斜坡)或被压呈梭型(Gunn征),并可呈直角偏离;
Ⅲ级主要是渗出,可见棉绒斑,硬性渗出,出血及广泛微血管改变;
Ⅳ级为Ⅲ级改变加视盘水肿,以及动脉硬化的各种并发症。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原发性高血压时(内脏病变期)心、脑、肾、视网膜的主要病变特点。


正确答案: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的主要改变为左心室肥大;脑的改变为细、小动脉痉挛、硬化,可出现脑软化、脑水肿、脑血管破裂出血;肾脏的改变主要为原发性颗粒状同缩;视网膜动脉硬化,严重者视神经盘水肿,视网膜出血。

第2题:

简述原发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正确答案: 原发性高血压视网膜动脉分期:
1期-痉挛期:变细;
2期-硬化期:管径变细,管壁反光增强、加宽;
3期-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期:视网膜有出血和渗出;
4期-高血压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期。

第3题:

Ⅳ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Keith-Wegener分级法)的特异性体征是

A、视网膜血管痉挛

B、视网膜出血

C、动脉铜丝状改变

D、视乳头水肿

E、视网膜硬性渗出


参考答案:D

第4题:

何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它的病因,国际分类法以及主要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以往曾称为Terry综合征或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但后者仅反映了该病的晚期表现。孕期34周以下,出生体重小于1500g,生后吸氧史,发生率约60%,孕期更短或更低出生体重者,发生率可达66%~82%。病因:未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对氧产生血管收缩和血管增殖。正常视网膜血管约在胚胎36周发育达到鼻侧边缘,40周时达到颞侧缘。此期内暴露于高浓度氧,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闭塞,刺激纤维血管组织增生。
病程分期:各期变化见表。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国际分类法
部位
Ⅰ区:以视盘为中心,60°范围内的后极视网膜
Ⅱ区:从I区向前到鼻侧锯齿缘的距离的圆形范围
Ⅲ区:余下的颞侧的周边视网膜范围,按累及的钟点数目计严重程度
第1期:在血管化与非血管化视网膜之间存在分界线
第2期:分界线抬高,加宽,体积变大,形成嵴
第3期:嵴伴有视网膜外纤维血管组织增生,按增生量可分为轻,中,重
第4期:不完全视网膜全脱离
A,中心凹不累及;B,中心凹累及
第5期:漏斗状视网膜全脱离,前部及后部可分别开放或关闭
此外,视网膜后极部血管扩张、扭曲,称为“附加”病变,预示急性进展。
治疗:ROP一旦发生,进展很快,可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口很窄,因此应对37周以下早产儿出生后及时检查,对高危者应每周检查。在第2~3期可行激光或冷冻治疗,凝固无血管区。第4~5期,行玻璃体手术切除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做光凝,以挽救视力。

第5题:

急进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最主要的改变为________和________,称为高血压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同时可见视网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


正确答案:视盘水肿;视网膜水肿;火焰状出血;棉绒斑;硬性渗出;E1schnig斑

第6题:

简述高血压病时(内脏改变期)心、脑、肾、视网膜的主要病变特点。


正确答案: 高血压病时,心脏的主要改变为左心室肥大;脑的改变为细、小动脉痉挛、硬化,可出现脑软化、脑水肿、脑血管破裂出血;肾脏的改变主要为原发性颗粒状固缩;视网膜动脉硬化,严重者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

第7题:

临床上,根据病变进展和严重程度,将慢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级。


正确答案:I级;Ⅱ级;Ⅲ级;Ⅳ级

第8题:

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为高血压眼底病变的Keith-Wagener眼底分级法Ⅱ级

A

B



第9题:

慢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不会出现视盘水肿。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慢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可以出现Gunn征。


正确答案:正确